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最新动态

關燈
    袁尚見到關甯,對他的觀感一直很好,此人踏實肯幹,不辭勞苦,且做事認真,頗得袁尚之心。

    不然也不會把他任命為自己的書記官。

     袁尚問起淮南之事,還有汝南的軍隊如何,關甯一一彙報。

     淮南現在局勢緊張,袁術在壽春稱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置公卿朝臣,還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在完成了登基大典後,袁術改國号為仲氏。

    這個國号還是有些特殊含義的。

    袁術一直認為袁姓出自于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

    又以為谶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

    ”說的就是自己。

     古代人排順序是按照伯、仲、叔、季,來表示從大到小,從先到後,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的意思。

    上古三帝的順序是堯、舜、禹,既然袁術自認為是舜的後裔,也就是“老二”的後裔,所以給自己的國家取名“仲氏”。

     也就是說袁術壓根不鳥什麼漢朝,漢獻帝。

    袁術是直接從堯舜禹那個傳說時代接的大位!仲氏的潛台詞其實就是說袁術是“舜”的後代。

     袁術自我陶醉不提,且說袁術聯盟的狀态。

    孫策在鄱陽湖日夜練兵,時刻威脅荊州的劉表。

    因此劉表屯重兵于夏口,命大将黃祖時刻戒備,以防孫策攻伐! 中原地區,曹操得知袁術稱帝後,以漢獻帝的名義向袁術下定罪诏書,要求袁術自行退位,并解除武裝,自己來許昌請罪。

    袁術索性把下诏書的人殺了,隻留一個活口回去送信送割下的首級。

     袁術和曹操也公開撕破臉,畢竟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曹操手裡的漢獻帝是他的政治優勢,除去這個優勢,曹操與普通的諸侯無異。

    袁術直接挑戰曹操的底線,曹操隻能号召天下讨伐袁術了。

     不過曹操也有後顧之憂,分别是轄地南部的宛城,還有北方的袁紹。

    隻有這兩邊都安撫了,才能和袁術開戰。

     于是曹操二次接納宛城張繡的投降,這次曹操可不敢再侮辱人家要張繡牽馬,睡張繡年輕漂亮的嬸嬸鄒氏了。

    而是和張繡聯姻兒女親家,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并封張繡為揚武将軍。

    同時,曹操也派出使團送自己的大女兒曹憲到達邺城,媒人就是司馬朗,另有曹氏親貴夏侯惇親自送親,并準備了不菲的嫁妝。

     曹操是想通過聯姻省去後顧之憂,之後專心對抗強大的袁術和呂布。

     話說袁術稱帝後,曹操廣發讨逆檄文,所有諸侯都收到了檄文,但是真正表态反對的沒有多少,有實際行動的更是寥寥無幾。

     呂布孫策是暫時支持袁術的,自然沒在乎這個檄文。

     劉表和劉璋得知後,都表示響應檄文,稱袁術為逆賊。

    但是劉璋壓根沒有任何軍事行動,相反劉璋常年不給漢獻帝任何進貢物品。

    這個後來在原史中張松拜訪曹操時也可以得知,曹操見張松就說“汝主這些年歲不納貢,年不送禮”。

     西涼馬騰和韓遂也表示袁術為逆賊,但是地處邊陲之地,更無真心讨賊。

     公孫瓒表示袁氏都是反賊,順帶着袁紹一并罵了。

     袁紹此時則明确反對袁術稱帝,并在前些時日接受了漢獻帝的冊封,成為大将軍!還積極的籌辦與曹操的聯姻。

    顯然是站在曹操這邊了。

     再就是劉備,此時的劉備是末流的諸侯,其實他的态度并不重要,那丁點人馬不夠塞牙縫的。

    他旗幟鮮明的反對袁術稱帝,稱袁術為亂臣賊子。

    然而他和呂布依舊和平相處,一個占據徐州大部分地方,一個守在小沛城。

    别看兩個人支持的陣營的不同,但是彼此相安無事。

    這其中透着一股黑色幽默的默契。

     袁術的重兵都放在了汝南郡,大概十三萬兵力,張勳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紀靈為“大将軍”。

    就連陳蘭、雷薄這兩個被袁尚割去耳朵和手指的家夥,也都封了将官。

     曹操則收攏軍隊屯于許昌,因為東部有呂布的牽制,所以曹操也暫時沒有把兵鋒對準哪一路。

    或者說,現在以曹操的實力,隻能被動防禦,無力讨伐袁術和呂布了。

    不然打起來必然形成分兵的局面,一旦分兵則極難取勝。

    何況曹操還在等袁紹這邊的态度,畢竟聯姻還沒有完成。

     荀谌讓關甯傳話,他推測曹操這次聯姻後會向冀州這邊尋求援助。

    等見面後也會和袁尚商讨對策。

     劉辟和龔都深藏在九華山山脈中,不斷的練兵,積蓄力量。

    關甯前去,二将面對冊封都很滿意也很恭敬,對關甯也十分禮遇。

    二将說随時聽候袁尚的調遣。

    關甯帶去了袁尚的要求,就是蟄伏練兵,日後如果淮南發生大戰,劉辟龔都可以吸收大量的殘兵敗将,并且以河北袁氏的名義收攏即可。

     關甯還對接了荊州黃氏的人,黃承彥派去救黃月英的人已經敗回,還送去了黃月英的親筆書信。

    黃承彥見黃月英認定了這個女婿,而且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便備了一個車隊的嫁妝,讓關甯并黃家的族人和兵丁一起運往邺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途經曹操轄地,曹氏和河北袁氏親和,因此這一路全部放行,關甯和黃家族人一同回的邺城。

     荀谌特别傳話,袁尚的三房妻子,隻有中山郡甄氏的嫁妝最少,顯得很窮酸,明顯甄宓在家族中不受重視。

    問袁尚要不要敲打一下甄氏? 袁尚聞言皺皺眉頭,心情比較複雜,對甄姬,他有些不滿意,但是畢竟是自己未過門的妻子,家族之人如此對待就是不給自己面子。

    何況袁尚十分重視嫁妝,因此打算教訓一下甄氏。

    他想了想,索性直接給中山郡太守付墨下書,要他把甄氏的家主抓起來送到邺城。

    因為這邊在晉陽找到甄氏勾結黑山賊的線索。

    不得有任何的延誤,因為此時的袁尚是冀州南部的軍事負責人,有袁紹的诏令。

     這麼一來甄氏必定要求甄姬出面求袁尚,到時自然要給她補充嫁妝的! 關甯接令,不禁笑道:“三公子對甄宓姑娘十分重視,上來就抓甄氏家族的家主,敲打的是不是有點重?” “瞧不起甄宓就是瞧不起我。

    這群趨炎附勢的小人,不給他們點顔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