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關燈
    “河東不可破,或者說,河東無法從外擊破。

    ” “河東人為何反?因為不造反就會餓死,他們别無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以外力猛攻河東,會造成何等後果?河東之民,悉數團結于郭鎮嶽麾下!” “莫說三萬戰兵,便是三十萬戰兵,要平河東之患,也隻有将河東兩百萬民屠戮一空這一條路可走!” 周漢會答應主動出擊,是因為他基本盤在軍中,他必須搶下主攻任務,不可能讓給周徹。

     至于天子為何會答應……若周漢真能建奇功平河東則最好,如果不能,那就讓尾大不掉的人去死! 等這幫人死了,他就可以換個對付河東賊的方法。

     ——當然,這一切都是周徹的推斷。

     至于天子還有沒有其他想法,則是他所不知得了。

     “數萬精銳都平不得河東,我們走箕關便可以麼?”皇甫韻問道。

     周徹笑道:“單靠我們這點人在外,當然不行,可要是加上内應,那就可以了。

    ” “内應!?” 衆人驚而失聲:“誰是内應,有多少人?” 周徹以手指着自己:“内應就是我,至于有多少人……河東百萬之民,都會是我的人。

    ” 衆人聽得發愣,一個個不明所以。

     嘩—— 這時,帳門被掀開。

     “父親。

    ”甄武錯愕:“您怎麼過來了?” “自是有要緊事。

    ” 甄楚河向周徹拱手:“殿下,人給您帶來了。

    ” 周徹忙道:“怎還勞煩您親自來呢?” “殿下所托,親自經手才放心。

    ”甄楚河側開身子,介紹道:“沒有人比這位更符合殿下的要求了。

    ” 甄楚河背後立着一個中年男子,他身材幹瘦,面經風霜,目光低沉而有銳光。

     在見到周徹後,其人躬身施禮:“河東沈信,見過殿下。

    ” 不必拘禮。

    ”周徹問道:“你是河東沈氏之人?” “是!” 河東兩大族,李沈共稱。

     李氏為宗族巨獸,單是同姓之民便有五六萬之衆,加上依附的他姓小族、徒附、蔭蔽之童仆等等,人口難以計數。

     而沈氏與甄氏相仿,靠經商起家,主要做的是北奴和大夏之間的馬匹生意,獲利豐厚;輾轉于官府商戶之間,關系熟絡。

     随着李氏千金李翠蘿嫁入皇室,雙方力量發生對比。

     緊随而來的河東大亂,更是幾乎一波将沈氏擊垮! 因為亂賊可以輕易撞開商戶的大門,卻絕不敢冒犯宗族的塢堡。

     如李氏這樣的本地巨族,擁壯丁萬餘人,一般的起義軍頭領哪敢招惹他們? 便是強如郭鎮嶽,對他們也是以安撫、合作為主。

     而李氏也抓住了這個機會,瘋狂擴張、吞并其他勢力。

     昔日與之共稱的沈氏,便成為其首要目标。

     沈氏嫡系年輕一代,或被暗殺、或被‘賊’所害。

     為求活路,沈信答應将女兒嫁入李氏,以獲得李氏庇護。

     然而,在聯姻之後,沈信剩下兩子相繼暴斃! 他自己也被下毒,以緻失去人倫之能。

     好在他還有個私生子,托人送到甄氏,現今還在東海養着。

     而再無顧忌的沈信便忍辱于河東、谄媚于李氏,得以繼續經營生意。

     在李氏眼裡,沈信已經絕嗣,唯一一個女兒還在自家——已然失去威脅,所勞累也不過是替李氏經營罷了。

     而對周徹來說,這就是個完美的工具人。

     “沈家主,河東之内,如你這般橫遭劫禍之人,想來不在少數?”周徹問道。

     “如殿下言。

    ”沈信颔首,歎息:“一方崛起,自有一方衰弱。

    ” 崛起者,是以郭鎮嶽為代表的賊寇勢力。

     這些人以武力為根基,挑動底層造反,首劫便是官府,等到官府清洗幹淨,接下來便輪到了大族。

     說白了,郭鎮嶽的人要擴張壯大,就必須向沈信這幫‘肥肉’下嘴。

     而當地巨宗之族,如同李氏一類,為了避免被吞并,甚至擴大自身影響力,他們也必須去吞噬。

     利益之争,不可調和。

     得勝者如郭鎮嶽、如李氏,張牙境内;敗者如當地官府、如沈信,或遭逐殺,或任由吮血。

     迫于形勢,礙于無力,他們隻能低頭忍辱,等待時機。

     而周徹,便是他們所等的時機! 繼而,周徹抛出第二個問題:“河東之民可能飽食?” “奢談。

    ”沈信再度歎氣:“百萬之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