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特别会议
關燈
小
中
大
辛評和辛毗平時的時候便極少給袁尚行禮,基本都是隻給袁譚施禮,見到袁尚一般躲着走,直面撞到時才施禮,而且也是相互施禮的。
辛氏兄弟這時才發現今天的氣氛很特殊,坐在主座上的袁尚氣勢氣場都和平時不一樣。
關甯這時說道:“今天三公子是代主公召開軍事會議,因此向三公子施禮有如向主公施禮!如同天子诏令,接旨之人需要向傳旨之人跪拜同理!兩位先生不行禮是何道理?剛剛就是大公子都行禮了,你們二人竟然過了而不禮!” 辛評本想和關甯争辯一番,卻被辛毗拉了拉衣角。
這時辛毗率先說道:“既然是代主公召開會議,吾等自然要向三公子施禮。
” 說罷辛毗拉着辛評一同對着袁尚施禮,之後歸站到袁譚這邊。
此時袁譚主臣三人有種參加鴻門宴的感覺,他們對視着對面的三人,許攸面有倨傲之色,荀谌面有譏笑之色,審配則是橫眉冷對! 随後進入的則是武将。
第一個進來的是顔良,依舊是金盔金甲,一臉的孤傲,走路時壓根不把這些謀士放在眼裡。
唯獨來在袁尚身前時,顔良恭敬的施禮,猶如對着袁紹行禮! 之後顔良見到袁譚,隻是象征性的一抱拳,之後便走向許攸這邊站立! 袁譚見狀心裡咯噔一下,他現在意識到顔良站在對面的含義! 這分明是站隊,選邊! 而以顔良在軍中的威望,他作為河北第一将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個進來的是文醜,他依舊是孤僻不說話的模樣,進來後對着袁尚施禮,但壓根就沒再向袁譚施禮。
而是直接站到了顔良的身邊。
袁譚已經徹底明白今天袁尚這麼安排的目的了,是在向自己示威,展示他在軍政方面的實力,從而打擊自己的信心。
辛評和辛毗也早就看出端倪,心情十分沉重。
同時三人也對接下來進入的武将選邊還抱有一絲希望。
下一位進來的則是張合了,張合此人雖然是武将,但彬彬有禮,素來愛讀書,知書達理之人。
他進來後對着袁尚行禮,一躬到底,但也對袁譚施禮,身子隻是欠了欠。
随後直接在了文醜身邊。
袁譚三人心裡基本涼了,眼前這三将算是袁紹軍中的中流砥柱,得到這三人的支持基本就是得到軍隊的支持了! 接下來進來的是兩人,甘甯和趙雲。
甘甯剛剛被袁紹納用,是袁尚一手提拔起來的,此人想都不用想直接站在袁尚這邊。
事實也是如此,甘甯給袁尚施禮後便站在張合身邊了。
趙雲以客卿身份參會,自己略有些尴尬,進來後對着袁尚施禮,之後對周圍的人都施禮示意,自然而然的站在了甘甯身邊。
這時袁譚對面的人已經站滿,甚至有些人滿為患,而自己這邊冷冷清清,隻有辛氏兄弟兩個地位遠不如對面之人。
這時,從袁尚身後不知何時又冒出一個人,正是賈诩,他以随從的身份站在袁尚的身後。
而最後進來的人是逄紀,他其實來晚了,但他急匆匆的進來後,徑直走到袁尚身邊,輕聲的耳語。
袁尚嘴裡說了兩句話,逄紀便離開了。
原來袁熙被韓猛押解回來了,逄紀請示袁尚接下來該怎麼做。
袁尚要他秘密關押袁熙,嚴加看守,不得任何人和他見面。
之後要韓猛也閉嘴,待會議後袁尚有事要問他。
袁尚給了關甯一個眼神,關甯俨然一副主簿的模樣,宣布今天的軍事會議開始。
袁尚說道:“近些日子父帥身體抱恙,因此便命我召開會議,探讨如何應對中原之局面。
荀彧替曹司空傳話來,說曹司空有心投降袁術。
接下來,我們便議一議此事,也好趕快拿出一個章程來。
畢竟荀彧已經待了許久,要回去複命。
” 袁尚話一出,許攸第一個接話回道:“回三公子和主公,曹司空若是投降袁術對我十分不利!袁術屆時彙聚多方諸侯之力,實力大增。
