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以夷制夷
關燈
小
中
大
瀛的确的血統,成為大漢的一份子。
屆時在邪馬台國設立大漢都護府,形成行政機構和軍事據點。
以時間長河流逝,東瀛諸島就是後世中華的一部分了。
既然理清了思路,也了解到了當下戰争的局勢和複雜性,袁尚決定采取“以夷制夷,借力打力”的方式去解決倭寇問題。
一旦提到三國時代的倭國就繞不開遼東公孫家族和卑彌呼。
公孫度和公孫康父子在袁尚剿滅烏桓後就對袁尚稱臣,歲歲納貢,但實際上是自治的,但好歹是大漢的諸侯和軍事力量,公孫家族旨在通過對高句麗,倭國,烏桓的壓制和統禦去鞏固自身的統治力。
袁尚立刻安排荀谌和田疇二人為使者,前去遼東面見公孫度父子,并且邀請父子中一人來許昌見袁尚,商讨倭寇之事。
另一個人就是神秘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
出現于史書《後漢書·東夷列傳》以及《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
關于她的真實身份一直衆說紛纭,是個極具神秘色彩的日本古代女性統治者。
東漢桓靈二帝在位期間,倭國大亂,相互攻伐,沒有國主。
卑彌呼年長不嫁人,從事鬼神道,能以妖術惑衆,于是被倭人共同擁立為王。
卑彌呼有侍婢千人,很少有人能見到她真面目,日常隻有一個男子給她遞飲食,卑彌呼通過他傳達辭語命令。
卑彌呼所居的宮室、樓觀城栅,皆有重兵守衛,法令嚴峻。
188年間各諸侯國共推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為王,倭國因而安定下來,但長久的叛亂依然使邪馬台國的經濟受到重創,卑彌呼因此開始大力的發展經濟。
239年,卑彌呼派遣難升米出使大漢的魏國。
獲賜親魏倭王之金印和銅鏡100枚。
243年,再度向魏派遣使節,帶回了大量絲綢與農耕工具。
袁尚這邊的時間來到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
上一年,袁尚完成了對烏桓的征讨和對曹操的攻伐,目前的憂患一方面是江東的孫權,另一方面則是東南沿海的倭寇。
另外,袁尚依舊保持對馬騰馬超的聯盟狀态,同時暗地裡也一直保全漢中的張魯,以及西涼的另一位諸侯,韓遂。
對益州劉璋方面,袁尚還是不聯系,也不拒絕聯系。
這裡着重說一下這位劉璋,曹操曾經評論他是“守門之犬”,果然是如此。
其他諸侯在全國各地打得熱火朝天,厮殺不辍的時候,劉璋就躲在西蜀川地過着他極其享受的人生。
官員政治方面就交給自己信任的黃權,李嚴,張松等人。
軍事方面,則是吳懿、張任、嚴顔等将領。
他算是半個甩手掌櫃。
劉璋喜歡詩詞歌賦,尤其喜歡繪畫,尤其擅長仕女圖。
所以劉璋就靜靜的享受歲月靜好,但等待他的遲早是其他諸侯的征服,不論袁尚和孫權哪一方赢了,都會被清剿的。
袁尚和孫權的對峙主要在荊州和長江,袁尚目前陸地進攻的目标是江夏郡,渡江戰役則是赤壁之戰。
荊州袁尚和孫權一人一半,袁尚也兌現了對荊州世家大族的承諾,扶植這些家族繼續在荊州掌權,還讓被曹操囚禁的蔡夫人和劉琮回到荊州。
然而荊州的天已經變了,劉琮和蔡夫人即便回到荊州也已經無權無勢,隻是寄居在蔡氏一族之下。
劉琮當一個挂名的荊州牧,但是政事和農業财稅都不歸他管,最終荊州的事情還是要向袁尚彙報。
而軍事方面,賈诩作為荊州軍大都督,直接總領與周瑜的軍事對抗。
甘甯重回荊州,武藝和權力以及從袁尚那得到的裙帶關系和信任都是空前的,使得甘甯一躍成為荊州的第一将領,麾下的劉辟、龔都也都水漲船高。
文聘,魏延,霍峻三将則以霍峻為首。
霍峻十分忠誠袁尚,最擅長守城。
文聘則是中規中矩,倒是魏延在荊州将領中,地位排在末尾。
