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天来了
關燈
小
中
大
二姑和二姑父回娘家拜家,帶上新年禮品,刀菜,面條,糖酒,因為是首次拜年,東西就帶的多一點,至少要帶五個手禮,每個手禮一模一樣,首先到奶奶的娘家,就是爸爸的外婆家,也是二姑的外婆家,奶奶還有五姊妹,姐妹三個加兩兄弟共姐弟五人,當然是大家庭啦。
除了奶奶遠一點,其他幾個相隔的都比較近,有的三五裡最遠的七八裡,奶奶的大姐大聲叫大姨婆婆,就住在丁字橋火盆壩,是樂興鄉的一個村,奶奶的,妹妹住在肖家梁,離娘家也就五裡路,就是團包村,奶奶的,兩個弟弟都住在團包山村,兄弟相鄰而居,一座大瓦房就在岩邊,從上往下看,下面很陡很陡,什麼樣的海景房也趕不上那個時代的房子,看得那真是一個遠,天空的時候可以看十幾公裡遠,房子下面是平壩,所有的東西一覽無餘,下面就是曾家溝大水庫,隻能看到七八裡外大松外婆家的房屋,大松稱奶奶的弟弟(舅爺),大舅爺爺是一個普通農民,在生産隊裡種莊稼,幺舅爺爺是村支部書記,是一個村幹部,幺舅爺爺夫婦非常能幹,支人待客一把好手。
二姑要去拜新年的,就是上面所說的這些親戚,二姑結婚了,當然要把自己的男人介紹給親戚朋友們熟悉熟悉。
這些親戚家裡的子女也都是三五個,與二姑是表兄表妹,加起來也有十幾個,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要去他們家拜年,路途真的不近,不知二姑年輕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去她舅舅家玩?這條路他們不知熟不熟悉?去舅爺爺家,同樣要路過長溝,樂興溪,走過盤山小路,再到團包山下,也有二十來裡路。
二姑與二姑爺去舅爺爺家拜年,那邊的親戚也有好幾家,全部拜完年大概也要兩三天吧!一家吃一餐,包括早晨,川北人一日三餐,早餐也是正餐,也喝酒吃肉,過年的時候早晨也是吃肉喝酒。
平時的早餐就是面條啊,稀飯鹹菜,還有包子,饅頭,這就是川北人的早餐。
其他地方的人早餐好像不算主餐,就簡簡單單的豆漿油條就算了。
這個與地方的習俗有關,這與當地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有關。
這新春上月的,路上到處都是拜新年的,一對一對,一雙一雙,成雙成對,成對成雙,一路卿卿我我,打打鬧鬧,顯示出年輕人的火熱。
這是一條千百年中國人走的路,這條路上走的人們走出自己的生活,走出自己的幸福,同樣走出美麗中國。
初六生産隊開工了,首先,隊長開社員大會,隊長是文喜隊長,以前當過兵,在部隊當過獸醫,現在回到農村,在生産隊當了小隊長,平時也背着藥箱,給家禽家畜看看病,打打針。
是生産隊一些小動物的守護神。
大家都集中到學習室開會,生産隊會計拿出花名冊點名,點名的順序還是從劉家院子開始,到嚴家院子結束,生産隊有四五十戶在冊人數的勞動力,有100多人,徐東會計先點名,今天的失道人數和應到人數100%,因為大家親戚基本上走親戚走結束了,加上一些小朋友,該來的來了,不該來的也來了,會常在學習室裡,其實其實也就是一個小教室,裡邊有一些長桌,也就是課桌之類的,還有一些條凳長闆凳。
還有一兩個文件櫃。
學習時平時大門緊鎖,有時候會計在那裡做事才開門。
隊長,今天講了一些該講的話,主要是今年的計劃和打算,另外,傳達縣上縣政府公社革委會還有大隊革委會的一些文件。
全部是照本宣科一路念讀,也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
當時當隊長也沒有什麼别的要求,主要是政治面貌好,思想積極,能力不能力無所謂,因為隻要你按照上面的做就可以了,也不需要你創新。
生産隊長,這個職位可沒有時間限制的,做的好的可以做幾十年,做的不好的幾個月都有可能被人頂替,文喜隊長,因為當過兵,所以幹的時間還是比較長,後來他還讓自己的弟弟當了副隊長,一家人就把這個生産隊的事管完了,在當時沒有什麼,隻要你怎麼說?老百姓就跟着你幹?如果是現在,大家會怎麼想呢?當時的人隻是心裡明白,嘴巴不說,現在的人心裡明白,嘴巴上還要給你講的更明白,現在社會風氣好多了。
“注意了,注意了,不面由喜隊長給大家講幾句”,會計學中的話,剛剛說完,生産隊長清了清嗓子“嗯,大家安靜了,大家安靜了,嗯,下面開個會,下面開個會,哦,這個年也過完了啊,大家也玩的差不多了啊!現在要收下心來抓農業促生産,灌肥的要灌肥,該施追肥的要施追肥,該除草的要除草,沒有,就是那個工作卷和牛圈的工作也要把它搞好,去年養了五頭肥豬,賣了一頭個國家,分了四頭給大家,今年呢,我們争取多喂一頭啊,就多喂一頭,喂的太多了,我們的糧食不夠,大家都知道啊,這個糧食産量也就這麼高,也沒有化肥,種子也是老品種,聽說外面現在有新的品種但是
