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商丘俺来了
關燈
小
中
大
商丘終于到了。
“商丘俺來了,俺來了,商丘,大商丘啊,啊?”二哥喊起來。
二哥站在那路中間,一手叉着腰,一手舉着拳頭。
看起來,二哥是老激動了。
“喊什麼?叫人家看見了笑話咱,咱是要飯的。
”俺爹喊道。
“要飯,咋了,爹?咱來了,說不定以後,國家還安排咱們這些要飯的人在這住呢。
這個城市多美呀。
”二哥笑着說道。
俺們來了,俺們到了,到商丘了。
俺們十二家人,具體說是十二家讨飯的人,來到了商丘南門外的大路口。
俺們幾個月前,從曹縣就出發了。
那個時候就俺們三家,有俺家,武軍大爺家,學強大爺家,俺們三家在曹縣說好的,大家都說遠離魏灣水庫遠一點,距離水庫近了,要飯的人太多,要飯不好要啊。
商丘遠,上商丘來,商丘城市大,人還多,俺們找活找米能好找一些。
俺爹和學強大爺,武軍大爺,商量來的時候,預定從曹縣出來,頂多七天八天就能到商丘。
心裡想的可好,像花似的。
可是走起來,情況總是變化,事前打聽好的路線,走走就歪了。
有的時候還走了個倒角。
你看吧,俺們的行動路線,光說大站,不說俺們具體進的要飯村子了,從曹縣出來奔莊子公社,再往前奔北關公社,褚廟公社,韶關公社,王莊寨公社,王橋公社,花園公社,柳河鎮公社,商丘,最後到了商丘市。
看俺們為了讨到飯,繞了多少彎。
說完路線說時間。
一路走來,從曹縣到商丘這兒,用的時間屈指一算,四個來月。
俺家小弟弟老四,從出生一個月零幾天,到了會翻身,長出牙呀,小手指頭都要會抓東西了。
再看俺們要飯搭的夥伴,俺從宋樓出來,就俺家一家六口人,外加楊大爺,楊大爺是幫忙,幫俺家推車的。
等着到了喬莊找瓦工活,俺爹就開始和和别人搭夥幹活了;從喬莊到了曹縣找到瓦工活和武軍大爺,學強大爺插夥幹活,就行成一個既幹活又要飯團夥了。
形成了團夥,一路走來,途中又結識大個子張一夥三家,那三家,因分開找飯,無音信離去。
還是俺們老三家。
俺們這三家,在褚廟居住的時間最長,這一段俺爹和武軍大爺,學強大爺又找到了一點活,換到幾頓飯吃。
特别是陳爺爺,李世存爺爺用了兩個來月的時間來找到俺們,給俺們送來口信,說上級讓俺爹成立黨組織,要和當地政府取得聯系,叫俺們再堅持一段,說上級正在兩江做安置工作的時候,大家還是很快活的。
可惜的是啊,時令到了,天氣變冷,褚廟院子不再能住了,俺們三家找到了一個羊圈,在羊圈和另外三家居住下來。
在羊圈住下來,俺們的困難沒有得到緩解。
住,到了晚上,大家凍得受不了。
白天讨飯實在是艱難。
也許是在這生活的艱難,也許是早在羊圈居住的那三戶,既不願讨飯,又不願幹活,等着沒吃的了,晚上就出去偷摸人家地裡東西,使武軍大爺家把孩子送給了人家。
那天俺娘一天出去要飯都要到黑天了,也沒要到一口吃的,俺爹背着我上這上那,回來也沒要到一點吃的。
在極為無奈的時刻,還是俺爹找到以前熟悉的老張——張叔,要了一碗柳葉粥,救了俺和四弟弟。
俺不懂事呀,嫌柳葉苦,挨了兩個嘴巴子。
患難見真情,一碗柳葉粥,聯系上了張叔家三家,又和陳爺爺李世存爺爺聯系到一起,共同的苦難使俺們走到了一起。
生活再難,俺爹沒有忘記自己是黨員,是在組織的人,為了俺家走後,大家不失去聯系,俺爹認可那天要不到飯,不吃飯也去給當地政府聯系,告訴俺們走了,告訴俺們的去向。
