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恶
關燈
小
中
大
頗多。
”齊浩文道:“太原王和王氏往日都名聲不錯。
” “怨聲?”韓問渠身側,韓穎嗤笑一聲,道:“父親,女兒有個法子,定讓這些虛僞的百姓不再有半點怨恨之言。
” 韓問渠往日為官時,發現這個女兒隻是聰慧,但未見多少才能。
可造反之後,才覺其頗有過人之處。
可惜,隻是個女兒身。
“說來。
” “坦誠一些,直言死人已矣,活人需活。
一應所得,當有并州百姓共分之。
” 韓穎眼神陰狠:“以發放錢糧為民,讓他們去大的亭台。
等人都到齊了,再用兵一圍……如此,施展我們第二條計策,不就輕松多了麼?” “等到事情做好了,将亭台四面圍住,不使一個人走出,封鎖住消息。
” “如此,便可以最高效率的去抓人!” 原先韓穎提出的三策,第一條最早施行,韓問渠早已差快馬去通知草原各雜胡部落了。
第三條昨天開始也動手了。
唯有這第二條,韓問渠狠得下心,但害怕操作不當,使并州百姓又起亂子。
随後,韓穎又給出更具體的實施方法。
聽完後,韓問渠目光大亮,一拍大腿:“善!” 并州,本來就是個缺糧的地方。
如今這個局勢下,處處興兵,叛軍又毫無軍紀可言,那些異族雇軍更是專搶漢人百姓。
并州百姓,早已食不果腹。
在晉陽東南位置,有兩座亭,一曰梗陽、一曰鑿台。
因晉陽城大,又是并州之中心,這兩座亭也非同一般,面積已經接近一般的小城了。
在并州亂前,這兩座亭城主要的作用是在于開市。
晉陽亂後,亭城的經濟功能廢棄,被韓文渠用來養馬和鍛造兵器。
這兩座亭城之間,生活着大片百姓——以晉陽為中心,這一片是整個并州人口最多的區域。
一個幹瘦婦人,正坐在家門口,懷裡抱着一個嬰兒。
因缺乏糧食,母乳匮乏,嬰兒食不得飽,急的哇哇大哭。
婦人面露憐色,趕緊抱着孩子起身,輕聲拍打:“不哭不哭,等阿爹回來給你煮米湯喝,不哭——” 嬰兒哪聽得懂?隻大哭不止。
婦人哀歎一聲,便喊道:“阿右!阿右!” “王右!” “娘親,我在這裡,有什麼事?” 一個十餘歲的孩童跑了來。
他手裡拿着一口黑柿木刀,質地堅韌,花紋細膩。
食物匮乏導緻他長得很瘦弱,但眼睛依舊有神,一看就是個調皮的小子。
“你又跑哪去了?”婦人責怪道。
“我在練路哥教我的刀法!”少年橫刀擺開了一個架勢,一臉自豪:“等我學會了,我就能保護娘親和弟弟了。
” “飯都吃不飽,别折騰那沒用的,給我省點力氣!”婦人呵斥:“你抱着弟弟,我去尋你父親,看他怎還未回來。
” “回來了。
” 話音剛落,一個男子推開院欄走了進來。
他挑着一個細棒,手裡提着一個袋子,袋子裡鼓囊囊的。
少年撲了過去:“父親,是獵到了什麼野物嗎?” 婦人也滿眼期待。
男子搖了搖頭,歎道:“哪裡還有什麼野物,我在山坳裡看到了一些野菜,給挖了過來。
” “啊!又是野菜啊……”少年一臉失望。
婦人低下了頭:“野菜就野菜,缸裡還有些粟米,用野菜煮了粥來吧。
” “好。
” 一陣忙碌後,一家四口坐在桌上。
說是粥,米極少,多是水和野菜。
一口喝掉,像是沒吃差不多。
嬰兒醒來,因饑餓之故,又開始哭鬧起來。
“不哭不哭!” 婦人趕緊拍打,給嬰孩小心的喂着野菜米湯。
“阿右。
