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死活难料
關燈
小
中
大
馬如琝直審了一個上午,那高德隻是不肯承認殺人。
馬如琝因他是同僚之子,故沒有動刑。
但就是這樣,一上午審訊下來,高德已是軟泥一般,癱倒在地。
退堂時,由兩個衙役提着胳膊拖了下去。
衆人看了都是搖頭嗟歎。
下午提審陳劉氏。
一聽馬如琝發下令牌,擁在門口的看客頓時騷亂起來。
人人都仰着脖子,向前擁擠着。
馬如琝不得不一敲驚堂木,讓堂下的人肅靜下來。
那時候的人結婚早,陳劉氏雖說已是做了婆婆的人,其實不過才三十開外。
隻見她雖是人在監牢,一副素裝打扮。
可那一雙媚眼,卻是風流婉轉,勾人心魄。
上的堂來,眼神四下一溜,便有那輕薄子弟覺得骨軟筋酥,魂飛魄散。
加之體态豐腴,溜肩蜂腰,真是活脫脫的一個尤物。
陳劉氏跪在階下。
還未等馬如琝開口,便先叫道:“小婦人陳劉氏叩見青天大老爺。
民婦冤枉啊!還請大老爺為民婦做主伸冤!因丈夫剛死不足白日,民婦不能抛頭露面。
還請大老爺從速判決,還民婦一個清白。
” 馬如琝見她如此巧言善辯,不由動怒,冷笑一聲喝道:“你這淫婦!還不從實招來,還敢在這裡巧言令色!想你丈夫也正是當年,又善營謀,你二人理應夫婦同心,百年偕好。
為何心存不善,與人通奸,還将親夫害死反誣其子?如此歹毒心腸,還敢在此叫冤喊屈!可知頭上三尺有神明,豈是你能狡辯得過的!你今且從實招來,本衙或可施法外之仁,減等問罪。
若還敢巧言抵賴,這三尺法堂,定教你立刻受苦!” 陳劉氏怎麼說也是個女流之輩,便再是潑蠻,一見這陣勢,心裡也懼怕三分。
又聽馬如琝說得如此肯定,終究心裡底虛。
可殺人是要償命的,非同小可,哪裡肯招認。
便隻是一味呼冤叫屈,胡攪蠻纏。
馬如琝一怒之下,便叫動刑。
左右衙役虎狼一般,一擁而上,将那陳劉氏拖了下去。
可憐那陳劉氏雖身處農家,可自嫁入陳家以來,因丈夫頗會營謀,家中日子頗過得去。
是以沒做過一日農活。
細皮嫩肉的,哪裡受得了這樣的苦楚。
幾闆子下去,已是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先還哭叫不止,沒多久便沒聲兒了,昏厥了過去。
衙役将其用冷水潑醒。
馬如琝再問時,那陳劉氏不再狡辯,隻是哭嚎不止,沒多久便又昏了過去。
馬如琝見無法審問,隻得下令退堂。
皇子還是第一次見識審案的過程。
以前隻聽戲文裡唱過,沒想到親眼目睹之下,是如此的驚心動魄。
不知不覺中兩手心已都是冷汗。
依刑部的審案流程,是先分别提審之後,再三曹對案,各自提供證人證物。
可隻審完陳劉氏,還未提審案中的另一人犯,也是原告人的兒媳尹渠兒,案子就停頓下來。
陳劉氏之案至今,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
此案本已十分明了。
經多方證實,高德确實沒有參與殺人,都是那陳劉氏淫欲迷心,想要除掉陳氏父子,與那高德做一對長久夫妻。
事實清楚,證據明确。
而且,此案的關聯人物,吳明瑜和高太師,一個是要秉公執法,一個呢,是要不惜一切代價要保兒子。
兩人之間雖是一個為公一個為私,但卻是目标一緻。
主審官馬如琝呢,隻是例行公事,并無立場。
如此看來,這件案子幾乎是沒有任何疑義和阻力,隻需依照程序,審訊結案即可。
可是這三個月以來,在朝臣之間,已經形成了兩股勢力,一個是以高太師為首的保‘德’派,一個是以少傅宋祖望為首的殺‘德’派。
此事現在已經超越了審案的範圍,而成了朝臣之間的明争暗鬥。
這宋祖望也就是吳明瑜的授業恩師,也是因為宋祖望的保舉,吳明瑜才能到了清水河縣擔任縣丞。
