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搞定内阁辅臣

關燈
    衆人看着朱慈烺的态度,面面相觑,這跟以往謙遜有禮的太子大相徑庭,以至于讓他們有些摸不着頭腦,不過衆人也不說話,此次來了6個内閣大臣,陣容豪華,再說,有些事肯定要首輔或次輔來提,他們後面的4個閣臣畢竟都是二月初剛入閣的,資曆不是太深,所以還是少說話。

     “謝殿下賜座。

    ”首輔陳演代衆人謝過後,李繼周安排一個火者搬來了一個繡墩,陳演謝過後坐于左側上首,其他閣臣恭立在案前中央大殿上。

     “不知諸閣老來乾清宮所為何事,竟然如此興師動衆,可是内閣無事要做了已經?”朱慈烺率先發難。

     衆人看着眼前的陣仗,也是嘴中發苦,太子堂而皇之的坐在主位,但不見陛下,而且侍立在旁的,是太子的貼身伴讀太監丘緻中和李繼周,再旁邊是陛下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

     這陣容散發着陣陣詭異的氣氛,而且從他們所了解到的情況看,從午門到乾清宮,都已經被操控了,現在看來,估計都是太子的人,這是要幹什麼?從結果推測,衆人感覺大腿發緊,有些站不住了,今天可别有來無回啊。

     陳演正襟危坐,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如泥塑一般,動都不動一下,魏德璟硬着頭皮上前一步答道:“殿下,老臣等來此是想向陛下求證,内閣接到興安伯徐大人的上奏,言陛下命新軍換防金吾衛駐防午門,老臣等來時所見,似乎乾清門等處,也已被錦衣衛換防,不知陛下有何安排?” 朱慈烺淡然道:“聽魏閣老的意思,宮中禁軍換防,還需要内閣同意?” 魏德璟語塞,按理确實不需要内閣同意,但如今,從孝宗開始,内閣權柄越來越重,到萬曆、天啟、崇祯,沒有什麼是内閣不能管的,隻能說道:“宮禁之事幹系重大,既然金吾衛存疑,内閣當調查求證。

    ” “沒什麼疑問,換防事宜實屬正常,這也是為了宮禁安全,各親軍常有調防,稀松平常之事,也值得衆閣老聯袂而來?” “殿下說的是,此事隻是其一,老臣等今日觐見陛下,是有其他要事商議,不知陛下何在?”不愧是輔臣,一計不成,再施一計。

     “哦?閣老來的可真不是時候,王大伴,把父皇的旨意念與諸位閣老聽聽。

    ” “是,殿下。

    ”王承恩上前,從案上拿起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惟天聖德,大行皇帝托基業于朕,敢不從耶?朕載天一十七載,尚勤勉有餘,然大道盈虧,自有定數,月有虧而盈不足,朕自勤勉,故而糟糠之體不能乘也,今國事艱難,罪在朕躬,然天下之事,不可不察也,太子烺,聰穎好學,勤于政事,今朕體恙之際,國事托于太子,望能勤勉理政,衆臣宜輔佐之,朕以君以父,當。

    。

    。

    。

    欽哉。

    ” 聖旨讀完,王承恩都已經将聖旨交還,諸位閣老還沒有從震驚中反應過來,怎麼可能?如今大明江山已經到了危在旦夕的時刻,這個時候陛下休養,命太子監國?這不是扯淡嗎?難道陛下已經看不到希望了,想找太子背鍋?嘿,你别說,還真有可能,畢竟崇祯從來都不願背鍋的。

     其他幾位閣臣七葷八素,陳演卻連眼皮子都沒擡一下,像是睡着了,根本沒聽到聖旨一樣。

     “諸位閣老都聽到了,父皇登基17年了,日不辍朝,終于積勞成疾,身子不爽,現在需要修養,特命孤監理國事,而孤收到皇命,自然體恤父皇辛勞,願為父皇分憂,今暫駐乾清宮處理國事,特求父皇恩旨,命新軍換防午門,為孤調遣,所以,諸位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

    。

    。

    ”衆人聽了解釋,面面相觑,聽着很合理,但又隐隐感覺哪裡不對,一時說不出話來。

     不由得都看向了首輔陳演,但看着陳演毫無反應,次輔魏德璟不得不出聲問詢道:“元輔,陛下命我等輔佐殿下監國,不知元輔可有何安排?” 陳演聽到問詢,這才慢悠悠的睜開雙眼,看向朱慈烺道:“殿下,陛下下旨監國,理應召衆臣廷議公布,并向内閣下旨,昭告天下,此方合乎禮法,現如今先行其事,再出中旨,似有不妥。

    ” “首輔說的是,但眼下國情如何,各位都是明白的,且父皇是突然疾發,不及朝議,事權從急,望各位理解。

    ” 陳演沉默半晌,這才悠悠問道:“此事臣等再無疑問,稍後回文淵閣就照發明告天下。

    ”說到這,陳演又停頓良久,這才繼續道:“隻是老臣想問一句,陛下現在何處,龍體如何,還望殿下相告。

    ” 朱慈烺也明白陳演的意思了,就是這個結果雖然存疑,而且真相他也大概猜到了,但是卻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時勢所迫。

     第一,大家都知道,崇祯回天乏力,已經沒辦法了,第二京師新軍多于禁軍,且裝備領先,第三太子畢竟是合法繼承人,法理上不存在任何問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