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播种希望

關燈
    立夏小滿正插秧。

    人們正在收割小麥,今年的麥粒可飽滿了,由于風調雨順,肥料充足,加之人們辛勤勞動,今年的産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先把旱田裡的小麥割回去,把麥田收拾幹淨,在田裡灌滿水,又開始用牛耕田了,這個麥田将會變成稻田,随着季節的轉變,農作物也随之轉變。

    麥田灌好水以後,土質很疏松,犁田也很方便,把田犁好整平後,就安排時間插秧,每個組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耕好田以後馬上栽秧,這樣速度就快一點,反正抱時間嘛,有些田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由于水源的問題,還要等抽水才行,抽水機當時也不多,是輪流的,要輪到誰誰才用,一個村就兩部抽水機,太少了,當時大隊的農機站就兩台抽水機,一台五馬力,一台12馬力的柴油機,一個是劉師傅,一個是李師傅,就他們兩個人,他們平時在大隊農機站打米磨面,農忙的時候就去給生産隊的農田抽水。

    這兩個人是當時大隊唯一懂機械化的兩人,是難得的科技人才,不像現在人人都懂。

     大忙季節,生産隊的活可多了,因為這是紅五月。

    旱地的小麥割了以後,緊接着就是掏苕埂,旱地一大部分是沙沙地塊,這些沙沙地是種紅薯的好地。

    沙塊土地是非常好搞的地,便于操作土質疏松,紅薯長得是又快又好。

    當然,有的在這些地裡面還可以播種花生,花生也是油料作物,屬于高端産品,那個時候來說是稀缺産品。

     整個農村地區一片繁忙,學校也開始放忙假了,一般的放八天左右,都是回到家裡支農。

    政府大院修建的工人們也都回家搶種,搶收了,一切其他建築,都為農業生産讓路,不能讓糧食掉在地裡,這就是紅線,誰也不許碰?政府大院的工地上,又靜悄悄的了,隻剩守材料的兩個老頭兒,其餘的全部回家搶收搶種。

    農機站的那台插秧機最終還是沒有用起來,一直放在那裡,成了一堆擺設。

     真誠對你,大家都在認認真真的幹活,聽隊長和組長的安排,按照計劃有步驟的進行,插秧的,收小麥的,耕田的,犁地的,掏苕行的全部分頭行動,有些要及時插播的稻田,大家都一起上,一氣呵成。

    集體生産人多力量大,必須統一指揮,統一協調,才能完成大業。

    這幾天沒有下雨,所以抽水機是輪流抽水,這樣有一部分溯源就去山上的地裡掏苕行,部分人犁地,一部分人割小麥,反正沒有閑人。

     爺爺背着大松,一起去坡上,去坡上放牛,爺爺把牛繩放在大松手裡,牛兒就跟在後面走,大松哈哈大笑,高興的蹦了起來。

    到了山坡上,爺爺把牛放在草叢中,自己就帶大松去青石闆上玩,大松能跑來跑去,為了他的安全大人還是行影不離,因為怕發生危險。

    玩耍的時候,爺爺教大松辨别植物,這是桐子樹,這是洋槐樹,這是玉米杆,這是芝麻杆,這是高粱,反正植物種類很多,很多植物的名字,爺爺自己也叫不上來,一句話概括了,那是野草。

    野草的種類很多,當然有具體的名字,當時的信息很閉塞,知識獲取的渠道有限,所以沒有辦法知道,不像現在用手機掃一掃就出來了,當時的通訊和科技不發達,大家吃了不少的虧啊!知識就是财富,一點都不假。

    大松很好奇,遇到不清楚的東西都要問,有時候問到被答的人也答不上來呀,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奶奶在家裡做飯,還得洗衣服,好在井田邊上有一水井,用水比較方便,這口水井是老祖他們百年前來這地方創業興家,買這裡的田地時,就打了這一水井,這水冬暖夏涼,兩米多深,清澈見底,味道甘甜。

     中午時分,爺爺背着大松,趕着牛回家吹飯。

    大松在青石闆上曬太陽玩了一上午,覺得很開心。

     中午是蘿蔔菜幹飯,川北人也喜歡吃的一種米飯,制作簡單,香味可口。

    蘿蔔切成顆粒,用油鹽炒至六七成熟,墊在鍋底,上面鋪上八成熟的米飯,蓋上鍋蓋小火蒸上10多分鐘,蘿蔔幹飯就箜好了。

    省去了單獨炒菜的時間。

    簡單方便快捷。

     有鹽有味的飯菜,大松吃的也可開心了。

    他現在用勺子自己慢慢自己吃。

    但是還是會灑落一些在桌子上,餐桌上給大松準備了一個特殊的席位,一張大椅子就是那種太師椅,上面放一塊木闆,大松坐在上面恰到好處,他跟爺爺坐一個方位,這家夥有一點不懂規矩啊! 下午地裡的活再繼續的幹,抽水的抽水,耕田的耕田,有的拔秧苗,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這樣幹活有序地進行。

    下午栽插了好幾塊田的秧苗,速度還真的不慢。

     每年最忙的季節五月,常常人們稱它為紅五月,搶收搶種,而且時間還有計劃好,以免誤工,這個季節還要看天氣說話,苕行子掏好了,等雨下了又要栽紅苕,反正沒有閑的,人們大多想吃稻米,有些田塊是兩手準備,如果不下雨就種紅薯,是先把苕埂子弄好,如果雨下大了,可以灌成田的話,就改種插秧,大家對應天氣的方法有很多很多,這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抽水的田基本上秧都插上,一些半山腰的抽不出水,就隻有等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