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卢植

關燈
    聽劉辯說完,何進摸摸胡須,略微沉思了一下,:“嗯,辯兒所言甚是有理,此事可行。

    舅父這便去命人籌備午膳。

    ”說完,何進叫來管家,把準備午飯的事吩咐了下去。

     吩咐完管家,回頭又對劉辯問:“我先前令辯兒備妥盧公對你之考校,辯兒如今準備得如何了?心中可有底氣乎?“ 我正色堅定地回答:“舅父寬心便是,辯兒心中自有成算,定能過盧先生之考校也。

    ” 見到劉辯說的胸有成竹,何進滿意地點頭:“辯兒這般有把握,那舅父也可安心矣,稍後便觀辯兒之學識也。

    ” 就在我剛要跟何進講講這段日子的學習情況時,忽聽到管家的禀報聲,稱盧植已經到了府外。

     我一下子就有些緊張起來,同時又滿懷着期待。

    與何進一起來到正堂外迎接。

    我們剛出了正堂,就看到盧植恰好也到了門口。

     盧植身材高大挺拔,大概有一米八五的樣子,整個人氣勢不凡,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面容堅毅,線條硬朗,仿佛是歲月精心刻畫的成果。

    那斜飛入鬓的劍眉,深邃似海的雙眸,裡面蘊藏着無盡的智慧和堅毅的光芒。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儒袍,雖說顔色不再鮮亮,卻幹淨整齊的沒有一點瑕疵。

    頭上戴着高冠,更襯托出他的儒雅氣質。

    宛如一棵蒼勁的古松,自然而然散發出一種儒雅的韻味。

    腰間系着的束帶簡約古樸,盡顯出他低調務實的品格。

     他的雙臂顯得修長而有力,因為常年進行筆墨書寫和習武操練,指關節處顯得有些粗糙。

    這雙手,見證了他多年的辛勤付出和執着堅持。

     盧植的一舉一動,既有着文人的文雅氣質,又帶着武将的豪邁氣概。

    他那梳理得整齊的胡須,黑色中夾雜着灰白,彰顯出他的莊重和涵養,整個人看起來大概五十歲上下。

     記載中,盧植的一生也是頗具傳奇色彩。

    他出生于東漢永和四年(139年),去世于初平三年(192年),是涿郡涿縣人士(現今河北省涿州市),字子幹。

    早年他師從馬融,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授業講學,劉備、公孫瓒都曾經拜在他的門下。

     建甯年間(168年正月-172年五月),他被朝廷聘為博士,之後又曾曆任九江郡太守、廬江郡太守,因為出色的施政表現而聲名遠揚,還參與了《五經》的校注以及《後漢書》的續寫工作。

    中平元年(184年),他被推舉為北中郎将,率領部隊平定黃巾之亂,卻不幸遭到宦官誣陷而被關進監獄,幸好有皇甫嵩全力擔保,這才能再次出任尚書。

    漢靈帝駕崩後,董卓企圖廢掉少帝另立陳留王,盧植堅決表示反對,從而觸怒了董卓,幸好有蔡邕等人替他求情,這才免去一死,不過還是被罷免了官職,随後他便隐居在上谷。

    初平三年,盧植在上谷去世,臨終前囑咐兒子盧毓辦理喪事一切從簡。

     看到盧植,何進趕忙熱情地上前迎接,拱手客氣地說:“盧公屈尊莅臨府邸,真令寒舍蓬荜生輝,盧公快請,速速入内歇息。

    ” 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