”男人沒辦法,對孩子道:“将你的黑柿木刀當了吧。
” “不行!”王右立馬将刀藏到背後,道:“這是路哥給我的,等我練成了刀法,我不但可以保護你們,還能去截殺叛軍,給你們掙飯吃。
” 這話一出口,夫妻倆雙雙色變。
婦人顧不得喂飯,一巴掌就打在孩子臉上:“你在這胡說什麼!不要命了是嗎?” “你不知道嗎?跟他們往來,一旦被晉王發現,是要滅族的!” 王右委屈的捂着面:“娘親,我知道錯了……” “把刀拿來吧。
”男人歎氣,将手伸了出來。
這口刀雖然隻是木刀,但由黑柿木制成,無論材料還是工藝都是上等。
放在太平時節,隻有大族子弟練武才用得起。
王右雖然和并州王氏同姓,但并非一家。
有一次王路經過此地,偶遇王右,甚是喜歡,便常帶他玩耍,又以此木刀相贈。
賣出此刀,有被追問的風險,但此刻也顧不得這些了。
王右一臉不舍:“我上次看見路哥了,他說會來找我,還會給我家糧食,我們再等一等……” “住口!”男子也色變,喝道:“他的糧食,我們有命吃嗎?吃了他的糧,我家四口都得死絕!快拿來!” 少年抵不住父親的壓力,隻能将刀遞出。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拍門聲音。
三口一驚。
男人起身:“是誰?有什麼事?” “是我。
”說話的是鄉老,他聲音中帶着喜色:“晉王下令,讓家中壯丁都去鑿台領糧食!” 男子聞言又驚又喜:“有這種好事?” “叔公莫要來逗弄。
”婦人道:“那晉王幾時有這般好心了?” “慎言!”鄉老走了進來,道:“晉王為民開墓,發了大财,這才來赈濟我們。
” “開墓?”男子驚道:“您是說他挖墳的錢?” “都這個時候了,還管他是不是挖的墳!”鄉老瞪了他一眼,随後歎道:“你當我不知道這東西缺德嗎?可這缺德的錢糧,你不要就得餓死。
” “命都保不住了,哪還管得了這個?” 嬰兒還在啼哭,未曾停過。
男人立馬點頭:“我這就随你去!” 他又轉身囑咐妻兒:“我不在家,不要出門。
” “快去吧!” 婦人滿臉喜色,笑中帶淚,隻盼着丈夫能多領些錢糧,好讓兩個孩子活下去。
莊裡鬧哄哄的,所有成年男子都去了,哪怕六七十的老郎。
鄰近鄉裡的男丁,都往稍東邊的鑿台而去,頗有聲勢。
晉陽城樓上,幾道目光遠視。
“女兒真是聰明。
”韓問渠笑道:“并州存亡是大事,這些愚夫卻藏而不出,若是一戶一戶去抓費時費勁,這樣可快多了啊!” 一網撈下去,就是幾個鄉的壯丁。
幾個随從和官員,也是一陣奉承。
齊浩文面有難色,韓問渠便問他何故。
“兩腳羊有,但是方便抄刀的人,卻是不多。
” 提起這事,齊浩文也是面色蒼白。
單想一想,他就覺得可怕。
“齊公不必擔憂。
”韓穎嫣然一笑:“鬼方胡到了,這事我會親自領着他們去做。
” 鬼方胡,雜胡中的一支,該部崇尚邪神,不但動用人祭,而且食人! “那便好。
”齊浩文松了一口氣。
韓穎又道:“壯丁都出門了,下一步就勞齊公再吩咐一番了。
” “我這便去。
” 齊浩文點頭。
似神态自若。
可轉身下樓之際,他膝蓋一軟,險些栽倒。
等他走遠,韓穎才輕聲嗤笑:“終是個文弱書生。
” 約莫過去兩刻,少年家中出現一人。
“路哥!” 正是王颉的族弟王路。
婦人見了他,駭的面無人色。
“你不必驚慌,沒有人見我來。
