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袁紹怎麽可能告訴書童他想如廁了......他現在感覺肚子裏翻江倒海啊!
關燈
小
中
大
有的人穿的整齊一些,頭上包着讀書人時下流行的淺赤色頭巾。
這些人形色各異,看得出家境不同,卻都因為書籍而來到此處,同處在一間屋子下面。
另外還有一片區域,被竹簾隔開了。
“想必那處是要額外收錢的。
”書童與袁紹小聲耳語。
走在前頭的小郎君聞言回首,解釋道:“竹簾內是“雅座”,不需要額外付費,但是使用時間有限,而且先到先得。
” 穿過屏風後,是一個樓梯,小郎君站在樓梯口等他們,袁紹跟在後面,路過屏風後的一個布簾,隐約聽見布簾後傳來奇怪的聲音。
“有人打架?”袁紹不由好奇,想掀開布簾看一眼,被小郎君兩步走下樓梯,将布簾拉了回來。
“公子,這邊。
”小郎君微笑的樣子,總給袁紹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他咳嗽兩聲,跟着小郎君上了樓梯。
二樓是好幾間房間,房間非常大,之前在肆舍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來內裏乾坤,這些房間裏時不時能傳來人聲,袁紹經過第一間房間,往裏面瞄了一眼,見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手持書卷,盤膝坐在地上,眼淚汪汪地哈哈哈大笑。
??? 袁紹退後一步,看一眼房間門口的牌子。
——詩賦略 “此間書舍共藏書四千卷,按照《六略》劃分,公子可自行取閱。
”小郎君說完便轉身下樓了。
四千卷! 袁紹暗暗心驚,就是他的生父袁逢的書房,洛陽和汝南兩處宅邸加起來,也沒有這樣大的藏書量啊! 汝南袁氏自先祖袁良起學《孟氏易》,歷經家傳,到曾祖袁京著《易難記》,可以說袁家後代為官,離不開對書籍權威性的掌握。
不說遠的,就說他自己,雖然已經過繼到了生父袁逢的兄長名下,成為了嫡二公子,但因為曾經“庶子”的身份,明明年紀比袁術長,袁術卻無論是開蒙還是讀經,都能得到家裏最好的資源扶持。
他心念急轉,一個個房間走過,直接來到最後一間房——六藝略。
順着書架前面的标記,一排排掃過去,不出所料,《災異孟氏京房》,完完整整的六十六卷,封裝整齊,全部在列,不是厚重的書簡,而是包裝精美,由竹紙封裝整齊的書冊。
甚至,連袁家缺失的第六十四卷都有。
袁紹毫不猶豫,直接從書架上,取下第六十四卷,當即也顧不上幹淨不幹淨了,學着其他人的樣子,席地而坐,開始翻看起來。
然而他雖然在蒙學跟着經師讀了《易》,卻沒有看過家中所藏《京氏易》,這樣從中間翻閱,理解起來十分吃力。
在加上房間門口,有一張長案,案後面有一個小女郎,看起來也是書舍的下人,雖然手裏一直拿着一卷書在讀,但他總是感覺好像有視線掃在自己身上,給他一種不被信任的不愉快。
他拿着書籍走向那小女郎。
“此書售價幾錢?” 小女郎放下手中書卷,搖頭道:“書籍隻借,不賣。
” 袁紹也猜到了,又問:“那借出書籍需要幾錢?” 小女孩答:“書籍亦不外借,隻能在樓下正堂閱讀。
” 袁紹哪裏願意放棄?他在家中不能如袁術那樣随意取書,在汝陽城內,難道讀書還需要問過那谯縣的曹班嗎? 想到一路從前院到此處,都是年輕的小僮或者小郎君,未見到健壯的仆役或者家奴,袁紹一時計從心來。
第二日,獨坐家中的袁紹,等了大半個白天,好消息沒等到,卻等到自己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的仆役。
“怎麽回事?”袁紹拍案而起,“你們這麽多人,拿不下一間鋪子嗎?” 那仆役抹着額角的血哀嚎:“不是啊二公子,你讓我們去,怎的不告訴我們,那是三公子的地盤啊?” 袁紹又驚又疑:“三公子?那裏不是曹班的鋪子嗎?” 仆役見袁紹表情不似作僞,更加疑惑:“可是我們才去到市集,就被三公子院子裏的阿虎帶人一路追回了府裏啊!” 袁紹一聽,立刻去了袁術的院子,隻見袁術那小子,神情嚣張的斜倚在榻上,手上拿着一卷封裝熟悉的書冊。
仔細一看,正式袁氏藏書中原本缺失的,他想借沒借出來的《孟氏易》第六十四卷。
“你!這書怎麽會在你這裏?” 袁術放下書,伸個懶腰,取過盤子裏的一顆果子,丢入口中,笑道:“格物堂”藏書遠勝于袁家,父親與書舍主人商談好,以袁家藏書,換書舍書籍外借取閱,袁氏可保書舍安寧,不讓圖謀不軌的人靠近。
” “庶子就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妄想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 袁術一句話,換來了袁紹憤怒的一拳,和眼角三天消不下去的淤青。
