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袁尚观宝
關燈
小
中
大
袁術當了這麼多年的諸侯,也是見過大場面的,更是淮南的土皇帝,他并不傻,他當然知道稱帝最需要的還是軍事實力,于是他收斂心神,繼續發問:“汝父可知一旦稱帝,便會招來群雄諸侯的嫉妒和反對,到時難免有人借着讨逆之名向河北宣戰!冀州之軍能否擋住這讨逆的洪流?莫要稱帝不成,反把自己的地盤都敗了,徒增笑料爾!”
袁術這話說的不客氣,顯然是帶情緒了,他最見不得袁紹志得意滿。
袁尚則早有應對之辭:“既然稱帝,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父帥這麼多年艱辛練兵就是為的鎮壓諸侯之讨伐!我河北現在雖然說不上兵精糧足,但實力絕不容小觑,若是公孫瓒、曹阿瞞之流,根本撼動不了我河北大軍,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何況南北袁氏是一家,若父親稱帝,叔父便是一字并肩王,怎麼坐視其他諸侯攻打我河北而無動于衷。
隻要叔父願意支援,南北袁氏可以夾擊任何一方諸侯,屆時不下四十萬兵馬,掃平對方易如反掌!這次父帥派我來一方面是請玉玺,另一方面便是建立袁氏軍事同盟,不管誰稱帝,不管誰被攻打,另一支袁氏都将無條件支持!” 袁術聞言三角眼中卻有些疑慮,說實在的,他有點信不過袁紹!這對兄弟并不齊心,不然曆史上的袁紹如果和袁術團結起來,這天下還真的不是漢家天下了。
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袁紹袖手旁觀,坐山觀虎鬥的同時把公孫瓒給滅了。
即便袁術後來敗亡,袁紹也沒有為弟弟袁術報仇的念想。
要是曹操圍攻壽春時,袁紹攻打曹操隻有三千兵馬駐守的許昌,曹操老窩一鍋端,糧草補給不上,敗亡吐血的就得是曹孟德了。
不過曆史沒有“如果”,袁紹袁術這對貌合神離的兄弟,注定成為泡影。
不過袁術倒是有一個法子讓兄弟二人形成軍事聯盟,那就是把袁尚當人質留在壽春城,若是有人攻打自己,若是城破,袁尚也很難活命。
如此優秀的兒郎,袁術自己都高看好幾眼,想必袁紹真正倚重的孩兒是袁尚,而不是袁譚,不然出使淮南這麼重大的事情,他派的是袁尚而不是袁譚。
既然如此,說明袁尚對于袁紹十分之重要,那就更有必要軟禁留下袁尚了! 袁術想了半晌,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若是自己留下袁尚為質子,之後自己再稱帝,那麼也就綁定了河北袁氏的軍事支持,到那時還真的如袁尚所言,誰不服就滅了誰!隻不過稱帝之人從袁尚口中的袁紹變成了自己! 這一層想法更加加劇了袁術稱帝的野心! 一念及此,袁術又飲了一杯蜂蜜水,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這時袁尚也覺得該說的都說了,是該激将的時候了,于是便說到核心的問題上,傳國玉玺了,曰:“叔父,人各有志,天命是否所屬也是要試一試才知道。
既然吾父帥願意盡力一搏,還請叔父成全。
讓侄兒迎回傳國玉玺!” 袁尚将軍了,直接要玉玺。
袁術豈會贈予他?要這玉玺比要他袁術的命還難受! 不過袁術還是冠冕堂皇的給出了一些暫時不能給的理由,什麼“茲事體大”,“關乎國運”,“需要與群臣商議後方能決定”。
但真正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他袁術要稱帝,要用這玉玺呢! 袁術用外交辭令拒絕給玉玺,這在袁尚的意料之内,不然袁術也就不是袁術了。
然而接下來袁尚的請求卻讓袁術十分為難和警惕,袁尚要求親眼看一看傳國玉玺! 袁尚這麼做原因有三: 其一,确定是否真的有玉玺寶物在袁術之手。
其二,進一步試探一下袁術。
