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历史的车轮在转动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一個的接連殉國。
至今為止,光是殉國戰死的總督、巡撫、督師、經略已經幾十人了,總兵更是不計其數,是什麼,讓這麼多的忠貞熱血的大好兒郎戰死沙場?世人皆知明末投降的文人武将多,但是誰又知道,光戰死的文臣武将的零頭,都比後來投降的着名漢奸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拿着名的吳三桂來說,他這總兵級的,投降的不過十數人,但崇祯朝戰死的總兵級的,多達一百多位,督師級的也就洪承疇等數人,其他不過随波逐流而已,但戰死的督師級文臣就多達二十餘人,大明的氣節還是可見的。
隻是被崩壞的國家體系害了,而螨清修的明史,為大明盡忠的熱血男兒都銷聲匿迹了,導緻後世隻知投降的漢奸,卻不聞大把的忠貞之士,可悲,可歎。
民國時期的文豪作為螨清的遺老遺少,當然會歌頌螨清而貶低大明,這是政治正确,隻是在為自己的存在找點慰藉罷了。
至此,大明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面對流寇和建奴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了,隻能等死了,官軍在兩面受挫,國内軍閥擁兵自重,崇祯的政令,現在已經出不了北直隸了,每天也隻能和滿朝大臣自娛自樂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李自成再敗陝軍,陝西總督汪喬年戰死殉國。
松錦防線被破,松山、錦州等地失守,經略洪承疇被俘。
七月,田貴妃病逝。
八月,崇祯安排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建奴和談的事,竟然被陳新甲的書童當作邸報,明發天下,天下嘩然,清流直接炸鍋,真不知道是陳新甲故意的還是不小心所緻,按說這麼機密的事情,斷然不會如此草率,竟然将密件随意放置在桌子上,簡直離譜。
但事情已經發生,崇祯看着朝中群憤難平,他自己不敢背鍋,直接就将鍋甩給了陳新甲,陳新甲也為自己的大意疏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當然也可能是陳新甲預估錯誤,他知道,國朝從不妥協,天子被俘都不妥協,現在讓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做這妥協第一人。
他怕,他怕遺臭萬年,所以他來了一手釜底抽薪,将事情當作不小心公示天下,這件事自然就會不了了之,而且這種事明眼人都知道,他一個兵部尚書是做不了主的,所以,崇祯會背這個鍋,可是,他萬萬沒算到,崇祯比他更怕,這個罵名崇祯是萬萬不會背的。
再說,國家政治需要,哪怕在朝大臣都知道是崇祯的意思,他們也不會算到崇祯頭上,這是國家正義需要,所以,到頭來,還是陳新甲要背這個鍋。
九月,李自成掘開黃河,倒灌開封,圍攻三次未能拿下的開封終于支撐不住了,被李自成攻破,當然,李自成也為攻破開封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兵折将甚多也就不說了,第二次的時候,還被射瞎了一隻眼睛,也難怪李自成會惱羞成怒,使出了黃河倒灌這種缺德的招數。
十月,新上任陝西總督的是孫傳庭,在上兩任總督戰死後,崇祯不得不又從牢中提出了流寇克星孫傳庭接任總督,在崇祯的連番催促之下,孫傳庭和李自成接戰,李自成大敗。
但因下雨,未能擴大戰果,接下來就是前面說的,李自成有的是人,卷土重來,将缺少糧饷、戰意低落的官軍再次擊敗,好在孫傳庭摔殘部逃回了陝西,不然,李自成就要殺掉第三個三邊總督了。
剿冦受挫,崇祯還沒來得及怪罪孫傳庭,關外的建奴已經又夾帶着松錦大勝之威,第五次入寇而來,崇祯隻覺天旋地轉,直想一死了之。
朝廷已經再無可用之兵,崇祯下令全國兵馬入京勤王,但是哪裡還有軍隊,最後的邊軍精銳在松錦大戰損失殆盡,殘餘部衆全部死守在山海關,不敢出關一步。
陝西三邊精銳剛和李自成決戰,大敗而歸,損失殆盡。
湖廣、山東、四川、南京等地官軍,也在不久前在朱仙鎮大敗于李自成,各部殘衆龜縮回防,好在朱慈烺提前安排錦衣衛,将保定總督楊文嶽和總兵虎大威密旨劫走。
至于再南方的官軍,就隻剩地方衛所了,大量空編不說,戰鬥力那是低的離譜,隻會種地了,現在估計連流寇都打不過,打建奴?省省吧,再說了,長江以南,現在基本就是聽宣不聽調,根本就沒人奉命。
是以,偌大個朝廷,兩京十三省,竟然連一支五萬人的軍隊都調不出來,除了京師京營的不足三萬的湊數軍隊,整個北京就孤零零的無人問津。