” 王路安慰她,放下一袋糧食和一堆碎銀:“韓賊看得緊,我不想給你們帶來災禍,這些東西收着,往後我不會再來。
” “路哥!” 少年抱着他的胳膊,眼淚直流。
“乖,聽母親話。
” 王路摸了摸他的腦袋,正待轉身離開,忽然門外傳來喊聲:“王家娘子!” 王路一驚。
他倒是不怕人,隻是若被人瞧見他和王右一家來往,那于他們而言便是滅頂之災。
婦人也慌了神。
王右倒是急中生智,道:“路哥躲進米缸裡!” “好!” 沒有其他辦法,王路隻能米缸藏身。
沒一會兒,有人進來了,道:“晉王說了,從今往後婦孺他出錢養着,讓各家婦孺都去梗陽亭!” “晉王真這般好了?” “哎呀!我們都窮成這樣了,他還能圖咱們啥?”來人笑道:“無非是南邊六皇子攻的緊,他給了咱好處,希望咱們支持他對抗朝廷呗。
” “趕緊走吧!左右待在這也是餓死。
” 進來的婦人們越來越多,是結伴而行的,外面還有官差領着。
“男人們不是去了鑿台嗎?”婦人疑惑發問。
“男人領男人們的,婦孺是婦孺的,兩碼事!”那人是個能說會道的:“再說了,鑿台才多大,哪能站的下啊?” 将信将疑,又被人群裹着,婦人領着兩個孩子随人流去了。
出門之前,王右看了一眼那米缸。
等周圍徹底安靜下來,王路才頂開缸蓋起身。
“不太對勁!” 他出了莊子,找到幾個随行的弟兄——他們藏匿在附近。
“韓賊能這麼好?” 王氏子弟們都面露疑惑:“婦人拐去可以賣錢,要孩子作甚?” 王右那十歲出頭的,當奴隸賣也勉強值幾個錢。
可還有更小的,價值何在? “韓賊一定不是好人,這當中必然憋着壞!” 王路對一人道:“你将這事去告知颉哥,其他人和我跟上去。
” “好!”
”齊浩文道:“太原王和王氏往日都名聲不錯。
” “怨聲?”韓問渠身側,韓穎嗤笑一聲,道:“父親,女兒有個法子,定讓這些虛僞的百姓不再有半點怨恨之言。
” 韓問渠往日為官時,發現這個女兒隻是聰慧,但未見多少才能。
可造反之後,才覺其頗有過人之處。
可惜,隻是個女兒身。
“說來。
” “坦誠一些,直言死人已矣,活人需活。
一應所得,當有并州百姓共分之。
” 韓穎眼神陰狠:“以發放錢糧為民,讓他們去大的亭台。
等人都到齊了,再用兵一圍……如此,施展我們第二條計策,不就輕松多了麼?” “等到事情做好了,将亭台四面圍住,不使一個人走出,封鎖住消息。
” “如此,便可以最高效率的去抓人!” 原先韓穎提出的三策,第一條最早施行,韓問渠早已差快馬去通知草原各雜胡部落了。
第三條昨天開始也動手了。
唯有這第二條,韓問渠狠得下心,但害怕操作不當,使并州百姓又起亂子。
随後,韓穎又給出更具體的實施方法。
聽完後,韓問渠目光大亮,一拍大腿:“善!” 并州,本來就是個缺糧的地方。
如今這個局勢下,處處興兵,叛軍又毫無軍紀可言,那些異族雇軍更是專搶漢人百姓。
并州百姓,早已食不果腹。
在晉陽東南位置,有兩座亭,一曰梗陽、一曰鑿台。
因晉陽城大,又是并州之中心,這兩座亭也非同一般,面積已經接近一般的小城了。
在并州亂前,這兩座亭城主要的作用是在于開市。
晉陽亂後,亭城的經濟功能廢棄,被韓文渠用來養馬和鍛造兵器。
這兩座亭城之間,生活着大片百姓——以晉陽為中心,這一片是整個并州人口最多的區域。
一個幹瘦婦人,正坐在家門口,懷裡抱着一個嬰兒。