昨天,俺們都又挨大雨澆了,天都很晚了,還拼命似的在趕往商丘,天黑了,沒有來到。
大家隻好,在距離商丘二十來裡的鄉村大街上,苦熬一宿。
今天早上,大家都能按照昨晚俺爹說的,到村頭路口集合。
那大家真是期盼呀。
大家這一天上午,急行軍,才到了商丘南門呀。
能不激動嗎? “這就是商丘了,陳爺爺,李爺爺,張叔?啊,三個張叔啊,你們是哥仨是吧?你們以前誰來過嗎?”大哥喊道。
“對了,是大商丘。
”李爺爺喊道。
“俺沒來過商丘,你李世存爺爺來過,你李世存爺爺當過八路軍,打小日本子的時候來過。
你爹也來過,你爹也是當八路軍,是吧,老二?” “來過,俺們還在這客車站一旁住過幾天呢,你爹知道。
” “啊,俺爹還在這住過呢,那李爺爺你和俺爹這回來,還是舊地重遊呢?是吧,爹?”大哥一聽俺爹在這打鬼子,還住過,很興奮,頓時覺得好像有了到家的感覺。
“是嗎?李爺爺,這還到過客車站呢?等着吧,等着俺在這要飯要的夠吃了,俺找空閑的時候,去客車站看看,看那客車站的車都通往哪了。
”二哥喊着說道。
“哎,小哥,到時候俺爺跟你去,看客車去。
”老張家的二姑娘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哎,歇一會吧,閨女,咱是來要飯的,還上客運站呢。
”老張說道。
“要飯,咱不能老要飯呀,那俺馬大爺,那天不是給你說,上級快要給咱們安置了嗎?” “小麗,你靠旁邊,什麼安置,來,你别在那礙事。
咱先歇歇,一會,大家都歇完了,看你馬大爺和這些大爺,爺爺咋說,今個咱們要飯要緊。
”張嬸子說道。
“那俺小哥說的,他要是去看客車站,我也想跟着看看客車是啥樣的,俺還沒看到過客車呢?”小麗說道。
“行,你别着急呀。
等着,等着,政府給咱這些水庫搬出來的人安置了,咱日子過好了,咱别說看客車了,說不定咱還能坐客車呢。
”張嬸子說道。
“哎,大家歇好了嗎?要是歇好了,咱就得動彈了。
”俺爹站起來說道。
“歇好了。
你就看着安排吧。
誰要是沒歇好,你安排了,等着你把事都安排了,那再歇着也行。
”陳爺爺說道。
“就是嘞,大家還餓着嘞。
”李世存爺爺說道。
“好,我說這麼幾句吧,我就說兩件事,一是吃的,二是住的。
這兩個事,就是咱們的任務。
咱們大家都得出去要。
誰要是在要飯當中,能搭個着活,用幹活來換飯,那更好不過了。
咱搭個什麼活都行,”出力的活,瓦工活,小活,大活,男的幹的活,女的幹的活,都行。
誰找到大活,一個人幹不了,你就倆人,兩個人幹不了的,咱就去三個。
再比如他這城裡的人,誰家要蓋個小房子,那咱們都能幹。
“對,誰蓋房子,要瓦工,咱這學言就瓦工。
”陳爺爺說道。
“诶,這一般的活,咱們都能幹。
這是一點。
不過,咱們出去要飯,咱嘴要甜點。
還有,咱要遇到那個别人說咱們是臭要飯的,你也别和人家急眼。
你可以心平氣和的給他說,俺們不是要飯的,是國家修水庫,占用俺們的家園了,俺們暫時出來找點飯吃。
不久,國家,政府就給俺們安置了。
” “對,對對對。
”咱們要飯,是暫時的。
和舊社會不一樣。
咱是新社會,咱不能叫階級敵人鑽了咱們的空子,說社會不好。
共産黨打天下,就是為咱老百姓謀幸福的。
我和在帶隊學言當過八路軍,俺們知道。
”李世存爺爺說道。
“對,對對對。
還有一點,咱們這些人除了找飯吃,還得找住的。