真是可悲、可歎,大明,已經腐朽至此。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
至今為止,光是殉國戰死的總督、巡撫、督師、經略已經幾十人了,總兵更是不計其數,是什麼,讓這麼多的忠貞熱血的大好兒郎戰死沙場?世人皆知明末投降的文人武将多,但是誰又知道,光戰死的文臣武将的零頭,都比後來投降的着名漢奸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拿着名的吳三桂來說,他這總兵級的,投降的不過十數人,但崇祯朝戰死的總兵級的,多達一百多位,督師級的也就洪承疇等數人,其他不過随波逐流而已,但戰死的督師級文臣就多達二十餘人,大明的氣節還是可見的。
隻是被崩壞的國家體系害了,而螨清修的明史,為大明盡忠的熱血男兒都銷聲匿迹了,導緻後世隻知投降的漢奸,卻不聞大把的忠貞之士,可悲,可歎。
民國時期的文豪作為螨清的遺老遺少,當然會歌頌螨清而貶低大明,這是政治正确,隻是在為自己的存在找點慰藉罷了。
至此,大明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面對流寇和建奴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了,隻能等死了,官軍在兩面受挫,國内軍閥擁兵自重,崇祯的政令,現在已經出不了北直隸了,每天也隻能和滿朝大臣自娛自樂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李自成再敗陝軍,陝西總督汪喬年戰死殉國。
松錦防線被破,松山、錦州等地失守,經略洪承疇被俘。
七月,田貴妃病逝。
八月,崇祯安排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建奴和談的事,竟然被陳新甲的書童當作邸報,明發天下,天下嘩然,清流直接炸鍋,真不知道是陳新甲故意的還是不小心所緻,按說這麼機密的事情,斷然不會如此草率,竟然将密件随意放置在桌子上,簡直離譜。
但事情已經發生,崇祯看着朝中群憤難平,他自己不敢背鍋,直接就将鍋甩給了陳新甲,陳新甲也為自己的大意疏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當然也可能是陳新甲預估錯誤,他知道,國朝從不妥協,天子被俘都不妥協,現在讓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做這妥協第一人。
他怕,他怕遺臭萬年,所以他來了一手釜底抽薪,将事情當作不小心公示天下,這件事自然就會不了了之,而且這種事明眼人都知道,他一個兵部尚書是做不了主的,所以,崇祯會背這個鍋,可是,他萬萬沒算到,崇祯比他更怕,這個罵名崇祯是萬萬不會背的。
再說,國家政治需要,哪怕在朝大臣都知道是崇祯的意思,他們也不會算到崇祯頭上,這是國家正義需要,所以,到頭來,還是陳新甲要背這個鍋。
九月,李自成掘開黃河,倒灌開封,圍攻三次未能拿下的開封終于支撐不住了,被李自成攻破,當然,李自成也為攻破開封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兵折将甚多也就不說了,第二次的時候,還被射瞎了一隻眼睛,也難怪李自成會惱羞成怒,使出了黃河倒灌這種缺德的招數。
十月,新上任陝西總督的是孫傳庭,在上兩任總督戰死後,崇祯不得不又從牢中提出了流寇克星孫傳庭接任總督,在崇祯的連番催促之下,孫傳庭和李自成接戰,李自成大敗。
但因下雨,未能擴大戰果,接下來就是前面說的,李自成有的是人,卷土重來,将缺少糧饷、戰意低落的官軍再次擊敗,好在孫傳庭摔殘部逃回了陝西,不然,李自成就要殺掉第三個三邊總督了。
剿冦受挫,崇祯還沒來得及怪罪孫傳庭,關外的建奴已經又夾帶着松錦大勝之威,第五次入寇而來,崇祯隻覺天旋地轉,直想一死了之。
朝廷已經再無可用之兵,崇祯下令全國兵馬入京勤王,但是哪裡還有軍隊,最後的邊軍精銳在松錦大戰損失殆盡,殘餘部衆全部死守在山海關,不敢出關一步。
陝西三邊精銳剛和李自成決戰,大敗而歸,損失殆盡。
湖廣、山東、四川、南京等地官軍,也在不久前在朱仙鎮大敗于李自成,各部殘衆龜縮回防,好在朱慈烺提前安排錦衣衛,将保定總督楊文嶽和總兵虎大威密旨劫走。
至于再南方的官軍,就隻剩地方衛所了,大量空編不說,戰鬥力那是低的離譜,隻會種地了,現在估計連流寇都打不過,打建奴?省省吧,再說了,長江以南,現在基本就是聽宣不聽調,根本就沒人奉命。
是以,偌大個朝廷,兩京十三省,竟然連一支五萬人的軍隊都調不出來,除了京師京營的不足三萬的湊數軍隊,整個北京就孤零零的無人問津。
真是可悲、可歎,大明,已經腐朽至此。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