除了奶奶遠一點,其他幾個相隔的都比較近,有的三五裡最遠的七八裡,奶奶的大姐大聲叫大姨婆婆,就住在丁字橋火盆壩,是樂興鄉的一個村,奶奶的,妹妹住在肖家梁,離娘家也就五裡路,就是團包村,奶奶的,兩個弟弟都住在團包山村,兄弟相鄰而居,一座大瓦房就在岩邊,從上往下看,下面很陡很陡,什麼樣的海景房也趕不上那個時代的房子,看得那真是一個遠,天空的時候可以看十幾公裡遠,房子下面是平壩,所有的東西一覽無餘,下面就是曾家溝大水庫,隻能看到七八裡外大松外婆家的房屋,大松稱奶奶的弟弟(舅爺),大舅爺爺是一個普通農民,在生産隊裡種莊稼,幺舅爺爺是村支部書記,是一個村幹部,幺舅爺爺夫婦非常能幹,支人待客一把好手。
二姑要去拜新年的,就是上面所說的這些親戚,二姑結婚了,當然要把自己的男人介紹給親戚朋友們熟悉熟悉。
這些親戚家裡的子女也都是三五個,與二姑是表兄表妹,加起來也有十幾個,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要去他們家拜年,路途真的不近,不知二姑年輕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去她舅舅家玩?這條路他們不知熟不熟悉?去舅爺爺家,同樣要路過長溝,樂興溪,走過盤山小路,再到團包山下,也有二十來裡路。
二姑與二姑爺去舅爺爺家拜年,那邊的親戚也有好幾家,全部拜完年大概也要兩三天吧!一家吃一餐,包括早晨,川北人一日三餐,早餐也是正餐,也喝酒吃肉,過年的時候早晨也是吃肉喝酒。
平時的早餐就是面條啊,稀飯鹹菜,還有包子,饅頭,這就是川北人的早餐。
其他地方的人早餐好像不算主餐,就簡簡單單的豆漿油條就算了。
這個與地方的習俗有關,這與當地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有關。
這新春上月的,路上到處都是拜新年的,一對一對,一雙一雙,成雙成對,成對成雙,一路卿卿我我,打打鬧鬧,顯示出年輕人的火熱。
這是一條千百年中國人走的路,這條路上走的人們走出自己的生活,走出自己的幸福,同樣走出美麗中國。
初六生産隊開工了,首先,隊長開社員大會,隊長是文喜隊長,以前當過兵,在部隊當過獸醫,現在回到農村,在生産隊當了小隊長,平時也背着藥箱,給家禽家畜看看病,打打針。
是生産隊一些小動物的守護神。
大家都集中到學習室開會,生産隊會計拿出花名冊點名,點名的順序還是從劉家院子開始,到嚴家院子結束,生産隊有四五十戶在冊人數的勞動力,有100多人,徐東會計先點名,今天的失道人數和應到人數100%,因為大家親戚基本上走親戚走結束了,加上一些小朋友,該來的來了,不該來的也來了,會常在學習室裡,其實其實也就是一個小教室,裡邊有一些長桌,也就是課桌之類的,還有一些條凳長闆凳。
還有一兩個文件櫃。
學習時平時大門緊鎖,有時候會計在那裡做事才開門。
隊長,今天講了一些該講的話,主要是今年的計劃和打算,另外,傳達縣上縣政府公社革委會還有大隊革委會的一些文件。
全部是照本宣科一路念讀,也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
當時當隊長也沒有什麼别的要求,主要是政治面貌好,思想積極,能力不能力無所謂,因為隻要你按照上面的做就可以了,也不需要你創新。
生産隊長,這個職位可沒有時間限制的,做的好的可以做幾十年,做的不好的幾個月都有可能被人頂替,文喜隊長,因為當過兵,所以幹的時間還是比較長,後來他還讓自己的弟弟當了副隊長,一家人就把這個生産隊的事管完了,在當時沒有什麼,隻要你怎麼說?老百姓就跟着你幹?如果是現在,大家會怎麼想呢?當時的人隻是心裡明白,嘴巴不說,現在的人心裡明白,嘴巴上還要給你講的更明白,現在社會風氣好多了。
“注意了,注意了,不面由喜隊長給大家講幾句”,會計學中的話,剛剛說完,生産隊長清了清嗓子“嗯,大家安靜了,大家安靜了,嗯,下面開個會,下面開個會,哦,這個年也過完了啊,大家也玩的差不多了啊!現在要收下心來抓農業促生産,灌肥的要灌肥,該施追肥的要施追肥,該除草的要除草,沒有,就是那個工作卷和牛圈的工作也要把它搞好,去年養了五頭肥豬,賣了一頭個國家,分了四頭給大家,今年呢,我們争取多喂一頭啊,就多喂一頭,喂的太多了,我們的糧食不夠,大家都知道啊,這個糧食産量也就這麼高,也沒有化肥,種子也是老品種,聽說外面現在有新的品種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