因缺乏糧食,母乳匮乏,嬰兒食不得飽,急的哇哇大哭。
婦人面露憐色,趕緊抱着孩子起身,輕聲拍打:“不哭不哭,等阿爹回來給你煮米湯喝,不哭——” 嬰兒哪聽得懂?隻大哭不止。
婦人哀歎一聲,便喊道:“阿右!阿右!” “王右!” “娘親,我在這裡,有什麼事?” 一個十餘歲的孩童跑了來。
他手裡拿着一口黑柿木刀,質地堅韌,花紋細膩。
食物匮乏導緻他長得很瘦弱,但眼睛依舊有神,一看就是個調皮的小子。
“你又跑哪去了?”婦人責怪道。
“我在練路哥教我的刀法!”少年橫刀擺開了一個架勢,一臉自豪:“等我學會了,我就能保護娘親和弟弟了。
” “飯都吃不飽,别折騰那沒用的,給我省點力氣!”婦人呵斥:“你抱着弟弟,我去尋你父親,看他怎還未回來。
” “回來了。
” 話音剛落,一個男子推開院欄走了進來。
他挑着一個細棒,手裡提着一個袋子,袋子裡鼓囊囊的。
少年撲了過去:“父親,是獵到了什麼野物嗎?” 婦人也滿眼期待。
男子搖了搖頭,歎道:“哪裡還有什麼野物,我在山坳裡看到了一些野菜,給挖了過來。
” “啊!又是野菜啊……”少年一臉失望。
婦人低下了頭:“野菜就野菜,缸裡還有些粟米,用野菜煮了粥來吧。
” “好。
” 一陣忙碌後,一家四口坐在桌上。
說是粥,米極少,多是水和野菜。
一口喝掉,像是沒吃差不多。
嬰兒醒來,因饑餓之故,又開始哭鬧起來。
“不哭不哭!” 婦人趕緊拍打,給嬰孩小心的喂着野菜米湯。
“阿右。
”男人沒辦法,對孩子道:“将你的黑柿木刀當了吧。
” “不行!”王右立馬将刀藏到背後,道:“這是路哥給我的,等我練成了刀法,我不但可以保護你們,還能去截殺叛軍,給你們掙飯吃。
” 這話一出口,夫妻倆雙雙色變。
婦人顧不得喂飯,一巴掌就打在孩子臉上:“你在這胡說什麼!不要命了是嗎?” “你不知道嗎?跟他們往來,一旦被晉王發現,是要滅族的!” 王右委屈的捂着面:“娘親,我知道錯了……” “把刀拿來吧。
”男人歎氣,将手伸了出來。
這口刀雖然隻是木刀,但由黑柿木制成,無論材料還是工藝都是上等。
放在太平時節,隻有大族子弟練武才用得起。
王右雖然和并州王氏同姓,但并非一家。
有一次王路經過此地,偶遇王右,甚是喜歡,便常帶他玩耍,又以此木刀相贈。
賣出此刀,有被追問的風險,但此刻也顧不得這些了。
王右一臉不舍:“我上次看見路哥了,他說會來找我,還會給我家糧食,我們再等一等……” “住口!”男子也色變,喝道:“他的糧食,我們有命吃嗎?吃了他的糧,我家四口都得死絕!快拿來!” 少年抵不住父親的壓力,隻能将刀遞出。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拍門聲音。
三口一驚。
男人起身:“是誰?有什麼事?” “是我。
”說話的是鄉老,他聲音中帶着喜色:“晉王下令,讓家中壯丁都去鑿台領糧食!” 男子聞言又驚又喜:“有這種好事?” “叔公莫要來逗弄。
”婦人道:“那晉王幾時有這般好心了?” “慎言!”鄉老走了進來,道:“晉王為民開墓,發了大财,這才來赈濟我們。
” “開墓?”男子驚道:“您是說他挖墳的錢?” “都這個時候了,還管他是不是挖的墳!”鄉老瞪了他一眼,随後歎道:“你當我不知道這東西缺德嗎?可這缺德的錢糧,你不要就得餓死。