其三,袁尚有一個更大的布局需要他親眼見過玉玺的模樣! 袁耀聞言袁尚要看傳國玉玺,不禁心頭一緊,暗忖:尚弟啊尚弟,看來你是不太了解你的叔父、我的父親啊。
這傳國玉玺可是他的命根子,自從孫策以此換走數千兵馬和四個武将後,父親隻在人前展示過一次傳國玉玺,之後便将其隐藏起來了,就連我這個親兒子都無緣再見過第二面!你這麼堂而皇之的要玉玺看,真不知道讓我說什麼好! 袁術聞言後面沉似水!好像有人要刨他祖墳、毀他家族宗廟似的。
眼神中竟然還流露出一些殺意! 袁尚當然知道這個請求是有當面捋虎須的風險的,不過他認為自己應該是被袁術定為人質的,倒不至于真的會殺自己!何況自己隻是看一看,并無冒犯之意。
袁術此時第一念頭自然是不想冒風險把玉玺給袁尚看,但是想了一下,覺得又很有必要給他看一下。
首先,證明自己真的有這個寶貝;其次,自己若是看都不給看,傳出去的确顯得自己守财奴,小家子氣,沒有雄主的風範;第三,展示玉玺也可以進一步的吊着袁尚和袁紹,以待日後算計河北集團;第四,他還有私心,想借機顯擺一番,炫耀一次!上天把這等寶貝給了自己,而不是給了袁紹,讓袁紹父子好好羨慕一番!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并在這件大事上赢袁紹一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因此袁術思考了片刻,竟然答應了袁尚的請求,就連袁耀都十分意外。
随後袁術要子侄二人在此靜候,哪也不許去,随後自己親自出密宮,回寝宮拿玉玺。
出密宮之後,袁術先調集了兩百虎贲甲士封鎖密宮,沒有自己的命令不準任何人進出,包括袁尚和袁耀! 袁術在傳國玉玺這件事上,别說袁尚了,就連兒子袁耀也是信不過的,要提防的。
袁術急匆匆回到寝宮,并遣走仆從,随後雞賊的從床下的床闆暗格中取出一個檀香木的木匣,裡面正是傳國玉玺。
他打開木匣确認玉玺的存在,随後親自抱着木匣回仰謙宮! 路上有太監想替他拿着木匣,被袁術召來虎贲甲士直接帶走處死! 從此宮中之人見此木匣誰也不敢再妄言! 袁術來在密宮之外,吩咐虎贲甲士的頭領,帶着五十甲士于密宮外隐蔽,一旦聽到自己的呼喊,便沖進來斬殺袁尚!盡
袁尚則早有應對之辭:“既然稱帝,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父帥這麼多年艱辛練兵就是為的鎮壓諸侯之讨伐!我河北現在雖然說不上兵精糧足,但實力絕不容小觑,若是公孫瓒、曹阿瞞之流,根本撼動不了我河北大軍,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何況南北袁氏是一家,若父親稱帝,叔父便是一字并肩王,怎麼坐視其他諸侯攻打我河北而無動于衷。
隻要叔父願意支援,南北袁氏可以夾擊任何一方諸侯,屆時不下四十萬兵馬,掃平對方易如反掌!這次父帥派我來一方面是請玉玺,另一方面便是建立袁氏軍事同盟,不管誰稱帝,不管誰被攻打,另一支袁氏都将無條件支持!” 袁術聞言三角眼中卻有些疑慮,說實在的,他有點信不過袁紹!這對兄弟并不齊心,不然曆史上的袁紹如果和袁術團結起來,這天下還真的不是漢家天下了。
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袁紹袖手旁觀,坐山觀虎鬥的同時把公孫瓒給滅了。
即便袁術後來敗亡,袁紹也沒有為弟弟袁術報仇的念想。
要是曹操圍攻壽春時,袁紹攻打曹操隻有三千兵馬駐守的許昌,曹操老窩一鍋端,糧草補給不上,敗亡吐血的就得是曹孟德了。
不過曆史沒有“如果”,袁紹袁術這對貌合神離的兄弟,注定成為泡影。
不過袁術倒是有一個法子讓兄弟二人形成軍事聯盟,那就是把袁尚當人質留在壽春城,若是有人攻打自己,若是城破,袁尚也很難活命。
如此優秀的兒郎,袁術自己都高看好幾眼,想必袁紹真正倚重的孩兒是袁尚,而不是袁譚,不然出使淮南這麼重大的事情,他派的是袁尚而不是袁譚。