而如今的漢天子若是投降禅位于袁術,那這天下便是名正言順的歸于袁術了! 主公屆時隻有兩條路,一是向南稱臣,二是與之對戰。
稱臣則主公再無宏圖霸業的可能,袁術肯定會邊緣化主公,要主公交出兵權,讓出北方三州。
之後封一個小地方,讓主公去養老,再派人監視主公。
與之對戰,則要面對袁術龐大的軍事力量,曹操的兵馬,呂布的兵馬,還有袁術的大軍。
戰場上強弱對比明顯,即便我主掌握三州之地,但北方三州貧瘠,遠不及中原的州郡人口多物産多。
屆時對戰,恐怕兇多吉少。
而且若是遲早與之一戰,那還不如現在就派兵攻打呂布,并且穩住曹司空,不讓他投降的好。
反倒是打起來沒有那麼吃力!” 許攸的話一出,荀谌等人表示附議。
袁尚問荀谌:“先生和荀令君為親兄弟,可能說服荀令君不讓曹司空投降?隻要曹司空不投降,河北兵馬可以幫他牽制呂布!他隻需打退袁術之兵即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荀谌回道:“吾與家兄早就商讨過此事,家兄說曹司空是否投降全看我河北袁氏的态度。
隻要主公願意出兵南下支援曹司空,我想曹司空勢必也不願投降而屈于袁術之下!” 袁尚又詢問顔良等武将的意見。
文醜不善言辭,便讓顔良拿主意。
顔良隻有一句話:“主公讓末将打誰,末将便打誰!” 袁尚倒是很喜歡顔良文醜的态度,顔良的話算是武将最高的忠誠和自信了! 指哪打哪,話越簡單,含義越深刻! 張合這時發言:“禀三公子和主公,對徐州作戰,我軍可随時出征。
幽州之戰我軍戰力未曾大損,且我軍士氣正盛,糧草也算充足。
想呂布雖然骁勇,但是畢竟乃是一介匹夫,以三公子之兵法韬略,以我軍将士之勇武,勝之不難。
隻是出兵雖易,但是主公身體抱恙,且兵貴神速,這出征挂帥之人還需要好好斟酌!” 袁譚
辛氏兄弟這時才發現今天的氣氛很特殊,坐在主座上的袁尚氣勢氣場都和平時不一樣。
關甯這時說道:“今天三公子是代主公召開軍事會議,因此向三公子施禮有如向主公施禮!如同天子诏令,接旨之人需要向傳旨之人跪拜同理!兩位先生不行禮是何道理?剛剛就是大公子都行禮了,你們二人竟然過了而不禮!” 辛評本想和關甯争辯一番,卻被辛毗拉了拉衣角。
這時辛毗率先說道:“既然是代主公召開會議,吾等自然要向三公子施禮。
” 說罷辛毗拉着辛評一同對着袁尚施禮,之後歸站到袁譚這邊。
此時袁譚主臣三人有種參加鴻門宴的感覺,他們對視着對面的三人,許攸面有倨傲之色,荀谌面有譏笑之色,審配則是橫眉冷對! 随後進入的則是武将。
第一個進來的是顔良,依舊是金盔金甲,一臉的孤傲,走路時壓根不把這些謀士放在眼裡。
唯獨來在袁尚身前時,顔良恭敬的施禮,猶如對着袁紹行禮! 之後顔良見到袁譚,隻是象征性的一抱拳,之後便走向許攸這邊站立! 袁譚見狀心裡咯噔一下,他現在意識到顔良站在對面的含義! 這分明是站隊,選邊! 而以顔良在軍中的威望,他作為河北第一将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個進來的是文醜,他依舊是孤僻不說話的模樣,進來後對着袁尚施禮,但壓根就沒再向袁譚施禮。
而是直接站到了顔良的身邊。
袁譚已經徹底明白今天袁尚這麼安排的目的了,是在向自己示威,展示他在軍政方面的實力,從而打擊自己的信心。
辛評和辛毗也早就看出端倪,心情十分沉重。
同時三人也對接下來進入的武将選邊還抱有一絲希望。
下一位進來的則是張合了,張合此人雖然是武将,但彬彬有禮,素來愛讀書,知書達理之人。
