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谣言升级
關燈
小
中
大
從義王府出來,小麻花自知理虧,怏怏的跟在皇子身後。
此時街市上已經少有行人,可兩個人都沒有打馬疾馳,任由馬兒緩緩行着。
“皇子,我錯了。
”小麻花以為皇子是在生氣,追上去跟皇子并肩走着,嗫嚅着說道。
“嗯?”皇子聽見小麻花說話,回過頭來看着小麻花。
“我不該跟那個門子打鬧。
”小麻花說着低下了頭,“明知道皇子這般處境,我該忍讓着些才是。
” 可是他就是看不慣那班奴才。
一個個狗仗人勢,從不把皇子放在眼裡,每回皇子去義王府,那些個奴才就隻是看着,沒一個上來伺候的。
還得皇子自己去拴馬。
“忍讓?”皇子一笑。
自己何嘗沒有沒有一忍再忍?像一條夾着尾巴的狗般小心翼翼?可是,管用嗎?他想起義王那一臉厭憎的表情,不覺有些想笑。
可嘴角卻沉重的向下彎曲着,呈現出一個悲哀的弧度。
他咬住了嘴唇,許久才道,“是我錯才對。
我不該當着那幾個奴才呵斥你的。
你們跟着我這個窩囊主子已經夠委屈了,我不該再給你們氣受。
” “皇子你别這樣說,……”小麻花急道。
看見應皇子這樣,他心裡别提多難受了,又是心疼又是自責,恨不得扇自己兩耳光。
可沒等他再說什麼,皇子已經一緊缰繩前面走遠了。
應皇子一回府裡就先叫來管家長安,讓他嚴令下人,不許胡言亂語,更不許将府中之事外傳,違者義王絕不輕饒。
長安原本是義王府的管家,因義王怕府裡這一老一小鎮壓不住下人,便派他過來掌管這兩府。
一聽是義王吩咐,哪裡敢耽擱,忙就叫人去傳上下人等來前廳聽訓。
應皇子自回到偏院,收拾行李,準備着明日動身。
小麻花聽說應皇子要去莊子上,可大麻花和撒子卻一個也不在,忙就要出去找,怕他們回來晚了誤事。
應皇子此時心灰意冷,隻說讓小麻花一個跟着就可以了。
小麻花隻得作罷。
卻說這府裡的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義王。
一聽說是義王有話,都吓的一吐舌頭。
不知是何事。
腦袋來這府裡還是頭一次見這麼興師動衆的開大會。
送出傳話的婆子,忙忙的就收拾着去了。
屋裡隻留下兩個小丫頭守着。
這兩個丫頭也是皇妃的陪嫁丫頭。
一個叫雀兒一個叫靈兒,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
叫雀兒的看着比較老成,雖然皇妃睡着,可還是不時的走到床邊聽聽瞅瞅,就像腦袋常做的那樣。
叫靈兒的卻隻縮在牆角,不敢近前。
這幾日外面的謠言傳的更加厲害,府裡的人也跟着添油加醋。
隻是紫玉在的時候是不許說這些的,所以靈兒一看見紫玉出門,就拉住雀兒說起聽來的傳聞:“哎呀是真的!這幾日街上都在傳呢!都說皇妃是妖人轉世,就跟那蘇妲己一樣,專是來禍亂朝綱的。
你瞧見皇妃那樣子像不像啊?” “還敢胡說。
讓紫玉姐姐聽見了,又該罵你了。
”雀兒小聲道。
“可人們都這麼說嘛……,你說也奇怪了。
往日裡街上也不時的有各種傳聞,可都沒幾日就過去了。
怎麼皇妃這事反倒越傳越玄乎?先是什麼神鬼附體,這又是說妖人轉世。
說的我都有些害怕了。
” “怕什麼。
老話說吃誰家的飯把誰家的家。
我們都是跟着皇妃掙飯吃的,不能胳膊肘往外拐。
” “可皇妃這樣子就是古怪嘛!你沒瞧見嗎,整日裡癡癡呆呆的,病不像病,醒不像醒的。
說話也沒個章法,讓人聽不懂。
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大夫都說不清楚,我哪裡知道。
” 雀兒看見皇妃動了一動,忙噓了一聲,讓靈兒住嘴。
明知道皇妃糊裡糊塗的,兩個人還是吓得不輕。
雀兒輕輕走過去,看見皇妃依舊睡的沉沉的,隻是翻了個身。
這才放心。