魏延是有反骨之人,也是有野心之人,雖然此時的他不敢妄想什麼三公九卿的大官和權力,但是在荊州小範圍内,魏延内心對功成名就的渴望,以及對其他武将的羨慕嫉妒恨愈發濃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魏延的眼中,霍峻遠不如他,甘甯不過盜賊之将,文聘還可以與自己掰掰手腕,至于劉辟、龔都更是黃巾賊出身。
因此在很多時候,一些軍事方面的演練和守備中,魏延都有怠慢,霍峻曾經指責他,而魏延一犯渾說不服就二人馬上單挑,武藝看真知! 後來賈诩也得知此事,并暗中把魏延的情況禀告袁尚。
袁尚在賈诩來荊州時,就對他說過魏延這人帶反骨,不一定會真的造反,但是一定是不安分守己的。
他肯定會對其他将領進行攀比的。
袁尚讓賈诩默默觀察魏延,但不要幹預,靜觀其變。
另一邊袁尚在199年底,會見了從遼東而來的公孫康,給他加官進爵的同時,要他把邪馬台國與狗奴國的情況進行分析。
袁尚要求公孫一族繼續支持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可以對他進行軍事支援,直接派兵到東瀛,需要的地方,袁尚将給予幫助。
最終目的就是要邪馬台國徹底消滅狗奴國,把倭國的侵略基因掐死在搖籃中。
袁尚還專門把李典和滿寵二人借調給公孫康,讓他們率軍跨海去幫助邪馬台國對戰狗奴國。
用這二人袁尚是有兩個考慮,一來二人都是有大家族在大漢,都是十分重視家族之人,不會去到東瀛就想着自立和不回國。
原本袁尚還可以調動廖化,魏延這種武将,但是他們都是沒有大家族背景的,去了很可能就不再服從袁尚的指揮了;二來,滿寵酷烈,用他對付倭人再好不過了,嚴刑峻法任由他對倭族人用,李典則是足智多謀,為人謹慎,不會因為是倭人就輕敵,因此他去指揮作戰不會吃虧。
而徐州抵禦倭寇的騷擾,袁尚則用張合,并從并州調來廖化進行防禦。
顔良與侯成等大軍調回汝南,逐漸重建淮南的城郡。
袁尚的想法是先拿下整個荊州後,再與孫權“圍獵赤壁”! 喜歡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請大家收藏:()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
屆時在邪馬台國設立大漢都護府,形成行政機構和軍事據點。
以時間長河流逝,東瀛諸島就是後世中華的一部分了。
既然理清了思路,也了解到了當下戰争的局勢和複雜性,袁尚決定采取“以夷制夷,借力打力”的方式去解決倭寇問題。
一旦提到三國時代的倭國就繞不開遼東公孫家族和卑彌呼。
公孫度和公孫康父子在袁尚剿滅烏桓後就對袁尚稱臣,歲歲納貢,但實際上是自治的,但好歹是大漢的諸侯和軍事力量,公孫家族旨在通過對高句麗,倭國,烏桓的壓制和統禦去鞏固自身的統治力。
袁尚立刻安排荀谌和田疇二人為使者,前去遼東面見公孫度父子,并且邀請父子中一人來許昌見袁尚,商讨倭寇之事。
另一個人就是神秘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
出現于史書《後漢書·東夷列傳》以及《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
關于她的真實身份一直衆說紛纭,是個極具神秘色彩的日本古代女性統治者。
東漢桓靈二帝在位期間,倭國大亂,相互攻伐,沒有國主。
卑彌呼年長不嫁人,從事鬼神道,能以妖術惑衆,于是被倭人共同擁立為王。
卑彌呼有侍婢千人,很少有人能見到她真面目,日常隻有一個男子給她遞飲食,卑彌呼通過他傳達辭語命令。
卑彌呼所居的宮室、樓觀城栅,皆有重兵守衛,法令嚴峻。
188年間各諸侯國共推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為王,倭國因而安定下來,但長久的叛亂依然使邪馬台國的經濟受到重創,卑彌呼因此開始大力的發展經濟。
239年,卑彌呼派遣難升米出使大漢的魏國。
獲賜親魏倭王之金印和銅鏡100枚。
243年,再度向魏派遣使節,帶回了大量絲綢與農耕工具。
袁尚這邊的時間來到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