他進來後對着袁尚行禮,一躬到底,但也對袁譚施禮,身子隻是欠了欠。
随後直接在了文醜身邊。
袁譚三人心裡基本涼了,眼前這三将算是袁紹軍中的中流砥柱,得到這三人的支持基本就是得到軍隊的支持了! 接下來進來的是兩人,甘甯和趙雲。
甘甯剛剛被袁紹納用,是袁尚一手提拔起來的,此人想都不用想直接站在袁尚這邊。
事實也是如此,甘甯給袁尚施禮後便站在張合身邊了。
趙雲以客卿身份參會,自己略有些尴尬,進來後對着袁尚施禮,之後對周圍的人都施禮示意,自然而然的站在了甘甯身邊。
這時袁譚對面的人已經站滿,甚至有些人滿為患,而自己這邊冷冷清清,隻有辛氏兄弟兩個地位遠不如對面之人。
這時,從袁尚身後不知何時又冒出一個人,正是賈诩,他以随從的身份站在袁尚的身後。
而最後進來的人是逄紀,他其實來晚了,但他急匆匆的進來後,徑直走到袁尚身邊,輕聲的耳語。
袁尚嘴裡說了兩句話,逄紀便離開了。
原來袁熙被韓猛押解回來了,逄紀請示袁尚接下來該怎麼做。
袁尚要他秘密關押袁熙,嚴加看守,不得任何人和他見面。
之後要韓猛也閉嘴,待會議後袁尚有事要問他。
袁尚給了關甯一個眼神,關甯俨然一副主簿的模樣,宣布今天的軍事會議開始。
袁尚說道:“近些日子父帥身體抱恙,因此便命我召開會議,探讨如何應對中原之局面。
荀彧替曹司空傳話來,說曹司空有心投降袁術。
接下來,我們便議一議此事,也好趕快拿出一個章程來。
畢竟荀彧已經待了許久,要回去複命。
” 袁尚話一出,許攸第一個接話回道:“回三公子和主公,曹司空若是投降袁術對我十分不利!袁術屆時彙聚多方諸侯之力,實力大增。
而如今的漢天子若是投降禅位于袁術,那這天下便是名正言順的歸于袁術了! 主公屆時隻有兩條路,一是向南稱臣,二是與之對戰。
稱臣則主公再無宏圖霸業的可能,袁術肯定會邊緣化主公,要主公交出兵權,讓出北方三州。
之後封一個小地方,讓主公去養老,再派人監視主公。
與之對戰,則要面對袁術龐大的軍事力量,曹操的兵馬,呂布的兵馬,還有袁術的大軍。
戰場上強弱對比明顯,即便我主掌握三州之地,但北方三州貧瘠,遠不及中原的州郡人口多物産多。
屆時對戰,恐怕兇多吉少。
而且若是遲早與之一戰,那還不如現在就派兵攻打呂布,并且穩住曹司空,不讓他投降的好。
反倒是打起來沒有那麼吃力!” 許攸的話一出,荀谌等人表示附議。
袁尚問荀谌:“先生和荀令君為親兄弟,可能說服荀令君不讓曹司空投降?隻要曹司空不投降,河北兵馬可以幫他牽制呂布!他隻需打退袁術之兵即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荀谌回道:“吾與家兄早就商讨過此事,家兄說曹司空是否投降全看我河北袁氏的态度。
隻要主公願意出兵南下支援曹司空,我想曹司空勢必也不願投降而屈于袁術之下!” 袁尚又詢問顔良等武将的意見。
文醜不善言辭,便讓顔良拿主意。
顔良隻有一句話:“主公讓末将打誰,末将便打誰!” 袁尚倒是很喜歡顔良文醜的态度,顔良的話算是武将最高的忠誠和自信了! 指哪打哪,話越簡單,含義越深刻! 張合這時發言:“禀三公子和主公,對徐州作戰,我軍可随時出征。
幽州之戰我軍戰力未曾大損,且我軍士氣正盛,糧草也算充足。
想呂布雖然骁勇,但是畢竟乃是一介匹夫,以三公子之兵法韬略,以我軍将士之勇武,勝之不難。
隻是出兵雖易,但是主公身體抱恙,且兵貴神速,這出征挂帥之人還需要好好斟酌!” 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