回來指着靈兒說道:“再讓你多嘴!若是被皇妃聽到一句半句的,鬧騰起來,看這回誰還能救你!” 隻有腦袋不相信那些個傳言。
她對丫頭們說:“皇妃是從小跟我們一起長大的,就算是到了這府裡,也沒離開過我們幾個,若是真有什麼邪氣,我們為什麼沒事?至于什麼妖人轉世,那更是沒影兒的事。
妖人轉世而來,就是為了糊裡糊塗什麼都不知道?皇妃現在這個樣子,也床都下不了,門不出戶不入的,去哪裡禍亂朝綱?再說了,皇子又不是太子,跟朝綱挨得着嗎。
你們都是從小跟着皇妃的,皇妃是什麼樣人别人不知道,你們還能不清楚?皇妃就是性子烈,哪裡有那些心機,就連外面的婆子都敢跟她耍心眼兒,不過就是在我們跟前發發脾氣罷了。
你們别跟着人們胡說,哪一天皇妃好了,那些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 應皇子第二天臨走前,先去西府向老夫人辭行。
老夫人想是也聽說了皇妃的這些謠言,跟着也病倒了。
西府的角門又鎖了起來。
他不放心,叫了看守園子的婆子過來,細問了一番,知道老夫人沒有大礙,這才出來。
就像腦袋說的,老夫人隻是皇子義父的母親,說白了就是跟皇子沒有一點血緣關系。
但是皇子卻是跟着老夫人長大的。
皇子也不是從小就跟着老夫人,在七歲之前,他甚至都沒怎麼見過這個老太太。
就在他過七歲生日的那一天,有人碰翻了給他煮長壽面的湯鍋,把一整鍋滾燙的面湯全潑在正準備吃飯的他的身上。
他身邊的婆子又是趕緊給他脫衣服,又是用涼水澆,他身上還是起了一身的水泡。
時值冬日,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又蹭又捂,再加上婆子們護理不當,那些水泡很快就潰爛開來,流着腥臭的濃水。
那時候老夫人就喜清靜,雖也是住在義王府,但吃喝都是跟義王分開的。
隻有逢年過節才過來一起吃飯。
其時已是臘月。
義王尚未娶妻,老婦人作為這府裡唯一的女主人,自然要過來張羅着,收拾打掃宗祠,準備
此時街市上已經少有行人,可兩個人都沒有打馬疾馳,任由馬兒緩緩行着。
“皇子,我錯了。
”小麻花以為皇子是在生氣,追上去跟皇子并肩走着,嗫嚅着說道。
“嗯?”皇子聽見小麻花說話,回過頭來看着小麻花。
“我不該跟那個門子打鬧。
”小麻花說着低下了頭,“明知道皇子這般處境,我該忍讓着些才是。
” 可是他就是看不慣那班奴才。
一個個狗仗人勢,從不把皇子放在眼裡,每回皇子去義王府,那些個奴才就隻是看着,沒一個上來伺候的。
還得皇子自己去拴馬。
“忍讓?”皇子一笑。
自己何嘗沒有沒有一忍再忍?像一條夾着尾巴的狗般小心翼翼?可是,管用嗎?他想起義王那一臉厭憎的表情,不覺有些想笑。
可嘴角卻沉重的向下彎曲着,呈現出一個悲哀的弧度。
他咬住了嘴唇,許久才道,“是我錯才對。
我不該當着那幾個奴才呵斥你的。
你們跟着我這個窩囊主子已經夠委屈了,我不該再給你們氣受。
” “皇子你别這樣說,……”小麻花急道。
看見應皇子這樣,他心裡别提多難受了,又是心疼又是自責,恨不得扇自己兩耳光。
可沒等他再說什麼,皇子已經一緊缰繩前面走遠了。
應皇子一回府裡就先叫來管家長安,讓他嚴令下人,不許胡言亂語,更不許将府中之事外傳,違者義王絕不輕饒。
長安原本是義王府的管家,因義王怕府裡這一老一小鎮壓不住下人,便派他過來掌管這兩府。
一聽是義王吩咐,哪裡敢耽擱,忙就叫人去傳上下人等來前廳聽訓。
應皇子自回到偏院,收拾行李,準備着明日動身。
小麻花聽說應皇子要去莊子上,可大麻花和撒子卻一個也不在,忙就要出去找,怕他們回來晚了誤事。
應皇子此時心灰意冷,隻說讓小麻花一個跟着就可以了。
小麻花隻得作罷。
卻說這府裡的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義王。
一聽說是義王有話,都吓的一吐舌頭。
不知是何事。