上一年,袁尚完成了對烏桓的征讨和對曹操的攻伐,目前的憂患一方面是江東的孫權,另一方面則是東南沿海的倭寇。
另外,袁尚依舊保持對馬騰馬超的聯盟狀态,同時暗地裡也一直保全漢中的張魯,以及西涼的另一位諸侯,韓遂。
對益州劉璋方面,袁尚還是不聯系,也不拒絕聯系。
這裡着重說一下這位劉璋,曹操曾經評論他是“守門之犬”,果然是如此。
其他諸侯在全國各地打得熱火朝天,厮殺不辍的時候,劉璋就躲在西蜀川地過着他極其享受的人生。
官員政治方面就交給自己信任的黃權,李嚴,張松等人。
軍事方面,則是吳懿、張任、嚴顔等将領。
他算是半個甩手掌櫃。
劉璋喜歡詩詞歌賦,尤其喜歡繪畫,尤其擅長仕女圖。
所以劉璋就靜靜的享受歲月靜好,但等待他的遲早是其他諸侯的征服,不論袁尚和孫權哪一方赢了,都會被清剿的。
袁尚和孫權的對峙主要在荊州和長江,袁尚目前陸地進攻的目标是江夏郡,渡江戰役則是赤壁之戰。
荊州袁尚和孫權一人一半,袁尚也兌現了對荊州世家大族的承諾,扶植這些家族繼續在荊州掌權,還讓被曹操囚禁的蔡夫人和劉琮回到荊州。
然而荊州的天已經變了,劉琮和蔡夫人即便回到荊州也已經無權無勢,隻是寄居在蔡氏一族之下。
劉琮當一個挂名的荊州牧,但是政事和農業财稅都不歸他管,最終荊州的事情還是要向袁尚彙報。
而軍事方面,賈诩作為荊州軍大都督,直接總領與周瑜的軍事對抗。
甘甯重回荊州,武藝和權力以及從袁尚那得到的裙帶關系和信任都是空前的,使得甘甯一躍成為荊州的第一将領,麾下的劉辟、龔都也都水漲船高。
文聘,魏延,霍峻三将則以霍峻為首。
霍峻十分忠誠袁尚,最擅長守城。
文聘則是中規中矩,倒是魏延在荊州将領中,地位排在末尾。
魏延是有反骨之人,也是有野心之人,雖然此時的他不敢妄想什麼三公九卿的大官和權力,但是在荊州小範圍内,魏延内心對功成名就的渴望,以及對其他武将的羨慕嫉妒恨愈發濃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魏延的眼中,霍峻遠不如他,甘甯不過盜賊之将,文聘還可以與自己掰掰手腕,至于劉辟、龔都更是黃巾賊出身。
因此在很多時候,一些軍事方面的演練和守備中,魏延都有怠慢,霍峻曾經指責他,而魏延一犯渾說不服就二人馬上單挑,武藝看真知! 後來賈诩也得知此事,并暗中把魏延的情況禀告袁尚。
袁尚在賈诩來荊州時,就對他說過魏延這人帶反骨,不一定會真的造反,但是一定是不安分守己的。
他肯定會對其他将領進行攀比的。
袁尚讓賈诩默默觀察魏延,但不要幹預,靜觀其變。
另一邊袁尚在199年底,會見了從遼東而來的公孫康,給他加官進爵的同時,要他把邪馬台國與狗奴國的情況進行分析。
袁尚要求公孫一族繼續支持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可以對他進行軍事支援,直接派兵到東瀛,需要的地方,袁尚将給予幫助。
最終目的就是要邪馬台國徹底消滅狗奴國,把倭國的侵略基因掐死在搖籃中。
袁尚還專門把李典和滿寵二人借調給公孫康,讓他們率軍跨海去幫助邪馬台國對戰狗奴國。
用這二人袁尚是有兩個考慮,一來二人都是有大家族在大漢,都是十分重視家族之人,不會去到東瀛就想着自立和不回國。
原本袁尚還可以調動廖化,魏延這種武将,但是他們都是沒有大家族背景的,去了很可能就不再服從袁尚的指揮了;二來,滿寵酷烈,用他對付倭人再好不過了,嚴刑峻法任由他對倭族人用,李典則是足智多謀,為人謹慎,不會因為是倭人就輕敵,因此他去指揮作戰不會吃虧。
而徐州抵禦倭寇的騷擾,袁尚則用張合,并從并州調來廖化進行防禦。
顔良與侯成等大軍調回汝南,逐漸重建淮南的城郡。
袁尚的想法是先拿下整個荊州後,再與孫權“圍獵赤壁”! 喜歡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請大家收藏:()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