第五章 选定真宫 明气一重

關燈
    ,張衍最初隻能在島上金火煞氣噴薄時才能修煉,完全是靠着大自然的饋贈。

     而程振現在修行用的那處金煞靈脈,卻是有一套陣法拘束,可以自如調用。

     今後那處真宮也會布下接引煞氣靈氣的陣法方便修行。

    單此一項,就不知節省了多少精力和時間。

    這樣的布置,還會有很多處。

     等那處真宮布置完成,真論起來,張衍那一處福地真正能用來修行的資源還真不一定比得了程振的真宮。

     至于日後程振修為提升了,會不會心疼如今舍棄的東西。

     到那時,可能這一處真宮,都不在程振眼中了。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程振盤坐在金煞靈脈入口旁,周圍絲絲縷縷銀白,若有若無閃爍。

     不同于最初吸納煞氣時的小心翼翼,現在程振削弱了洞口的限制,煞氣噴薄大了十倍不止。

     然後這些煞氣又被程振吸引,朝他彙聚,從遠處看,此景如同缫絲一般。

     今日,程振心有所感,感覺今日當能凝煉最後一道清氣。

    此時,已經到了最後關頭。

     到了這一步,程振可以按照《太乙金華秘要》副冊中的秘術在凝煉最後一道清氣時,以清氣圓滿的契機勾動靈脈中的重煞,一舉凝煉第一道濁氣。

     原着中張衍就是如此,靠着這一步,省卻了數月苦工。

     張衍殺人奪寶得來的《太乙金書》,隻有功法沒有副冊以及前人注解。

    張衍靠着自己天(開)賦(挂),自己領悟了這一關竅。

     程振的《太乙金華秘要》是從陳氏獲得的完整傳承,除了功法正冊,還有記錄與功法配套的術法和修行關竅的副冊,還有部分前輩的修行心得。

     其中副冊中就記載了一門名為“釣金蟾”的秘術。

    此術講的就是在明氣第一重“氣海初化”時,如何以清氣接引重煞凝聚第一道濁氣。

     程振本也打算借此凝煉第一道金阙濁氣,省卻數月時間。

     不過,在凝聚最後一道清氣後,程振又生出首次煉出清氣那日的感應。

     遵從此念,程振沒有以“釣金蟾”秘術勾動重煞,而是繼續吸納煞氣開始洗練清氣。

     一道清氣本就是體内真元不多淬煉的産物,按道理已經非常純粹。

    平日裡程振以清氣接納煞氣也從未感覺清氣變化。

     今日卻有些不同,八十一道清氣時聚時散,似乎形成一個奇妙平衡。

    而煞氣一入體内,就在清氣間遊走沖轉,但就是無法脫出。

    于是就出現了外面,那種百川彙海般的景象。

     體内煞氣越聚越多,在達到一個界限後,清氣産生了變化。

    在程振感覺中,清氣被過量的煞氣沖刷,開始縮小,也變得更加純粹! 由于每道清氣都在縮水,漸漸難以維持對煞氣的約束。

     此時,程振福至心靈,全力催動真元,源源不斷融入清氣之中。

     然後,真元在煞氣沖刷下淬煉成清氣不斷壯大原有的清氣,繼續維持住清氣和煞氣的平衡。

     全身心維持這個過程,程振漸漸又進入一種忘我境界。

     不知過了多久,經脈竅穴幾乎無法容納體内清氣和煞氣,程振才回過神來。

     緩緩将煞氣引導出體外,然後關上靈脈禁制,程振這才仔細内視變化。

     此時,八十一道清氣比之之前又清亮三分,看起來似乎更為凝煉了,且每道都比原來粗壯了近半。

    如今,八十一道清氣自行運轉,比之前更多了幾分靈動,運動間周邊閃爍亮銀毫光。

     程振可以确定,這一變化在《太乙金華秘要》中沒有記載,曆代前輩的筆記中也沒有涉及。

     明白自己修煉的清氣似乎與前人不同,程振沒有忙着高興,而是仔細體悟這變化。

     以《太乙金華秘要》功法催動清氣,發現沒有異常,程振才松了口氣。

     清氣再次淬煉壯大自然是好事,但若是因此無法修煉《太乙金華秘要》那程振隻能欲哭無淚了。

     程振調息一番後,起身離開,結束今日修行。

     雖然感覺到自身清氣的不凡,程振也沒急着立即試驗。

    而是準備等狀态恢複後,再慢慢摸索。

     修行之道,不可松懈,但也不可急切。

     喜歡大道争鋒:一萬年來誰着史請大家收藏:()大道争鋒:一萬年來誰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