這個咱自己也得想法找啊。
我就說這
“商丘俺來了,俺來了,商丘,大商丘啊,啊?”二哥喊起來。
二哥站在那路中間,一手叉着腰,一手舉着拳頭。
看起來,二哥是老激動了。
“喊什麼?叫人家看見了笑話咱,咱是要飯的。
”俺爹喊道。
“要飯,咋了,爹?咱來了,說不定以後,國家還安排咱們這些要飯的人在這住呢。
這個城市多美呀。
”二哥笑着說道。
俺們來了,俺們到了,到商丘了。
俺們十二家人,具體說是十二家讨飯的人,來到了商丘南門外的大路口。
俺們幾個月前,從曹縣就出發了。
那個時候就俺們三家,有俺家,武軍大爺家,學強大爺家,俺們三家在曹縣說好的,大家都說遠離魏灣水庫遠一點,距離水庫近了,要飯的人太多,要飯不好要啊。
商丘遠,上商丘來,商丘城市大,人還多,俺們找活找米能好找一些。
俺爹和學強大爺,武軍大爺,商量來的時候,預定從曹縣出來,頂多七天八天就能到商丘。
心裡想的可好,像花似的。
可是走起來,情況總是變化,事前打聽好的路線,走走就歪了。
有的時候還走了個倒角。
你看吧,俺們的行動路線,光說大站,不說俺們具體進的要飯村子了,從曹縣出來奔莊子公社,再往前奔北關公社,褚廟公社,韶關公社,王莊寨公社,王橋公社,花園公社,柳河鎮公社,商丘,最後到了商丘市。
看俺們為了讨到飯,繞了多少彎。
說完路線說時間。
一路走來,從曹縣到商丘這兒,用的時間屈指一算,四個來月。
俺家小弟弟老四,從出生一個月零幾天,到了會翻身,長出牙呀,小手指頭都要會抓東西了。
再看俺們要飯搭的夥伴,俺從宋樓出來,就俺家一家六口人,外加楊大爺,楊大爺是幫忙,幫俺家推車的。
等着到了喬莊找瓦工活,俺爹就開始和和别人搭夥幹活了;從喬莊到了曹縣找到瓦工活和武軍大爺,學強大爺插夥幹活,就行成一個既幹活又要飯團夥了。
形成了團夥,一路走來,途中又結識大個子張一夥三家,那三家,因分開找飯,無音信離去。
還是俺們老三家。
俺們這三家,在褚廟居住的時間最長,這一段俺爹和武軍大爺,學強大爺又找到了一點活,換到幾頓飯吃。
特别是陳爺爺,李世存爺爺用了兩個來月的時間來找到俺們,給俺們送來口信,說上級讓俺爹成立黨組織,要和當地政府取得聯系,叫俺們再堅持一段,說上級正在兩江做安置工作的時候,大家還是很快活的。
可惜的是啊,時令到了,天氣變冷,褚廟院子不再能住了,俺們三家找到了一個羊圈,在羊圈和另外三家居住下來。
在羊圈住下來,俺們的困難沒有得到緩解。
住,到了晚上,大家凍得受不了。
白天讨飯實在是艱難。
也許是在這生活的艱難,也許是早在羊圈居住的那三戶,既不願讨飯,又不願幹活,等着沒吃的了,晚上就出去偷摸人家地裡東西,使武軍大爺家把孩子送給了人家。
那天俺娘一天出去要飯都要到黑天了,也沒要到一口吃的,俺爹背着我上這上那,回來也沒要到一點吃的。
在極為無奈的時刻,還是俺爹找到以前熟悉的老張——張叔,要了一碗柳葉粥,救了俺和四弟弟。
俺不懂事呀,嫌柳葉苦,挨了兩個嘴巴子。
患難見真情,一碗柳葉粥,聯系上了張叔家三家,又和陳爺爺李世存爺爺聯系到一起,共同的苦難使俺們走到了一起。
生活再難,俺爹沒有忘記自己是黨員,是在組織的人,為了俺家走後,大家不失去聯系,俺爹認可那天要不到飯,不吃飯也去給當地政府聯系,告訴俺們走了,告訴俺們的去向。
昨天,俺們都又挨大雨澆了,天都很晚了,還拼命似的在趕往商丘,天黑了,沒有來到。
