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特殊路线
關燈
小
中
大
,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自己便聲名鵲起,這次出使又可以借着颍川荀氏的身份掩護,的确是讓袁尚減少很多的風險。
再說回路線,袁尚竟然沒有選最短的路線去壽春,而是繞了很長一段路。
原本他應該從邺城出發,一路南行,之後進入曹操轄地陳留,再繼續往南邊的許昌走,之後進入淮南區域的汝南,再去壽春。
這算是最短路程,也是最快的路程。
而袁尚的路線則是,從邺城往東走進入曹操管轄的濮陽地界,再經小沛往徐州走!徐州此時是呂布的天下。
随後再從徐州往西南方向走進入汝南,再去壽春。
繞路徐州足足多了将近十天的路程。
袁尚自然不會白走這麼多天的路,因為他根據時間估算,這個時期有一些值得收服的人就在這條路線上出現,所以前去招募。
盡管不知道能否順利的收服,但總要嘗試一下的。
之後袁尚對張合與郭圖的說辭也很簡單,謊稱父帥袁紹有秘密的任務要去執行,二人知曉後也不再多說。
不過他二人猜測去徐州恐怕會秘密會見呂布。
然而袁尚可沒有興趣去找那個三姓家奴,他這種養不熟的狼崽子,不可能對任何人忠心。
何況此時的呂布擁有半州的實力,桀骜不馴,算是小諸侯中最能打的一個,根本不可能去收服。
于是乎袁尚一行人往濮陽地界前進。
路上袁尚心情甚好,這次帶了陳琳做稿、袁紹親手謄寫的書信去見袁術,這勸晉之事十有八九能夠成功。
而且一路上他有很多機會能夠殺掉礙眼的郭圖,未來郭圖必定會在官渡之戰進行諸多的幹擾,并聯合袁譚對付自己,因此必須早早的除掉。
對郭圖而言這次旅行就是黃泉路! 一路上袁尚與張合聊得很投機,張合的武力袁尚是知曉的,不再贅述,但是張合有關兵法的韬略袁尚是和他溝通後才慢慢發現的。
怪不得後期張合能夠成長為魏國的軍事統帥級人物,這個人愛讀兵書,而且喜歡研究分析和探讨。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記載:“合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 而袁尚結合曆史上張合的戰績和當下與張合的溝通,發現張合作為統兵的将領很有特點,他最大的特點便是準确的自我定位和審時度勢的進行戰鬥。
首先,是缺點也是優點,張合無法打赢兵力比他多的戰鬥,不過也幾乎輸不掉自己方兵力占優的戰役!也就是說張合在戰場上的創造力不足,但是也很少給敵人留下破綻。
因此想一口吃掉張合的軍隊幾乎是不可能的,張合一旦兵力占優則會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
張合算是一個先評估自身實力的将領,如果他認為自己的實力不如你,他就會避戰和拉鋸,盡可能的減少沖突和傷亡。
其次,張合主張:打不過就跑,和,打得過就往死裡打!張合無論是單挑還是統兵作戰都很少會死戰,搞破釜沉舟那一套,這也注定他不是那種擅長守城的将領,而是進行運動戰的好手。
他也不會是張遼和甘甯那種機會主義者,面對絕境,張合不會去賭,搞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會選擇撤退和逃走。
雖然氣節方面弱一些,但是能夠比較好的保全自己和軍隊的有生力量。
不過這也讓張合投降的概率比尋常的武将高一些,不過隻要能逃跑他還是不會投降的。
這也是性格中,張合後來在官渡之戰投降曹操的原因。
可一旦你讓張合占了上風,他是打順風局的大師!幾乎不會給對手喘息的機會,最經典的街亭之戰,張合的兵力比馬谡多,他運用起戰法來便得心應手,打得馬谡這個諸葛亮的高徒,街亭隻守了可憐的三天! 第三,張合性格不屈不撓,打了敗仗不會氣餒,會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帶兵打仗。