” “命都保不住了,哪還管得了這個?” 嬰兒還在啼哭,未曾停過。
男人立馬點頭:“我這就随你去!” 他又轉身囑咐妻兒:“我不在家,不要出門。
” “快去吧!” 婦人滿臉喜色,笑中帶淚,隻盼着丈夫能多領些錢糧,好讓兩個孩子活下去。
莊裡鬧哄哄的,所有成年男子都去了,哪怕六七十的老郎。
鄰近鄉裡的男丁,都往稍東邊的鑿台而去,頗有聲勢。
晉陽城樓上,幾道目光遠視。
“女兒真是聰明。
”韓問渠笑道:“并州存亡是大事,這些愚夫卻藏而不出,若是一戶一戶去抓費時費勁,這樣可快多了啊!” 一網撈下去,就是幾個鄉的壯丁。
幾個随從和官員,也是一陣奉承。
齊浩文面有難色,韓問渠便問他何故。
“兩腳羊有,但是方便抄刀的人,卻是不多。
” 提起這事,齊浩文也是面色蒼白。
單想一想,他就覺得可怕。
“齊公不必擔憂。
”韓穎嫣然一笑:“鬼方胡到了,這事我會親自領着他們去做。
” 鬼方胡,雜胡中的一支,該部崇尚邪神,不但動用人祭,而且食人! “那便好。
”齊浩文松了一口氣。
韓穎又道:“壯丁都出門了,下一步就勞齊公再吩咐一番了。
” “我這便去。
” 齊浩文點頭。
似神态自若。
可轉身下樓之際,他膝蓋一軟,險些栽倒。
等他走遠,韓穎才輕聲嗤笑:“終是個文弱書生。
” 約莫過去兩刻,少年家中出現一人。
“路哥!” 正是王颉的族弟王路。
婦人見了他,駭的面無人色。
“你不必驚慌,沒有人見我來。
” 王路安慰她,放下一袋糧食和一堆碎銀:“韓賊看得緊,我不想給你們帶來災禍,這些東西收着,往後我不會再來。
” “路哥!” 少年抱着他的胳膊,眼淚直流。
“乖,聽母親話。
” 王路摸了摸他的腦袋,正待轉身離開,忽然門外傳來喊聲:“王家娘子!” 王路一驚。
他倒是不怕人,隻是若被人瞧見他和王右一家來往,那于他們而言便是滅頂之災。
婦人也慌了神。
王右倒是急中生智,道:“路哥躲進米缸裡!” “好!” 沒有其他辦法,王路隻能米缸藏身。
沒一會兒,有人進來了,道:“晉王說了,從今往後婦孺他出錢養着,讓各家婦孺都去梗陽亭!” “晉王真這般好了?” “哎呀!我們都窮成這樣了,他還能圖咱們啥?”來人笑道:“無非是南邊六皇子攻的緊,他給了咱好處,希望咱們支持他對抗朝廷呗。
” “趕緊走吧!左右待在這也是餓死。
” 進來的婦人們越來越多,是結伴而行的,外面還有官差領着。
“男人們不是去了鑿台嗎?”婦人疑惑發問。
“男人領男人們的,婦孺是婦孺的,兩碼事!”那人是個能說會道的:“再說了,鑿台才多大,哪能站的下啊?” 将信将疑,又被人群裹着,婦人領着兩個孩子随人流去了。
出門之前,王右看了一眼那米缸。
等周圍徹底安靜下來,王路才頂開缸蓋起身。
“不太對勁!” 他出了莊子,找到幾個随行的弟兄——他們藏匿在附近。
“韓賊能這麼好?” 王氏子弟們都面露疑惑:“婦人拐去可以賣錢,要孩子作甚?” 王右那十歲出頭的,當奴隸賣也勉強值幾個錢。
可還有更小的,價值何在? “韓賊一定不是好人,這當中必然憋着壞!” 王路對一人道:“你将這事去告知颉哥,其他人和我跟上去。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