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过 大 年

關燈
    天亮了,人們吃過早餐,生産隊的打鐘員(值更的)敲得當當當的響,“出工了,出工了”,人們拿起農具,開始走出家門,一天的農活就這樣開始了。

    上午給油菜地裡和小麥地裡薅草,下午天氣暖和,就給莊稼澆上追肥,因為隻施肥除草,所以沒有農忙時節那樣忙碌,大家幹活的時候還可以聊聊天,天南海北的胡亂海吹一番,這樣幹活的氛圍比較輕松,也就沒有那麼勞累了。

    人們把地裡的雜草,帶回養牛場,卷的牛兒又有新鮮草吃了,前一段時間給牛喂的全是幹稻草,這牛的胃口真好啊,這麼粗的桔梗也要吃,平時幹活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辛辛苦苦,任勞任怨,可是人們給他的回報待遇卻非常的低。

    有了新鮮的草,牛吃了身體會好很多。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新鮮草,飼養員就與幹稻草配合使用,一半幹草,一半新鮮草,每天還喂兩次水,這段時間喂的是溫熱水,水中加少量的鹽巴。

    因為這是冬天,所有的牛都在牛棚裡圈養。

    牛圈也是土牆圍的土牆,通常有一尺來厚,保溫性能比較優良,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宰殺年豬以後,公豬圈裡隻有七頭小豬,養豬阿姨這段時間比以前輕松了很多。

    除了一日三餐給豬兒喂好食物以後,其餘時間就坐在那裡納鞋底,公豬圈裡的土竈也很大,裡面基本上都是大柴火,裡面木炭比較多,烤火就非常方便,有些老人家都提着烘籠去飼養員,那裡要一些木炭烤火,這也算是揩集體的油。

     地裡的蘿蔔長的很快,款式非常好,蘿蔔葉子差不多有一尺多長了,蘿蔔也從土堆裡冒出來了,差不多有胡蘿蔔大小,生産組長又得安排一批人,去把蘿蔔拔一些,其他蘿蔔更好的生長,要拔的蘿蔔全部是按大的拔,拔的蘿蔔可以分到各家各戶泡泡蘿蔔。

    蘿蔔葉子放在飼養員那裡喂集體的豬。

    分到家裡的蘿蔔各家有各家的做法。

    有的做泡蘿蔔,有的直接炒菜,剛剛殺了年豬不久,炒菜時放入少許臘肉,蘿蔔絲又香又特好吃,很是下飯。

     這段時間農活也不算多,星期天可以請假去集市上辦些年貨。

    家裡做的竹器制品也順便拿去賣了,買了一些東西回來。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大家少不了煮肉,紅苕白米幹飯,挑好一塊肉,敬完祖先回來就吃午飯,這算是過小年。

    小年前後天氣比較好,溫度雖然低,但太陽還天天露臉,讓人們感到溫暖。

    家家戶戶也趁天氣好,各家各戶大掃除,晾洗床上用品,川北人叫打揚塵(實際大掃除),一年忙到頭,也應該清理一下房前屋後的垃圾。

     生産隊的封山林也就這幾天開放,平時封山林有專人看管,不許去封山林裡揀柴割草,否則沒收作案工具(鐮刀背簍)。

    所以封山林的草就長得特别好,草長鷹飛,野兔野雞的樂園,有時還能揀到野雞蛋,這裡的野雞其實就是紅腹錦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時也沒有保護動物一說,野兔野雞滿山跑,有人就用自制獵槍捕獵。

    山上的野雞非常漂亮,紅紅的羽毛五顔六色,比家裡的大雞公漂亮多了,行走速度飛快,兩兩一對出來覓食,遇到響聲就躲了起來。

    開放了封山林家家戶戶可以到山上去砍柴,為來年的燃料做準備,枯枝樹葉全搬回家,好的木材不允許動,生産隊也給每家每戶指定了面積,讓大家基本公平。

    幾天拾的柴,基本上可以用上半年,其他生産隊的柴火少,他們沒有山坡,平時隻能燒桔杆,對我們生産隊非常羨慕,由于都是鄉裡鄉親,我們也送他們一些柴火,他們也非常高興。

    能源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稀缺品。

    當時很多平壩的都嫁到有山坡的地方來了,平壩沒山,沒柴火,煮不熟飯尴尬不?不燒煤,沒有氣,也沒有電,農村人民的日常生活真的艱苦。

    又是計劃經濟,買賣憑票,市場上大都以物換物,流通受限,人們有勁無處使,想法也不能實現。

    埋沒了不少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