大家隻好,在距離商丘二十來裡的鄉村大街上,苦熬一宿。
今天早上,大家都能按照昨晚俺爹說的,到村頭路口集合。
那大家真是期盼呀。
大家這一天上午,急行軍,才到了商丘南門呀。
能不激動嗎? “這就是商丘了,陳爺爺,李爺爺,張叔?啊,三個張叔啊,你們是哥仨是吧?你們以前誰來過嗎?”大哥喊道。
“對了,是大商丘。
”李爺爺喊道。
“俺沒來過商丘,你李世存爺爺來過,你李世存爺爺當過八路軍,打小日本子的時候來過。
你爹也來過,你爹也是當八路軍,是吧,老二?” “來過,俺們還在這客車站一旁住過幾天呢,你爹知道。
” “啊,俺爹還在這住過呢,那李爺爺你和俺爹這回來,還是舊地重遊呢?是吧,爹?”大哥一聽俺爹在這打鬼子,還住過,很興奮,頓時覺得好像有了到家的感覺。
“是嗎?李爺爺,這還到過客車站呢?等着吧,等着俺在這要飯要的夠吃了,俺找空閑的時候,去客車站看看,看那客車站的車都通往哪了。
”二哥喊着說道。
“哎,小哥,到時候俺爺跟你去,看客車去。
”老張家的二姑娘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哎,歇一會吧,閨女,咱是來要飯的,還上客運站呢。
”老張說道。
“要飯,咱不能老要飯呀,那俺馬大爺,那天不是給你說,上級快要給咱們安置了嗎?” “小麗,你靠旁邊,什麼安置,來,你别在那礙事。
咱先歇歇,一會,大家都歇完了,看你馬大爺和這些大爺,爺爺咋說,今個咱們要飯要緊。
”張嬸子說道。
“那俺小哥說的,他要是去看客車站,我也想跟着看看客車是啥樣的,俺還沒看到過客車呢?”小麗說道。
“行,你别着急呀。
等着,等着,政府給咱這些水庫搬出來的人安置了,咱日子過好了,咱别說看客車了,說不定咱還能坐客車呢。
”張嬸子說道。
“哎,大家歇好了嗎?要是歇好了,咱就得動彈了。
”俺爹站起來說道。
“歇好了。
你就看着安排吧。
誰要是沒歇好,你安排了,等着你把事都安排了,那再歇着也行。
”陳爺爺說道。
“就是嘞,大家還餓着嘞。
”李世存爺爺說道。
“好,我說這麼幾句吧,我就說兩件事,一是吃的,二是住的。
這兩個事,就是咱們的任務。
咱們大家都得出去要。
誰要是在要飯當中,能搭個着活,用幹活來換飯,那更好不過了。
咱搭個什麼活都行,”出力的活,瓦工活,小活,大活,男的幹的活,女的幹的活,都行。
誰找到大活,一個人幹不了,你就倆人,兩個人幹不了的,咱就去三個。
再比如他這城裡的人,誰家要蓋個小房子,那咱們都能幹。
“對,誰蓋房子,要瓦工,咱這學言就瓦工。
”陳爺爺說道。
“诶,這一般的活,咱們都能幹。
這是一點。
不過,咱們出去要飯,咱嘴要甜點。
還有,咱要遇到那個别人說咱們是臭要飯的,你也别和人家急眼。
你可以心平氣和的給他說,俺們不是要飯的,是國家修水庫,占用俺們的家園了,俺們暫時出來找點飯吃。
不久,國家,政府就給俺們安置了。
” “對,對對對。
”咱們要飯,是暫時的。
和舊社會不一樣。
咱是新社會,咱不能叫階級敵人鑽了咱們的空子,說社會不好。
共産黨打天下,就是為咱老百姓謀幸福的。
我和在帶隊學言當過八路軍,俺們知道。
”李世存爺爺說道。
“對,對對對。
還有一點,咱們這些人除了找飯吃,還得找住的。
這個咱自己也得想法找啊。
我就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