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暑
關燈
小
中
大
生産隊裡的事也沒那麼忙了,社員們也沒那麼辛苦了,下雨天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女人們做針線,納鞋底!
劉家院子就是一避雨的好地方,有四五戶人家,大家相鄰而居,基本是祖屋,土牆青瓦結構,屬于百年老屋!這幾戶總人口有二三十人,劉家嘴上中富一家有六口,院子裡大松一家7口,大松伍爺爺一家六口,箴華一家兩口,中培一家6口,朱龍一家六口,一共三十多人。
人員不少,所以打撲克,下象棋很容易組局,其他組的人員也喜歡到劉家院子來玩,湊四五十人,輕輕松松! 大松爸爸在不雨天時就做手工業,搞竹編,做竹鍋蓋,尺八鍋蓋八毛錢一個,牛頭鍋蓋六毛錢一個,下雨天可以做兩三個,反正也不浪費時間,可以增加一點點收入。
爸爸做手工,大松就在旁邊跟着玩。
做鍋蓋有兩部分組成,竹編部分和架子部分,無邊部分很容易,媽媽有時會幫忙,爺爺有時也會搞一搞,框架就是大松爸爸自己做,當時做的是蒸籠圈,美觀耐用。
一個竹編鍋蓋可以用兩三年,真的經濟實惠,而且環保無污染,蒸的米飯更加香甜可口,米飯中還飄出淡淡的竹香。
大松伍爺爺家也做鍋蓋,反正市場很大,附近幾個鄉也沒有幾個人會做?所以銷量還是不錯的,一拿到街上基本都被搶光。
雖然錢不多,但是解決了平時的買油鹽用的零花錢。
蠶寶寶上簇了,幾天後變成了白白的繭子,圓圓的,白白的,蠶龍上好像鑲嵌着大大的珍珠。
摘完蠶繭,社員們挑着蠶繭去日新繭站銷售。
當時各生産隊的都賣給日新蠶繭站,賣繭子也得排隊,但是沒有賣糧的時候那麼多人。
蠶繭站将收到的繭子要進行初期加工,用高溫把它烤幹,當時也沒有電熱箱,全部使用煤炭烘烤,這就需要燒煤炭的專業人士,老爸跟着他的二爸爸學過燒磚燒瓦,當然熟悉燒煤炭了,日興繭站就把他們借用過去當臨時工,一般15天左右。
雖然是臨時工,待遇跟正式工一樣,打鐘吃飯蓋章拿錢。
大松爸爸他們當時非常年輕,勤勤懇懇很好學,腦子靈光。
在燒煤的過程中,他們的用煤量比其他人低30%這也得到了縣蠶商局的肯定和表揚。
到了第二年,大松爸爸就分配到了縣蠶繭站,收入也比其他地方高。
而且在裡面還當組長,手下管理十多個人。
每次都是半個月左右,今年差不多有四次,川北地區飼養蠶桑每年都有四次。
春季最好,夏秋第二,秋季次之。
所以很多生産隊一般隻養三季蠶桑,第四季溫度太低,産量不高,很多生産隊也就放棄。
日新蠶繭站坐落在日新鎮的西部,日新區衛生院旁邊,磚瓦結構,占地4000平方米,有八個烘幹室,全都是燒煤的,蠶繭站當時有了電,那也隻是晚上有電,白天沒有電,這個時候的電力供應不足,全靠農機站的柴油發電機發電。
當時的思德水庫還在建設中,還不具備發電的能力。
大松的爸爸每年要去蠶繭站工作一段時間,所以管糧食的事情,有時就交給大松的爺爺代管一下,包括計帳。
大松的爺爺也讀過一些四書,五經不算文盲,也能簡單的書寫。
樹上的喜鵲在叽叽喳喳的叫不停,奶奶說,“今天有客人要來”。
小黃狗在那裡“汪汪汪”的叫,,二姑的對象準姑爺又登門拜訪,這次他不是一個人,他和那個媒婆一起過來的,當然提了老三樣,面條糖酒,口袋裡還裝了水果糖。
水果糖是接小孩子用的,進了家門他首先抱起大松,給大松衣兜裡裝滿水果糖。
小孩衣兜小,幾顆糖就滿了。
大松看見糖也哈哈的笑起來,十分高興,跟着準姑爺後面轉,很是粘人。
這次過來他們是有正事要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常事,過來就是商量訂婚結婚的事,這事當然也擺上桌面正式淡,要結婚先得吃會親酒,與其他地方的訂婚酒是一回事,這個得選擇好日子,男方早有準備,就訂在農曆九月初二,九月天氣涼爽,方便做菜,加上不是很多農活,正好錯過農忙。
