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台灣海峽的最窄處,從福建的平潭島到新竹的直線距離大約是130公裡。
這段看似不遠的距離,中間相隔的海道卻是極難跨過的天險,被人稱之為黑水溝。
據《台灣縣志》中記載: “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裡,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
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有八十餘裡,則為澎台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
” 黑水溝的大洋和小洋,導緻東西兩向橫渡海峽相當的艱難,更因水深無法下錨固定,分帆船必須順風急行,若是不及通過,便會被海流卷走,迷失方向。
鄭錦這百餘艘船上的水手,都是隸屬廈門水師的人,常年往來這黑水溝,還在海面上跟清軍打過仗,經驗都十分的豐富。
而且這幾日老天爺也賞臉,所以倒是沒遇到什麼意外,一行人順利的抵達了淡水河的河口。
淡水河是台灣第三大河,水源充足,常年不斷,能供船艦通航。
此時這片地區仍是沒被任何工業污染的處女地,河水清澈見底,碧藍的天空下,唯見沙鷗翺翔,魚躍于海,令人不禁心情大好。
“世子,我們選擇在哪裡登岸?” 陳永華走了過來詢問。
鄭錦拿着望遠鏡觀看了許久。
北岸遠處的一座小山上,隐隐有一座城堡,應該就是那聖多明哥了。
為了避免一下子給荷蘭人太多的刺激,所以開始時還是在淡水南岸立足為好。
于是他想了想,便對陳永華說: “讓大夥将福船沿着淡水河前進十裡左右,那裡有個上好的渡口。
” 陳永華聽後,立即傳令去了。
趙小四卻疑惑的問: “世子,咱為何不在這河口附近上岸,還要往前多走十裡?” 不待鄭錦回答,統率那一百名延平王府精兵的守備千戶黃安便笑道: “世子的選擇是對的,河口容易泛濫,又沒有天然良港,還要直面海潮的侵襲,一不小心就容易功虧一篑……” 鄭錦有些詫異的看着黃安: “我知千戶是一向在陸地作戰,對海事也有了解?” 黃安自小在山區艱苦的環境中長大,因此鄭錦才會以為他隻是個單純的步兵将領。
黃安道:“小将雖然沒出過海,但自從得到調令後,就查閱了許多書籍,近幾日又常常跟船上的水手厮混,所以倒不是對海事一無所知。
” 鄭錦點點頭,覺得這黃安确實是個可造之材。
黃安原是施琅部下哨官,永曆三年鄭成功率部進攻雲霄之戰時,黃安勇敢善戰,鄭成功便開始注意到了他。
但後來,施琅與鄭成功矛盾激化,經過一番血腥的鬥争後,施琅投靠了清軍,黃安則留了下來歸鄭成功直屬。
原本按照曆史,今明兩年黃安将會随軍屢立戰功,官職火速升遷,五年後鄭成功進攻南京時,他已總督明鄭水師了。
而鄭成功兵敗南京城下時,也是多虧有黃安的接應,擊退了清軍的追擊,鄭軍這才保留了部分有生力量。
鄭錦也不知黃安被調來他身邊,算不算耽誤了他的大好前程…… 船隊開進淡水河,又向前駛了十裡左右,南岸便出現了一個河灣,水面陡然變得開闊起來,水流也變得十分的和緩。
早有人劃小船進入河灣勘查了一番,彙報
這段看似不遠的距離,中間相隔的海道卻是極難跨過的天險,被人稱之為黑水溝。
據《台灣縣志》中記載: “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裡,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
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有八十餘裡,則為澎台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
” 黑水溝的大洋和小洋,導緻東西兩向橫渡海峽相當的艱難,更因水深無法下錨固定,分帆船必須順風急行,若是不及通過,便會被海流卷走,迷失方向。
鄭錦這百餘艘船上的水手,都是隸屬廈門水師的人,常年往來這黑水溝,還在海面上跟清軍打過仗,經驗都十分的豐富。
而且這幾日老天爺也賞臉,所以倒是沒遇到什麼意外,一行人順利的抵達了淡水河的河口。
淡水河是台灣第三大河,水源充足,常年不斷,能供船艦通航。
此時這片地區仍是沒被任何工業污染的處女地,河水清澈見底,碧藍的天空下,唯見沙鷗翺翔,魚躍于海,令人不禁心情大好。
“世子,我們選擇在哪裡登岸?” 陳永華走了過來詢問。
鄭錦拿着望遠鏡觀看了許久。
北岸遠處的一座小山上,隐隐有一座城堡,應該就是那聖多明哥了。
為了避免一下子給荷蘭人太多的刺激,所以開始時還是在淡水南岸立足為好。
于是他想了想,便對陳永華說: “讓大夥将福船沿着淡水河前進十裡左右,那裡有個上好的渡口。
” 陳永華聽後,立即傳令去了。
趙小四卻疑惑的問: “世子,咱為何不在這河口附近上岸,還要往前多走十裡?” 不待鄭錦回答,統率那一百名延平王府精兵的守備千戶黃安便笑道: “世子的選擇是對的,河口容易泛濫,又沒有天然良港,還要直面海潮的侵襲,一不小心就容易功虧一篑……” 鄭錦有些詫異的看着黃安: “我知千戶是一向在陸地作戰,對海事也有了解?” 黃安自小在山區艱苦的環境中長大,因此鄭錦才會以為他隻是個單純的步兵将領。
黃安道:“小将雖然沒出過海,但自從得到調令後,就查閱了許多書籍,近幾日又常常跟船上的水手厮混,所以倒不是對海事一無所知。
” 鄭錦點點頭,覺得這黃安确實是個可造之材。
黃安原是施琅部下哨官,永曆三年鄭成功率部進攻雲霄之戰時,黃安勇敢善戰,鄭成功便開始注意到了他。
但後來,施琅與鄭成功矛盾激化,經過一番血腥的鬥争後,施琅投靠了清軍,黃安則留了下來歸鄭成功直屬。
原本按照曆史,今明兩年黃安将會随軍屢立戰功,官職火速升遷,五年後鄭成功進攻南京時,他已總督明鄭水師了。
而鄭成功兵敗南京城下時,也是多虧有黃安的接應,擊退了清軍的追擊,鄭軍這才保留了部分有生力量。
鄭錦也不知黃安被調來他身邊,算不算耽誤了他的大好前程…… 船隊開進淡水河,又向前駛了十裡左右,南岸便出現了一個河灣,水面陡然變得開闊起來,水流也變得十分的和緩。
早有人劃小船進入河灣勘查了一番,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