這些人形色各異,看得出家境不同,卻都因為書籍而來到此處,同處在一間屋子下面。
另外還有一片區域,被竹簾隔開了。
“想必那處是要額外收錢的。
”書童與袁紹小聲耳語。
走在前頭的小郎君聞言回首,解釋道:“竹簾內是“雅座”,不需要額外付費,但是使用時間有限,而且先到先得。
” 穿過屏風後,是一個樓梯,小郎君站在樓梯口等他們,袁紹跟在後面,路過屏風後的一個布簾,隐約聽見布簾後傳來奇怪的聲音。
“有人打架?”袁紹不由好奇,想掀開布簾看一眼,被小郎君兩步走下樓梯,将布簾拉了回來。
“公子,這邊。
”小郎君微笑的樣子,總給袁紹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他咳嗽兩聲,跟着小郎君上了樓梯。
二樓是好幾間房間,房間非常大,之前在肆舍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來內裏乾坤,這些房間裏時不時能傳來人聲,袁紹經過第一間房間,往裏面瞄了一眼,見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手持書卷,盤膝坐在地上,眼淚汪汪地哈哈哈大笑。
??? 袁紹退後一步,看一眼房間門口的牌子。
——詩賦略 “此間書舍共藏書四千卷,按照《六略》劃分,公子可自行取閱。
”小郎君說完便轉身下樓了。
四千卷! 袁紹暗暗心驚,就是他的生父袁逢的書房,洛陽和汝南兩處宅邸加起來,也沒有這樣大的藏書量啊! 汝南袁氏自先祖袁良起學《孟氏易》,歷經家傳,到曾祖袁京著《易難記》,可以說袁家後代為官,離不開對書籍權威性的掌握。
不說遠的,就說他自己,雖然已經過繼到了生父袁逢的兄長名下,成為了嫡二公子,但因為曾經“庶子”的身份,明明年紀比袁術長,袁術卻無論是開蒙還是讀經,都能得到家裏最好的資源扶持。
他心念急轉,一個個房間走過,直接來到最後一間房——六藝略。
順着書架前面的标記,一排排掃過去,不出所料,《災異孟氏京房》,完完整整的六十六卷,封裝整齊,全部在列,不是厚重的書簡,而是包裝精美,由竹紙封裝整齊的書冊。
甚至,連袁家缺失的第六十四卷都有。
袁紹毫不猶豫,直接從書架上,取下第六十四卷,當即也顧不上幹淨不幹淨了,學着其他人的樣子,席地而坐,開始翻看起來。
然而他雖然在蒙學跟着經師讀了《易》,卻沒有看過家中所藏《京氏易》,這樣從中間翻閱,理解起來十分吃力。
在加上房間門口,有一張長案,案後面有一個小女郎,看起來也是書舍的下人,雖然手裏一直拿着一卷書在讀,但他總是感覺好像有視線掃在自己身上,給他一種不被信任的不愉快。
他拿着書籍走向那小女郎。
“此書售價幾錢?” 小女郎放下手中書卷,搖頭道:“書籍隻借,不賣。
” 袁紹也猜到了,又問:“那借出書籍需要幾錢?” 小女孩答:“書籍亦不外借,隻能在樓下正堂閱讀。
” 袁紹哪裏願意放棄?他在家中不能如袁術那樣随意取書,在汝陽城內,難道讀書還需要問過那谯縣的曹班嗎? 想到一路從前院到此處,都是年輕的小僮或者小郎君,未見到健壯的仆役或者家奴,袁紹一時計從心來。
第二日,獨坐家中的袁紹,等了大半個白天,好消息沒等到,卻等到自己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的仆役。
“怎麽回事?”袁紹拍案而起,“你們這麽多人,拿不下一間鋪子嗎?” 那仆役抹着額角的血哀嚎:“不是啊二公子,你讓我們去,怎的不告訴我們,那是三公子的地盤啊?” 袁紹又驚又疑:“三公子?那裏不是曹班的鋪子嗎?” 仆役見袁紹表情不似作僞,更加疑惑:“可是我們才去到市集,就被三公子院子裏的阿虎帶人一路追回了府裏啊!” 袁紹一聽,立刻去了袁術的院子,隻見袁術那小子,神情嚣張的斜倚在榻上,手上拿着一卷封裝熟悉的書冊。
仔細一看,正式袁氏藏書中原本缺失的,他想借沒借出來的《孟氏易》第六十四卷。
“你!這書怎麽會在你這裏?” 袁術放下書,伸個懶腰,取過盤子裏的一顆果子,丢入口中,笑道:“格物堂”藏書遠勝于袁家,父親與書舍主人商談好,以袁家藏書,換書舍書籍外借取閱,袁氏可保書舍安寧,不讓圖謀不軌的人靠近。
” “庶子就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妄想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 袁術一句話,換來了袁紹憤怒的一拳,和眼角三天消不下去的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