既然如此,說明袁尚對于袁紹十分之重要,那就更有必要軟禁留下袁尚了! 袁術想了半晌,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若是自己留下袁尚為質子,之後自己再稱帝,那麼也就綁定了河北袁氏的軍事支持,到那時還真的如袁尚所言,誰不服就滅了誰!隻不過稱帝之人從袁尚口中的袁紹變成了自己! 這一層想法更加加劇了袁術稱帝的野心! 一念及此,袁術又飲了一杯蜂蜜水,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這時袁尚也覺得該說的都說了,是該激将的時候了,于是便說到核心的問題上,傳國玉玺了,曰:“叔父,人各有志,天命是否所屬也是要試一試才知道。
既然吾父帥願意盡力一搏,還請叔父成全。
讓侄兒迎回傳國玉玺!” 袁尚将軍了,直接要玉玺。
袁術豈會贈予他?要這玉玺比要他袁術的命還難受! 不過袁術還是冠冕堂皇的給出了一些暫時不能給的理由,什麼“茲事體大”,“關乎國運”,“需要與群臣商議後方能決定”。
但真正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他袁術要稱帝,要用這玉玺呢! 袁術用外交辭令拒絕給玉玺,這在袁尚的意料之内,不然袁術也就不是袁術了。
然而接下來袁尚的請求卻讓袁術十分為難和警惕,袁尚要求親眼看一看傳國玉玺! 袁尚這麼做原因有三: 其一,确定是否真的有玉玺寶物在袁術之手。
其二,進一步試探一下袁術。
其三,袁尚有一個更大的布局需要他親眼見過玉玺的模樣! 袁耀聞言袁尚要看傳國玉玺,不禁心頭一緊,暗忖:尚弟啊尚弟,看來你是不太了解你的叔父、我的父親啊。
這傳國玉玺可是他的命根子,自從孫策以此換走數千兵馬和四個武将後,父親隻在人前展示過一次傳國玉玺,之後便将其隐藏起來了,就連我這個親兒子都無緣再見過第二面!你這麼堂而皇之的要玉玺看,真不知道讓我說什麼好! 袁術聞言後面沉似水!好像有人要刨他祖墳、毀他家族宗廟似的。
眼神中竟然還流露出一些殺意! 袁尚當然知道這個請求是有當面捋虎須的風險的,不過他認為自己應該是被袁術定為人質的,倒不至于真的會殺自己!何況自己隻是看一看,并無冒犯之意。
袁術此時第一念頭自然是不想冒風險把玉玺給袁尚看,但是想了一下,覺得又很有必要給他看一下。
首先,證明自己真的有這個寶貝;其次,自己若是看都不給看,傳出去的确顯得自己守财奴,小家子氣,沒有雄主的風範;第三,展示玉玺也可以進一步的吊着袁尚和袁紹,以待日後算計河北集團;第四,他還有私心,想借機顯擺一番,炫耀一次!上天把這等寶貝給了自己,而不是給了袁紹,讓袁紹父子好好羨慕一番!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并在這件大事上赢袁紹一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因此袁術思考了片刻,竟然答應了袁尚的請求,就連袁耀都十分意外。
随後袁術要子侄二人在此靜候,哪也不許去,随後自己親自出密宮,回寝宮拿玉玺。
出密宮之後,袁術先調集了兩百虎贲甲士封鎖密宮,沒有自己的命令不準任何人進出,包括袁尚和袁耀! 袁術在傳國玉玺這件事上,别說袁尚了,就連兒子袁耀也是信不過的,要提防的。
袁術急匆匆回到寝宮,并遣走仆從,随後雞賊的從床下的床闆暗格中取出一個檀香木的木匣,裡面正是傳國玉玺。
他打開木匣确認玉玺的存在,随後親自抱着木匣回仰謙宮! 路上有太監想替他拿着木匣,被袁術召來虎贲甲士直接帶走處死! 從此宮中之人見此木匣誰也不敢再妄言! 袁術來在密宮之外,吩咐虎贲甲士的頭領,帶着五十甲士于密宮外隐蔽,一旦聽到自己的呼喊,便沖進來斬殺袁尚!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