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直面
關燈
小
中
大
機會。
江若華仿佛進入到死循環。
林銳說道:“這樣,你現在要縮小你的客戶名單,不要在那些熟人中間找了,直接找朋友。
你可以直接一點,表明你需要他們的幫助。
” 若華聽了張口結舌,需要朋友的幫助,這句話她無論如何說不出來。
向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從不張口求人,讓她向朋友求助,真是讓她難以啟齒。
林銳嚴肅地說:“若華,你要知道,做保險就是要放下面子和身段,如果死要面子,什麼事都做不成。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她沒有接話。
林銳繼續說道:“你要明白,這個月底就是期限,再不出單,我也幫不了你。
我可以在技巧和知識上面給你指點,但有些東西,你隻能靠自己。
” 若華點點頭。
林銳看她沒有說話,便站起身來:“你考慮清楚。
”說完,便走了出去。
林銳把門關上,留她一個人在訪談室裡面想清楚。
若華站起身來,把門反鎖上,又在桌子旁坐下來。
事實上,林銳的話雖然直接,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她的問題,她太要面子,又太清高。
一直以來,她都是朋友間的知心大姐,隻有别人找她幫忙,傾訴問題,她給别人出謀劃策,從來沒有她去麻煩别人的道理。
這讓她覺得自己有價值。
這些價值建立在她脆弱的自尊心上。
與其說是自尊,不如說是自卑。
是的,江若華是自卑的。
她需要别人的認同,為此她努力當一個好人,努力扮演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就是為了赢得别人的一聲贊譽。
在所有人的眼裡,她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所有朋友親人提起她,總要誇一聲賢惠。
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她放棄了工作,放棄了快樂,她一門心思撲在家庭上,相夫教子,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
她自覺把男權社會的那一套價值觀死死地焊在身上。
這一切行為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
父母對這個女兒是有遺憾的,他們想要的是兒子。
而生了這個女兒之後,在計劃生育時代,他們永遠失去了生兒子的機會。
對這個女兒,他們話裡話外總是說,如果是個兒子就好了,可惜少了一樣東西。
于是這個她缺失的東西,成了原罪。
她為父母的遺憾買單。
在家時,她是個乖巧的女兒,努力讨好父母,在學校,她是個好學生,學習好,品行兼優,年年三好學生,一路考上大學,成為父母的驕傲。
在公司裡,她是任勞任怨的好員工,在家裡,是好妻子好母親,承擔所有家務,忍受精神暴力和語言暴力,還要對外營造家庭幸福的假象。
她努力達成世俗意義上對一個女人能要求的所有标準。
她以這些來彌補父母缺失兒子的遺憾。
她唯獨忘了,自己是江若華,忘了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一直以來,她的生活都以别人的評價為準。
她始終活在别人的眼光裡。
所有人都習慣了她的好,這些好已經成了理所應當。
唯有她知道,這多麼累。
她活成了衆人眼裡的江若華,唯獨不是她自己。
這麼多年,她忍受着肖路的奇葩行為不離婚,無非是為了維持這虛假的幻像。
“我很好。
我值得這麼好的生活。
”這就是她想讓所有人看到的。
而現在,她要親手戳破這種幻像,這太難了,臣妾做不到啊。
如果說,離婚是她不得不為之,那麼向朋友開口是她必須主動去做的事情。
這兩件事,同時讓她對自我的幻想崩塌。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遲遲沒有開展工作何嘗不是這些原因作祟?她害怕失敗,害怕被嘲笑,害怕别人異樣的眼光,曾經那麼驕傲的江若華竟然做這樣的工作?她做不成事的原因就是她的能力不行! 所以她不停地給自己找借口,家庭的原因,孩子的原因,她要顧及這麼多,所以開展不了工作。
她一直都在逃避。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而她對自己的人生,連正眼瞧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現在,她才知道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弱者,是個loser。
然而,事到如今,她已退無可退,隻能面對。
她握緊了拳頭,時值冬天,她渾身燥熱,大汗淋漓。
她打開手機通訊錄,看到上面的第一個名字,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撥通了電話。
