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内外交困

關燈
    新醫館建成後,“濟世醫館”的規模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林念慈和沈玉本以為醫館能就此穩步發展,可命運的考驗卻接踵而至。

    醫館的聲名遠揚引來了其他同行的嫉妒,尤其是一家名為“回春堂”的老牌醫館,它在長安紮根多年,向來以醫術精湛、聲名遠播自居。

    “濟世醫館”的崛起,讓“回春堂”的生意大不如前,館主孫鶴年對林念慈和沈玉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複。

     與此同時,大唐邊境局勢緊張,鄰國蠢蠢欲動,戰争一觸即發。

    朝廷為了籌備軍饷,對各行各業征收重稅,“濟世醫館”也未能幸免。

    沉重的賦稅讓醫館的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原本就不寬裕的資金更加捉襟見肘。

    為了維持醫館的正常運轉,林念慈和沈玉不得不削減開支,但這也導緻了一些醫療設備和藥材的短缺,影響了對患者的救治。

     孫鶴年看準了這個時機,聯合了幾個同樣嫉妒“濟世醫館”的同行,在長安城中散布謠言,聲稱“濟世醫館”為了節省開支,使用劣質藥材,導緻許多患者病情加重。

    這些謠言迅速在百姓中傳開,前來求醫的患者數量銳減,醫館的聲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念慈,這些人太過分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反擊。

    ”沈玉憤怒地說道。

     林念慈緊鎖眉頭,陷入了沉思。

    “我們不能慌亂,當務之急是要找到證據,證明我們的清白。

    同時,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資金問題,不能讓醫館因為這些困難而倒閉。

    ” 為了尋找證據,林念慈和沈玉親自走訪了每一位曾經在醫館就診的患者,收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