恩師的話自然是不能夠不聽的,可因為初涉官場,心中那一股子為民請命的正義之火還未泯滅。
雖然對高德這樣的無恥之徒并無一絲好感,可生死重罪非同小可,豈可因為一己好惡而胡亂定罪。
吳明瑜也是做了縣丞以來,才深感身上責任重大。
身為一地的父母官,生死予奪全在你一手掌握。
稍不留神,就會釀下大錯。
是以,很是左右為難了一番,最終還是師恩和前途戰勝了正義,吳明瑜妥協了,雖然沒有堅稱高德有罪,但也不再為其辯駁。
要說宋祖望一個皇子的老師,跟高德一個風月場中的浪子,不可能有什麼交集,遠來無怨近日無仇的,為什麼非要往死裡整高德呢?這是還得從皇子間的黨争說起。
那高德的爹高太師,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而這宋祖望呢?卻是二皇子的老師,官稱少傅。
這樣一說,你就明白了。
這宋祖望執行的是不折不扣的二皇子的意思。
再加上高太師和宋祖望這兩個人一向不和,再一經此事,更是勢同水火。
就不為高德的死活,也非要争出個高低來不可。
你還别說二皇子心眼小,為了一個妓女如此興師動衆的。
可知道二皇子也有他的意圖。
想當年秦二世胡亥在位時,趙高當權。
趙高居心叵測,想要篡位,又恐群臣不服,便有了指鹿為馬的典故。
二皇子便是想效仿趙高。
他除了要高德死,還想借此試探一下衆臣的心之所向。
看看這滿朝之中,有幾成的官員是向着自己的。
這樣一來,朝臣們也紛紛站隊,表明立場。
原本朝臣們基本上分為兩派:太子黨和以二皇子為首的皇子黨。
就算不是太子黨的,暗地裡各為其主,明面上卻還是依附在太子黨名下。
可現如今太子亡故的消息越傳越烈,若消息是真的,那衆皇子就都有可能成為太子的接任人選。
既在海邊站就有望海心。
既身為皇子,有幾個不想當皇帝的?便是本人無意,架不住身邊各有寵臣。
先不說别的。
聖上的婚姻大多是政治聯姻,嫔妃多是朝中重臣之後,這些人為了穩固勢力,鏟除異己
馬如琝因他是同僚之子,故沒有動刑。
但就是這樣,一上午審訊下來,高德已是軟泥一般,癱倒在地。
退堂時,由兩個衙役提着胳膊拖了下去。
衆人看了都是搖頭嗟歎。
下午提審陳劉氏。
一聽馬如琝發下令牌,擁在門口的看客頓時騷亂起來。
人人都仰着脖子,向前擁擠着。
馬如琝不得不一敲驚堂木,讓堂下的人肅靜下來。
那時候的人結婚早,陳劉氏雖說已是做了婆婆的人,其實不過才三十開外。
隻見她雖是人在監牢,一副素裝打扮。
可那一雙媚眼,卻是風流婉轉,勾人心魄。
上的堂來,眼神四下一溜,便有那輕薄子弟覺得骨軟筋酥,魂飛魄散。
加之體态豐腴,溜肩蜂腰,真是活脫脫的一個尤物。
陳劉氏跪在階下。
還未等馬如琝開口,便先叫道:“小婦人陳劉氏叩見青天大老爺。
民婦冤枉啊!還請大老爺為民婦做主伸冤!因丈夫剛死不足白日,民婦不能抛頭露面。
還請大老爺從速判決,還民婦一個清白。
” 馬如琝見她如此巧言善辯,不由動怒,冷笑一聲喝道:“你這淫婦!還不從實招來,還敢在這裡巧言令色!想你丈夫也正是當年,又善營謀,你二人理應夫婦同心,百年偕好。
為何心存不善,與人通奸,還将親夫害死反誣其子?如此歹毒心腸,還敢在此叫冤喊屈!可知頭上三尺有神明,豈是你能狡辯得過的!你今且從實招來,本衙或可施法外之仁,減等問罪。
若還敢巧言抵賴,這三尺法堂,定教你立刻受苦!” 陳劉氏怎麼說也是個女流之輩,便再是潑蠻,一見這陣勢,心裡也懼怕三分。
又聽馬如琝說得如此肯定,終究心裡底虛。
可殺人是要償命的,非同小可,哪裡肯招認。
便隻是一味呼冤叫屈,胡攪蠻纏。
馬如琝一怒之下,便叫動刑。
左右衙役虎狼一般,一擁而上,将那陳劉氏拖了下去。
可憐那陳劉氏雖身處農家,可自嫁入陳家以來,因丈夫頗會營謀,家中日子頗過得去。
是以沒做過一日農活。