喜歡至暗光明請大家收藏:()至暗光明
江若華仿佛進入到死循環。
林銳說道:“這樣,你現在要縮小你的客戶名單,不要在那些熟人中間找了,直接找朋友。
你可以直接一點,表明你需要他們的幫助。
” 若華聽了張口結舌,需要朋友的幫助,這句話她無論如何說不出來。
向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從不張口求人,讓她向朋友求助,真是讓她難以啟齒。
林銳嚴肅地說:“若華,你要知道,做保險就是要放下面子和身段,如果死要面子,什麼事都做不成。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她沒有接話。
林銳繼續說道:“你要明白,這個月底就是期限,再不出單,我也幫不了你。
我可以在技巧和知識上面給你指點,但有些東西,你隻能靠自己。
” 若華點點頭。
林銳看她沒有說話,便站起身來:“你考慮清楚。
”說完,便走了出去。
林銳把門關上,留她一個人在訪談室裡面想清楚。
若華站起身來,把門反鎖上,又在桌子旁坐下來。
事實上,林銳的話雖然直接,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她的問題,她太要面子,又太清高。
一直以來,她都是朋友間的知心大姐,隻有别人找她幫忙,傾訴問題,她給别人出謀劃策,從來沒有她去麻煩别人的道理。
這讓她覺得自己有價值。
這些價值建立在她脆弱的自尊心上。
與其說是自尊,不如說是自卑。
是的,江若華是自卑的。
她需要别人的認同,為此她努力當一個好人,努力扮演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就是為了赢得别人的一聲贊譽。
在所有人的眼裡,她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所有朋友親人提起她,總要誇一聲賢惠。
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她放棄了工作,放棄了快樂,她一門心思撲在家庭上,相夫教子,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
她自覺把男權社會的那一套價值觀死死地焊在身上。
這一切行為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
父母對這個女兒是有遺憾的,他們想要的是兒子。
而生了這個女兒之後,在計劃生育時代,他們永遠失去了生兒子的機會。
對這個女兒,他們話裡話外總是說,如果是個兒子就好了,可惜少了一樣東西。
于是這個她缺失的東西,成了原罪。
她為父母的遺憾買單。
在家時,她是個乖巧的女兒,努力讨好父母,在學校,她是個好學生,學習好,品行兼優,年年三好學生,一路考上大學,成為父母的驕傲。
在公司裡,她是任勞任怨的好員工,在家裡,是好妻子好母親,承擔所有家務,忍受精神暴力和語言暴力,還要對外營造家庭幸福的假象。
她努力達成世俗意義上對一個女人能要求的所有标準。
她以這些來彌補父母缺失兒子的遺憾。
她唯獨忘了,自己是江若華,忘了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一直以來,她的生活都以别人的評價為準。
她始終活在别人的眼光裡。
所有人都習慣了她的好,這些好已經成了理所應當。
唯有她知道,這多麼累。
她活成了衆人眼裡的江若華,唯獨不是她自己。
這麼多年,她忍受着肖路的奇葩行為不離婚,無非是為了維持這虛假的幻像。
“我很好。
我值得這麼好的生活。
”這就是她想讓所有人看到的。
而現在,她要親手戳破這種幻像,這太難了,臣妾做不到啊。
如果說,離婚是她不得不為之,那麼向朋友開口是她必須主動去做的事情。
這兩件事,同時讓她對自我的幻想崩塌。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遲遲沒有開展工作何嘗不是這些原因作祟?她害怕失敗,害怕被嘲笑,害怕别人異樣的眼光,曾經那麼驕傲的江若華竟然做這樣的工作?她做不成事的原因就是她的能力不行! 所以她不停地給自己找借口,家庭的原因,孩子的原因,她要顧及這麼多,所以開展不了工作。
她一直都在逃避。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而她對自己的人生,連正眼瞧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現在,她才知道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弱者,是個loser。
然而,事到如今,她已退無可退,隻能面對。
她握緊了拳頭,時值冬天,她渾身燥熱,大汗淋漓。
她打開手機通訊錄,看到上面的第一個名字,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撥通了電話。
喜歡至暗光明請大家收藏:()至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