腦袋來這府裡還是頭一次見這麼興師動衆的開大會。
送出傳話的婆子,忙忙的就收拾着去了。
屋裡隻留下兩個小丫頭守着。
這兩個丫頭也是皇妃的陪嫁丫頭。
一個叫雀兒一個叫靈兒,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
叫雀兒的看着比較老成,雖然皇妃睡着,可還是不時的走到床邊聽聽瞅瞅,就像腦袋常做的那樣。
叫靈兒的卻隻縮在牆角,不敢近前。
這幾日外面的謠言傳的更加厲害,府裡的人也跟着添油加醋。
隻是紫玉在的時候是不許說這些的,所以靈兒一看見紫玉出門,就拉住雀兒說起聽來的傳聞:“哎呀是真的!這幾日街上都在傳呢!都說皇妃是妖人轉世,就跟那蘇妲己一樣,專是來禍亂朝綱的。
你瞧見皇妃那樣子像不像啊?” “還敢胡說。
讓紫玉姐姐聽見了,又該罵你了。
”雀兒小聲道。
“可人們都這麼說嘛……,你說也奇怪了。
往日裡街上也不時的有各種傳聞,可都沒幾日就過去了。
怎麼皇妃這事反倒越傳越玄乎?先是什麼神鬼附體,這又是說妖人轉世。
說的我都有些害怕了。
” “怕什麼。
老話說吃誰家的飯把誰家的家。
我們都是跟着皇妃掙飯吃的,不能胳膊肘往外拐。
” “可皇妃這樣子就是古怪嘛!你沒瞧見嗎,整日裡癡癡呆呆的,病不像病,醒不像醒的。
說話也沒個章法,讓人聽不懂。
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大夫都說不清楚,我哪裡知道。
” 雀兒看見皇妃動了一動,忙噓了一聲,讓靈兒住嘴。
明知道皇妃糊裡糊塗的,兩個人還是吓得不輕。
雀兒輕輕走過去,看見皇妃依舊睡的沉沉的,隻是翻了個身。
這才放心。
回來指着靈兒說道:“再讓你多嘴!若是被皇妃聽到一句半句的,鬧騰起來,看這回誰還能救你!” 隻有腦袋不相信那些個傳言。
她對丫頭們說:“皇妃是從小跟我們一起長大的,就算是到了這府裡,也沒離開過我們幾個,若是真有什麼邪氣,我們為什麼沒事?至于什麼妖人轉世,那更是沒影兒的事。
妖人轉世而來,就是為了糊裡糊塗什麼都不知道?皇妃現在這個樣子,也床都下不了,門不出戶不入的,去哪裡禍亂朝綱?再說了,皇子又不是太子,跟朝綱挨得着嗎。
你們都是從小跟着皇妃的,皇妃是什麼樣人别人不知道,你們還能不清楚?皇妃就是性子烈,哪裡有那些心機,就連外面的婆子都敢跟她耍心眼兒,不過就是在我們跟前發發脾氣罷了。
你們别跟着人們胡說,哪一天皇妃好了,那些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 應皇子第二天臨走前,先去西府向老夫人辭行。
老夫人想是也聽說了皇妃的這些謠言,跟着也病倒了。
西府的角門又鎖了起來。
他不放心,叫了看守園子的婆子過來,細問了一番,知道老夫人沒有大礙,這才出來。
就像腦袋說的,老夫人隻是皇子義父的母親,說白了就是跟皇子沒有一點血緣關系。
但是皇子卻是跟着老夫人長大的。
皇子也不是從小就跟着老夫人,在七歲之前,他甚至都沒怎麼見過這個老太太。
就在他過七歲生日的那一天,有人碰翻了給他煮長壽面的湯鍋,把一整鍋滾燙的面湯全潑在正準備吃飯的他的身上。
他身邊的婆子又是趕緊給他脫衣服,又是用涼水澆,他身上還是起了一身的水泡。
時值冬日,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又蹭又捂,再加上婆子們護理不當,那些水泡很快就潰爛開來,流着腥臭的濃水。
那時候老夫人就喜清靜,雖也是住在義王府,但吃喝都是跟義王分開的。
隻有逢年過節才過來一起吃飯。
其時已是臘月。
義王尚未娶妻,老婦人作為這府裡唯一的女主人,自然要過來張羅着,收拾打掃宗祠,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