細皮嫩肉的,哪裡受得了這樣的苦楚。
幾闆子下去,已是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先還哭叫不止,沒多久便沒聲兒了,昏厥了過去。
衙役将其用冷水潑醒。
馬如琝再問時,那陳劉氏不再狡辯,隻是哭嚎不止,沒多久便又昏了過去。
馬如琝見無法審問,隻得下令退堂。
皇子還是第一次見識審案的過程。
以前隻聽戲文裡唱過,沒想到親眼目睹之下,是如此的驚心動魄。
不知不覺中兩手心已都是冷汗。
依刑部的審案流程,是先分别提審之後,再三曹對案,各自提供證人證物。
可隻審完陳劉氏,還未提審案中的另一人犯,也是原告人的兒媳尹渠兒,案子就停頓下來。
陳劉氏之案至今,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
此案本已十分明了。
經多方證實,高德确實沒有參與殺人,都是那陳劉氏淫欲迷心,想要除掉陳氏父子,與那高德做一對長久夫妻。
事實清楚,證據明确。
而且,此案的關聯人物,吳明瑜和高太師,一個是要秉公執法,一個呢,是要不惜一切代價要保兒子。
兩人之間雖是一個為公一個為私,但卻是目标一緻。
主審官馬如琝呢,隻是例行公事,并無立場。
如此看來,這件案子幾乎是沒有任何疑義和阻力,隻需依照程序,審訊結案即可。
可是這三個月以來,在朝臣之間,已經形成了兩股勢力,一個是以高太師為首的保‘德’派,一個是以少傅宋祖望為首的殺‘德’派。
此事現在已經超越了審案的範圍,而成了朝臣之間的明争暗鬥。
這宋祖望也就是吳明瑜的授業恩師,也是因為宋祖望的保舉,吳明瑜才能到了清水河縣擔任縣丞。
恩師的話自然是不能夠不聽的,可因為初涉官場,心中那一股子為民請命的正義之火還未泯滅。
雖然對高德這樣的無恥之徒并無一絲好感,可生死重罪非同小可,豈可因為一己好惡而胡亂定罪。
吳明瑜也是做了縣丞以來,才深感身上責任重大。
身為一地的父母官,生死予奪全在你一手掌握。
稍不留神,就會釀下大錯。
是以,很是左右為難了一番,最終還是師恩和前途戰勝了正義,吳明瑜妥協了,雖然沒有堅稱高德有罪,但也不再為其辯駁。
要說宋祖望一個皇子的老師,跟高德一個風月場中的浪子,不可能有什麼交集,遠來無怨近日無仇的,為什麼非要往死裡整高德呢?這是還得從皇子間的黨争說起。
那高德的爹高太師,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而這宋祖望呢?卻是二皇子的老師,官稱少傅。
這樣一說,你就明白了。
這宋祖望執行的是不折不扣的二皇子的意思。
再加上高太師和宋祖望這兩個人一向不和,再一經此事,更是勢同水火。
就不為高德的死活,也非要争出個高低來不可。
你還别說二皇子心眼小,為了一個妓女如此興師動衆的。
可知道二皇子也有他的意圖。
想當年秦二世胡亥在位時,趙高當權。
趙高居心叵測,想要篡位,又恐群臣不服,便有了指鹿為馬的典故。
二皇子便是想效仿趙高。
他除了要高德死,還想借此試探一下衆臣的心之所向。
看看這滿朝之中,有幾成的官員是向着自己的。
這樣一來,朝臣們也紛紛站隊,表明立場。
原本朝臣們基本上分為兩派:太子黨和以二皇子為首的皇子黨。
就算不是太子黨的,暗地裡各為其主,明面上卻還是依附在太子黨名下。
可現如今太子亡故的消息越傳越烈,若消息是真的,那衆皇子就都有可能成為太子的接任人選。
既在海邊站就有望海心。
既身為皇子,有幾個不想當皇帝的?便是本人無意,架不住身邊各有寵臣。
先不說别的。
聖上的婚姻大多是政治聯姻,嫔妃多是朝中重臣之後,這些人為了穩固勢力,鏟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