日子訂下來了,當然得商量一些具體事宜,一些實實在在的細節問題,男方給多少禮金(類似彩禮),當時是女方派男
人員不少,所以打撲克,下象棋很容易組局,其他組的人員也喜歡到劉家院子來玩,湊四五十人,輕輕松松! 大松爸爸在不雨天時就做手工業,搞竹編,做竹鍋蓋,尺八鍋蓋八毛錢一個,牛頭鍋蓋六毛錢一個,下雨天可以做兩三個,反正也不浪費時間,可以增加一點點收入。
爸爸做手工,大松就在旁邊跟着玩。
做鍋蓋有兩部分組成,竹編部分和架子部分,無邊部分很容易,媽媽有時會幫忙,爺爺有時也會搞一搞,框架就是大松爸爸自己做,當時做的是蒸籠圈,美觀耐用。
一個竹編鍋蓋可以用兩三年,真的經濟實惠,而且環保無污染,蒸的米飯更加香甜可口,米飯中還飄出淡淡的竹香。
大松伍爺爺家也做鍋蓋,反正市場很大,附近幾個鄉也沒有幾個人會做?所以銷量還是不錯的,一拿到街上基本都被搶光。
雖然錢不多,但是解決了平時的買油鹽用的零花錢。
蠶寶寶上簇了,幾天後變成了白白的繭子,圓圓的,白白的,蠶龍上好像鑲嵌着大大的珍珠。
摘完蠶繭,社員們挑着蠶繭去日新繭站銷售。
當時各生産隊的都賣給日新蠶繭站,賣繭子也得排隊,但是沒有賣糧的時候那麼多人。
蠶繭站将收到的繭子要進行初期加工,用高溫把它烤幹,當時也沒有電熱箱,全部使用煤炭烘烤,這就需要燒煤炭的專業人士,老爸跟着他的二爸爸學過燒磚燒瓦,當然熟悉燒煤炭了,日興繭站就把他們借用過去當臨時工,一般15天左右。
雖然是臨時工,待遇跟正式工一樣,打鐘吃飯蓋章拿錢。
大松爸爸他們當時非常年輕,勤勤懇懇很好學,腦子靈光。
在燒煤的過程中,他們的用煤量比其他人低30%這也得到了縣蠶商局的肯定和表揚。
到了第二年,大松爸爸就分配到了縣蠶繭站,收入也比其他地方高。
而且在裡面還當組長,手下管理十多個人。
每次都是半個月左右,今年差不多有四次,川北地區飼養蠶桑每年都有四次。
春季最好,夏秋第二,秋季次之。
所以很多生産隊一般隻養三季蠶桑,第四季溫度太低,産量不高,很多生産隊也就放棄。
日新蠶繭站坐落在日新鎮的西部,日新區衛生院旁邊,磚瓦結構,占地4000平方米,有八個烘幹室,全都是燒煤的,蠶繭站當時有了電,那也隻是晚上有電,白天沒有電,這個時候的電力供應不足,全靠農機站的柴油發電機發電。
當時的思德水庫還在建設中,還不具備發電的能力。
大松的爸爸每年要去蠶繭站工作一段時間,所以管糧食的事情,有時就交給大松的爺爺代管一下,包括計帳。
大松的爺爺也讀過一些四書,五經不算文盲,也能簡單的書寫。
樹上的喜鵲在叽叽喳喳的叫不停,奶奶說,“今天有客人要來”。
小黃狗在那裡“汪汪汪”的叫,,二姑的對象準姑爺又登門拜訪,這次他不是一個人,他和那個媒婆一起過來的,當然提了老三樣,面條糖酒,口袋裡還裝了水果糖。
水果糖是接小孩子用的,進了家門他首先抱起大松,給大松衣兜裡裝滿水果糖。
小孩衣兜小,幾顆糖就滿了。
大松看見糖也哈哈的笑起來,十分高興,跟着準姑爺後面轉,很是粘人。
這次過來他們是有正事要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常事,過來就是商量訂婚結婚的事,這事當然也擺上桌面正式淡,要結婚先得吃會親酒,與其他地方的訂婚酒是一回事,這個得選擇好日子,男方早有準備,就訂在農曆九月初二,九月天氣涼爽,方便做菜,加上不是很多農活,正好錯過農忙。
日子訂下來了,當然得商量一些具體事宜,一些實實在在的細節問題,男方給多少禮金(類似彩禮),當時是女方派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