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边念书一边做家务

關燈
    第九章一邊念書一邊做家務 在劉家大堂屋裡學習了一段時間,适應了環境,大家也就愛上了這裡,這裡有熟悉的鄉鄰,進進出出,四合院住了八九戶人,家家戶戶有水缸,平時大家口渴了喝水是不成問題,堂屋的廂房裡住着一戶人家,進出都得從教室經過,這是一對新婚夫婦,平時去生産隊幹活,家裡客廳直接用作老師的辦公室,這也算是給教育做了貢獻。

    同學們的飲用水基本都是他家提供,雖說是井水不要錢但得花人力去挑!在這裡為這夫婦倆點贊,表示感謝。

     二年級的課本更生動,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這一句生動的描寫是中國第一鐵路公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裡碧空飄着朵朵白雲。

    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

    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

    正橋連接着22孔引橋,仿佛一條鋼鐵巨龍卧在大江上面。

    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着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

    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橋。

    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

    塑像後面,聳立着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着陽光,十分豔麗。

    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

    我手扶着橋欄杆,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随着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着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

     滔滔的江水浩浩蕩蕩,向東流去奔向大海。

    自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這篇課文裡有彩色插圖,同學們也非常喜歡,全文都能背誦,自今也沒忘記。

     很多常識都是從這些簡單的課文中學到的,植物媽媽有辦法,讓我們知道自然界植物的繁育方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這些都是課文,簡單易記,一邊讀一邊玩就把課上完了。

     搬遷的時候,就是上完藍樹葉那一課,就開始往劉堂屋搬,植物媽媽有辦法就是在劉家堂屋學的。

    當時考試的卷子也沒鉛印,全是蠟紙刻字,中心校有一台油印機,刻資料試卷,同學們測驗題就是老師親自己克蠟紙,自己印刷。

    李老師,多才多藝,音樂,體育都是他教一個人帶一個班包羅萬象。

     坐在第一排的同學名叫鐘小玲,他有一個毛病,就是流口水,從早到晚口水不斷,衣服也經常被口水搞濕,老師同學都有點嫌棄他!這桌旁邊就吐了一大碗,這連續就是半年,不知道是什麼病,找了很多醫生看也沒有效果,大松把這個情況給大松爸爸說了,問他是怎麼一回事?大松爸爸說,這個用中藥可以解決。

    大松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老師,老師叫小玲家長去找大松爸爸瞧病,大松爸爸早就備好了藥,一共20小包。

    “劉老師,我這兒子流口水半年了就沒醫好,你看有啥子辦法?”“老鐘,你不要着急,上次我聽大松說了,你這兒子流口水,這裡的藥我早就準備好了,你拿回去給小朋友,每天按時服用,幾天後就會好的,把我給的藥服完,基本上就鞏固了,穩定了”,您的爸爸意想不到,治個病這麼快,人還沒有到藥就準備好了,其實大松爸爸也有意給他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