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血债血偿
關燈
小
中
大
“真是個廢物!”
“老三真是沒出息,連個小侍應生都擺不平,還用這種卑劣手段,真給我丢臉!”宋利資聽到這些話,臉色陰沉得可怕,嘴裡不停責罵着宋偉華,滿心都是恨鐵不成鋼的失望。
他的這種憤怒似乎有些與衆不同,馬經理深吸一口氣,才繼續說:“當時我沒太在意,畢竟是在我們的地盤上,而且頂樓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
” 然而不久後,他就聽到了三少和趙傑墜樓的消息,随後發現監控室的所有人都被打暈了,監控設備也被破壞,他請來了高級工程師想要恢複錄像,但隻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兇手身影。
馬經理說到這裡,注意到宋利資沉默不語,也不敢再往下說了。
宋利資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懶洋洋地問:“那個鏡頭呢?不是說有一個嗎?” “大爺,我已經讓他們發過來了,還沒來得及看。
”馬經理急忙解釋。
“那還不趕緊放出來看看?”宋利資皺眉說道。
“好的,這就放!”馬經理迅速調整設備,通過投影儀播放了錄像。
畫面顯示的是一個穿黑衣、短發的年輕男子的背影,李逸看着這個背影,感到異常熟悉,于是偷偷用手機拍下照片發給趙琳。
馬經理沒有察覺到李逸的小動作,指着畫面繼續說道:“大爺,經過确認,就是這個人打暈了監控室的人,他們都說他戴着口罩,看不到臉。
” 宋利資輕笑一聲,問道:“那個被偉華帶走的小侍應生呢?還在房間裡嗎?能找到人嗎?知道名字、住址以及家人的情況嗎?” 馬經理一時語塞,顯然不知道答案。
宋利資又笑了,道:“馬經理,就這樣你還敢說你全搞清楚了?這麼敷衍,我宋家的孩子在你眼裡就這麼不值錢?”馬經理冷汗直冒,連忙跪下請求寬恕。
就在這時,李逸突然站了起來,“宋大爺,您不用讓馬經理再去查了,我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 “哦?”宋利資感興趣地看着李逸,“你知道是誰了?” “是的。
”李逸指了指投影的畫面,笑道:“這個背影我一開始就覺得很熟悉,剛才詢問了我妻子後确認,這個人就是葉陽!” “葉陽?他是誰?你們兩口子都認識他?”宋利資眯着眼睛問。
“宋大爺,葉陽以前是我太太的追求者,因為某些事情我把他送進了監獄,他幾天前剛出來。
” 李逸解釋說,“而且我太太提到,葉陽确實有個關系很好的妹妹叫張媛媛,雖然不是親生的,而是鄰居家的女兒。
” “沒錯,大爺,那個被三少看上的侍應生正是張媛媛!” 馬經理猛地記起了什麼,急忙開口。
“原來如此!”宋利資恍然大悟,用手指輕敲桌面兩次後說道,“這麼說來,葉陽殺害老三是因為張媛媛?” 李逸點頭确認:“應該是這樣。
” “這葉陽真是膽大妄為!”宋利資感慨道。
聽到這裡,李逸和馬經理對視一眼,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他們心裡都
他的這種憤怒似乎有些與衆不同,馬經理深吸一口氣,才繼續說:“當時我沒太在意,畢竟是在我們的地盤上,而且頂樓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
” 然而不久後,他就聽到了三少和趙傑墜樓的消息,随後發現監控室的所有人都被打暈了,監控設備也被破壞,他請來了高級工程師想要恢複錄像,但隻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兇手身影。
馬經理說到這裡,注意到宋利資沉默不語,也不敢再往下說了。
宋利資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懶洋洋地問:“那個鏡頭呢?不是說有一個嗎?” “大爺,我已經讓他們發過來了,還沒來得及看。
”馬經理急忙解釋。
“那還不趕緊放出來看看?”宋利資皺眉說道。
“好的,這就放!”馬經理迅速調整設備,通過投影儀播放了錄像。
畫面顯示的是一個穿黑衣、短發的年輕男子的背影,李逸看着這個背影,感到異常熟悉,于是偷偷用手機拍下照片發給趙琳。
馬經理沒有察覺到李逸的小動作,指着畫面繼續說道:“大爺,經過确認,就是這個人打暈了監控室的人,他們都說他戴着口罩,看不到臉。
” 宋利資輕笑一聲,問道:“那個被偉華帶走的小侍應生呢?還在房間裡嗎?能找到人嗎?知道名字、住址以及家人的情況嗎?” 馬經理一時語塞,顯然不知道答案。
宋利資又笑了,道:“馬經理,就這樣你還敢說你全搞清楚了?這麼敷衍,我宋家的孩子在你眼裡就這麼不值錢?”馬經理冷汗直冒,連忙跪下請求寬恕。
就在這時,李逸突然站了起來,“宋大爺,您不用讓馬經理再去查了,我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 “哦?”宋利資感興趣地看着李逸,“你知道是誰了?” “是的。
”李逸指了指投影的畫面,笑道:“這個背影我一開始就覺得很熟悉,剛才詢問了我妻子後确認,這個人就是葉陽!” “葉陽?他是誰?你們兩口子都認識他?”宋利資眯着眼睛問。
“宋大爺,葉陽以前是我太太的追求者,因為某些事情我把他送進了監獄,他幾天前剛出來。
” 李逸解釋說,“而且我太太提到,葉陽确實有個關系很好的妹妹叫張媛媛,雖然不是親生的,而是鄰居家的女兒。
” “沒錯,大爺,那個被三少看上的侍應生正是張媛媛!” 馬經理猛地記起了什麼,急忙開口。
“原來如此!”宋利資恍然大悟,用手指輕敲桌面兩次後說道,“這麼說來,葉陽殺害老三是因為張媛媛?” 李逸點頭确認:“應該是這樣。
” “這葉陽真是膽大妄為!”宋利資感慨道。
聽到這裡,李逸和馬經理對視一眼,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他們心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