他一生中勝績和敗績也就是剛剛持平,但是勝不驕敗不餒,一旦軍隊打了敗仗,張合能夠在短期内重整隊伍,卷土重來!當時夏侯淵在定軍山讓黃忠給劈成兩半,相當于一個集團軍的司令被殺,曹軍大恫,張合作為副總指揮,集結殘餘部隊,邊打邊逃,居然帶了數萬殘部回歸北方,為曹操盡可能的保留了兵力。
這種品格也使得張合的成長性很好,經過幾次戰役,就會有巨大進步。
三國中成長性的統帥一個是張合,一個是鄧艾,另一個則是大名鼎鼎的呂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與張合聊兵法的時候,郭圖則顯露出很多不屑,這個時期的張合兵法還比較稚嫩,的确不如郭圖這種謀士,因此經常聊着聊着,張合的對策就被郭圖破解,天也就聊死了。
張合便再開一局,繼續探讨兵法,可是郭圖這個時候會挖苦譏諷張合。
這便是颍川世族謀士們的通病——目中無人和瞧不起人! 袁尚早就看出來了,颍川世族中不但郭圖有這個毛病,許攸、辛評、辛毗甚至荀谌都有一點這種脾氣。
因此颍川世族素來瞧不起人,也容易招惹别人的怨恨。
袁尚總算想通了,為何在中軍帳議事時,領兵的武将們沒有一個人說話的,就是因為一旦說錯了或者意見不和時,颍川世族的謀士們便譏諷和侮辱。
因此本就在兵法計策上不那麼精通的武将們為了避免被譏諷侮辱,所以索性不發言不谏言了。
這種風氣不好,颍川世族有他們的優勢和好處,也有其弊端。
其實核心的還是主公的把控能力。
曹操麾下也有許多颍川世族的謀士,但沒見到武将們不說話的,這是因為作為主公曹操營造了一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健康優秀的探讨氛圍。
即便一些武将說錯話,曹操會保護會鼓勵,謀士們也不敢在曹操面前沾沾自喜,賣弄聰明。
因此沒走幾天,張合基本就和郭圖不說話了,他再儒雅再好學,也不願意别人總是譏笑于他啊。
換做張飛或者許褚這種性格,郭圖一定會和許攸一樣的人頭落地! 不過這也讓袁尚看到一種可能性,就是不必自己動手除掉郭圖還能收服張合的可能性。
喜歡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請大家收藏:()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
再說回路線,袁尚竟然沒有選最短的路線去壽春,而是繞了很長一段路。
原本他應該從邺城出發,一路南行,之後進入曹操轄地陳留,再繼續往南邊的許昌走,之後進入淮南區域的汝南,再去壽春。
這算是最短路程,也是最快的路程。
而袁尚的路線則是,從邺城往東走進入曹操管轄的濮陽地界,再經小沛往徐州走!徐州此時是呂布的天下。
随後再從徐州往西南方向走進入汝南,再去壽春。
繞路徐州足足多了将近十天的路程。
袁尚自然不會白走這麼多天的路,因為他根據時間估算,這個時期有一些值得收服的人就在這條路線上出現,所以前去招募。
盡管不知道能否順利的收服,但總要嘗試一下的。
之後袁尚對張合與郭圖的說辭也很簡單,謊稱父帥袁紹有秘密的任務要去執行,二人知曉後也不再多說。
不過他二人猜測去徐州恐怕會秘密會見呂布。
然而袁尚可沒有興趣去找那個三姓家奴,他這種養不熟的狼崽子,不可能對任何人忠心。
何況此時的呂布擁有半州的實力,桀骜不馴,算是小諸侯中最能打的一個,根本不可能去收服。
于是乎袁尚一行人往濮陽地界前進。
路上袁尚心情甚好,這次帶了陳琳做稿、袁紹親手謄寫的書信去見袁術,這勸晉之事十有八九能夠成功。
而且一路上他有很多機會能夠殺掉礙眼的郭圖,未來郭圖必定會在官渡之戰進行諸多的幹擾,并聯合袁譚對付自己,因此必須早早的除掉。
對郭圖而言這次旅行就是黃泉路! 一路上袁尚與張合聊得很投機,張合的武力袁尚是知曉的,不再贅述,但是張合有關兵法的韬略袁尚是和他溝通後才慢慢發現的。
怪不得後期張合能夠成長為魏國的軍事統帥級人物,這個人愛讀兵書,而且喜歡研究分析和探讨。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記載:“合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 而袁尚結合曆史上張合的戰績和當下與張合的溝通,發現張合作為統兵的将領很有特點,他最大的特點便是準确的自我定位和審時度勢的進行戰鬥。
