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渡口攻略(上)

關燈
    審配是個急脾氣,他認為應該第一時間去搶占渡口,若是能搶得先機,渡過一部分兵力,高順也就沒辦法了。

     袁尚和賈诩對視了一眼,二人都心知肚明,高順既然連濮陽城都沒進,就必然會把他們為數不多的兵力放在沿河渡口,緊密防守袁軍渡河的。

    現在過去肯定是什麼都晚了。

    然而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審配說了,就得派人去辦,不然顯得袁尚不夠積極主動了。

    其實是無用功。

     于是袁尚就派遣尹楷和審配一起率領兩萬軍隊往黃河北的渡口行軍,若高順沒有在對岸防禦,則抓緊時間渡河,并且給袁尚回信。

    若是高順已經防禦,則需要穩紮穩打,守住北方渡口,也不讓高順渡河到北岸即可! 尹楷和審配領命而去。

     袁尚散了會議,把賈诩引到後堂,與黃月英一同商議對策。

     賈诩這也是聞所未聞,軍情大事,竟然會有女人參加并議事。

    但袁尚作為自己的主公,他知道此人最是與衆不同,這次他攜黃夫人出征,就是有特别含義的。

     “文和先生,不必拘謹,内子聰慧且識大體,更懂得機關術,所以我讓她一旁議事。

    以後慢慢就習慣了。

    ”袁尚示意賈诩放松。

     賈诩尴尬一笑,随後說正事,他言明甘甯一部應該在東邊更遠的地方準備或者已經渡河了。

    不過往返的路途肯定很遙遠,甘甯還得解決糧草問題,因此賈诩建議正面戰場,袁軍需要大造聲勢,以掩護甘甯,同時吸引高順主力。

     甘甯一旦渡河,一旦吃飽喝足,可以完全不管黃河南岸的高順,直接偷襲濮陽城,那樣一來高順大軍必亂,因為他們的糧草一定是從濮陽發出的!斷了糧食高順的軍隊也就隻能撤退了,撤得慢了就得被袁尚大軍趕上并吃掉! 屆時戰場就反轉了。

     袁尚表示認可賈诩的意見,他也打算聲勢浩大的,拉開架勢在黃河北岸搞一出渡河戰役!牢牢的把高順本就不多的兵力都吸引在渡口!從而為甘甯的繞後偷襲創造時間和兵力上的條件! 袁尚這時問黃月英,渡河可有其它方法,隻能靠船嗎? 黃月英莞爾一笑,帶着一股非洲的天然美。

    她坦言,單憑船隻過河,會很慢,而且要在絕對的安全情況下,不然這黃河是有名的風大浪急,可比長江暴躁多了。

    她認為如果在勘察地形和河流走向後,可以選擇一處地點作為基礎,之後架設浮橋。

    不過這對河流間距離,水流速度,水位高度,甚至墨工坊的設計水平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袁尚本就是把黃月英的墨工坊當做自己的工兵使用。

    這次攻打濮陽的勝負手其實不在正面大軍和黃月英身上,而是甘甯的奇兵。

    但是将來袁尚遲早有一天要劍指江東,那個時候也免不得建橋和造船,所以袁尚這次打算想讓黃月英和墨工坊拿黃河渡口練練手!為今後的水工作業奠定一些理論和實踐基礎。

    也正好用墨工坊來做障眼法,就營造一種大興土木建立浮橋的樣子,高順勢必不敢怠慢,要進行對峙和攻略。

    可偏偏呂布就給他兩萬兵馬,他高順可是顧頭不顧尾,留在濮陽的兵力肯定不足,而防守警惕性肯定也不高。

     之後就看甘甯的了! 于是乎,袁尚下令明日黃月英率領墨工坊調研黃河北岸沿線,周倉率領五千兵馬保護。

    袁尚自己也一同前往。

    賈诩同顔良文醜則整頓大軍在頓丘郡。

     賈诩走後,黃月英親昵的摟着袁尚的脖子,又親又誇又撒嬌,十分開心。

    她坦言竟然能像男子一般在軍前效命,而且自己還有具有一定的價值。

     袁尚一個小擒拿就把黃月英“放倒”,之後大喇喇的解開護腿的戰甲裙,就要在非洲大草原上馳騁。

     而黃月英也早就習慣自己的夫君是随性胡來的,袁尚想要的時候才不管在哪,什麼時候呢。

     正當兩個人要馳騁大草原,前堂忽然有腳步聲,有傳令兵到,被黃月英的婢女給攔住了。

     袁尚畢竟在軍中,這趟不是出來遊山玩水的,而是出來打仗的,因此也隻能提好褲子去見傳令官。

    而黃月英也臉變成紫色了,把衣服穿好,逃到郡守府邸的後宅去了。

     袁尚來到前堂對着兩個婢女擺擺手,兩個婢女捂嘴笑着往後堂去了。

     傳令官則始終低頭不敢擡頭。

     袁尚得到消息,前方斥候早就打探清楚,高順軍隊已經在河對岸紮營,兵力約摸将近兩萬。

    并且高順的軍隊在對岸四處巡查,時刻關注袁軍動向,一旦有渡河行動,隻怕第一時間就會有所行動。

     袁尚讓斥候隊伍繼續偵查,并讓傳令官告知審配在渡口紮營,不得再渡河了。

    同時讓尹楷嚴加防守,即便夜裡也是,防止高順铤而走險夜裡過河,偷襲營寨。

     傳令官傳令而去。

     袁尚則是對高順十分有好感。

    他本就對高順十分喜愛,他指揮的陷陣營在三國前期戰力十足,高順的人品又極好,被曹操抓了之後是慷慨赴死,也不像張遼那般多話,更不會像呂布那般求饒。

    高順還有一個特點,滴酒不沾,因此十分自律,軍紀也十分嚴明。

    他若是活到三國後期,治軍之能不亞于曹操的“周亞夫”徐晃和治軍嚴整的于禁!隻是這亂世洪流,即便是名将與智囊也隻能随波逐流,生死與命運很多時候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袁尚對高順十分喜愛,不亞于趙雲。

    雖然高順的武藝不高,也就和樂進于禁一個水準,但是其它方面的軍事素養極高。

    高順有點戰國時代殺神白起的特點。

    若是能收服這個武将,袁尚在先登營後又多一個陷陣營。

    手中的戰争手段和底牌就又多了一張。

    何況呂布是必然消亡的,不是死在曹操手裡就是亡在劉備手裡,與其這樣不如敗在自己的手中!還能把呂布的一些剩餘價值全部吸光。

     盤點一下呂布的人才梯隊,八健将中更有張遼這等優秀戰将,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