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杏坛逐梦,情暖医途

關燈
    醫學學堂在蘇然和李明軒的不懈努力下,逐漸步入正軌,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醫館的每一個角落。

    然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

    随着學生們理論知識的積累,實踐環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但讓蘇然和李明軒頭疼的是,合适的實踐場所嚴重不足。

     醫館雖能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可面對衆多求知若渴的學生,實在是捉襟見肘。

    李明軒決定去拜訪城中的各大藥鋪和診所,希望能與他們達成合作,為學生們争取更多的實踐空間。

    他首先來到了城中最大的濟世藥鋪,藥鋪老闆王掌櫃見到李明軒,熱情地迎了上來:“李公子,今日怎麼有空到我這小藥鋪來?”李明軒道明來意後,王掌櫃卻面露難色:“李公子,不是我不幫忙,這藥鋪每日生意繁忙,實在騰不出人手來指導這些學生啊。

    ”李明軒耐心地勸說:“王掌櫃,這些學生都是未來的醫者,他們需要實踐經驗,而您的藥鋪在城中口碑極佳,若能得到您的指導,他們定能受益匪淺。

    而且,這對藥鋪的聲譽也有好處,說不定日後還能為您輸送優秀的人才呢。

    ”經過一番誠懇的交談,王掌櫃終于被李明軒說服,答應接收部分學生前來實習。

     解決了一部分學生的實踐問題後,李明軒并未停下腳步,他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其他診所和藥鋪,憑借着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溝通能力,陸續與多家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

    看着學生們陸續前往各個實踐場所,李明軒心中滿是欣慰。

     與此同時,蘇然在教材編寫和教學方法的探索上也遇到了難題。

    傳統的醫學教材晦澀難懂,對于初學者來說猶如天書,蘇然希望編寫一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教材,讓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醫學知識。

    她整日埋首于古籍和資料中,反複斟酌每一個知識點的表述。

    在編寫關于針灸穴位的内容時,為了讓學生們能更直觀地理解,蘇然決定繪制詳細的穴位圖。

    她找來畫師,與畫師一起探讨如何将複雜的穴位準确地呈現在圖紙上。

    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一套精美的穴位圖終于繪制完成。

     在教學方法上,蘇然也不斷嘗試創新。

    她摒棄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采用案例教學和小組讨論的方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在一次課堂上,蘇然拿出一個實際病例,讓學生們分組讨論診斷和治療方案。

    學生們各抒己見,争論得熱火朝天。

    蘇然在一旁微笑着傾聽,适時地給予引導和點評。

    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