首先,是缺點也是優點,張合無法打赢兵力比他多的戰鬥,不過也幾乎輸不掉自己方兵力占優的戰役!也就是說張合在戰場上的創造力不足,但是也很少給敵人留下破綻。
因此想一口吃掉張合的軍隊幾乎是不可能的,張合一旦兵力占優則會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
張合算是一個先評估自身實力的将領,如果他認為自己的實力不如你,他就會避戰和拉鋸,盡可能的減少沖突和傷亡。
其次,張合主張:打不過就跑,和,打得過就往死裡打!張合無論是單挑還是統兵作戰都很少會死戰,搞破釜沉舟那一套,這也注定他不是那種擅長守城的将領,而是進行運動戰的好手。
他也不會是張遼和甘甯那種機會主義者,面對絕境,張合不會去賭,搞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會選擇撤退和逃走。
雖然氣節方面弱一些,但是能夠比較好的保全自己和軍隊的有生力量。
不過這也讓張合投降的概率比尋常的武将高一些,不過隻要能逃跑他還是不會投降的。
這也是性格中,張合後來在官渡之戰投降曹操的原因。
可一旦你讓張合占了上風,他是打順風局的大師!幾乎不會給對手喘息的機會,最經典的街亭之戰,張合的兵力比馬谡多,他運用起戰法來便得心應手,打得馬谡這個諸葛亮的高徒,街亭隻守了可憐的三天! 第三,張合性格不屈不撓,打了敗仗不會氣餒,會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帶兵打仗。
他一生中勝績和敗績也就是剛剛持平,但是勝不驕敗不餒,一旦軍隊打了敗仗,張合能夠在短期内重整隊伍,卷土重來!當時夏侯淵在定軍山讓黃忠給劈成兩半,相當于一個集團軍的司令被殺,曹軍大恫,張合作為副總指揮,集結殘餘部隊,邊打邊逃,居然帶了數萬殘部回歸北方,為曹操盡可能的保留了兵力。
這種品格也使得張合的成長性很好,經過幾次戰役,就會有巨大進步。
三國中成長性的統帥一個是張合,一個是鄧艾,另一個則是大名鼎鼎的呂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與張合聊兵法的時候,郭圖則顯露出很多不屑,這個時期的張合兵法還比較稚嫩,的确不如郭圖這種謀士,因此經常聊着聊着,張合的對策就被郭圖破解,天也就聊死了。
張合便再開一局,繼續探讨兵法,可是郭圖這個時候會挖苦譏諷張合。
這便是颍川世族謀士們的通病——目中無人和瞧不起人! 袁尚早就看出來了,颍川世族中不但郭圖有這個毛病,許攸、辛評、辛毗甚至荀谌都有一點這種脾氣。
因此颍川世族素來瞧不起人,也容易招惹别人的怨恨。
袁尚總算想通了,為何在中軍帳議事時,領兵的武将們沒有一個人說話的,就是因為一旦說錯了或者意見不和時,颍川世族的謀士們便譏諷和侮辱。
因此本就在兵法計策上不那麼精通的武将們為了避免被譏諷侮辱,所以索性不發言不谏言了。
這種風氣不好,颍川世族有他們的優勢和好處,也有其弊端。
其實核心的還是主公的把控能力。
曹操麾下也有許多颍川世族的謀士,但沒見到武将們不說話的,這是因為作為主公曹操營造了一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健康優秀的探讨氛圍。
即便一些武将說錯話,曹操會保護會鼓勵,謀士們也不敢在曹操面前沾沾自喜,賣弄聰明。
因此沒走幾天,張合基本就和郭圖不說話了,他再儒雅再好學,也不願意别人總是譏笑于他啊。
換做張飛或者許褚這種性格,郭圖一定會和許攸一樣的人頭落地! 不過這也讓袁尚看到一種可能性,就是不必自己動手除掉郭圖還能收服張合的可能性。
喜歡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請大家收藏:()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