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孙承宗的见解

關燈
     “但是,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改革,是武器的改革,明年吧,待明年時機成熟,我會在天津衛開設工廠,制造新式火器,有了新式火器,騎兵、建奴、流寇都不是問題了。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不知道殿下說的新式火器是什麼樣,但是老臣以為,大力發展火器的方向是沒錯的,建奴初期被朝廷壓的喘不過來氣,但是在東江鎮反叛之後,建奴火器技術也是和我軍不相上下了,隻是數量差距罷了,此後,朝廷大軍再無優勢可言,随之,建奴也已經是不斷壯大,已成禍患。

    ”孫承宗作為遼東督師,自然最有資格發言和建奴的交戰情況了,大炮的流入,使得建奴迅速膨化,是不争的事實。

     “所以,火器改革勢在必行,而軍官将領的培養也極為重要,小王準備在天津衛開辦一所軍校,專門培養軍官将領,使其系統化,正規化的學習之後,再放入軍中,從基層做起,這樣,軍隊的指揮就不再是憑借統帥的個人經驗去打了。

    ” “這個軍校,好是好,但是确實不合禮制,朝廷允許嗎?”孫承宗卻是無不擔憂的問道,朝廷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不利于文人地位統治,也存在極大隐患,一旦反叛,朝廷也不好平複。

     “這個倒是不急,現在成立的軍校,也不會向全國開放招生,目前隻有一些孤兒,不擴散也就不會動别人的利益,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 “臣恭賀殿下改革成功,中興大明。

    ” “哈哈。

    。

    。

    這個,正是小王這次來找閣老的目的。

    ” “哦?殿下不是找臣商讨國朝局勢?”孫承宗倒是一愣,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自己能出的上力的。

     “不是,小王這次來,是想閣老出任軍校的副校長一職,幫大明再培養幾個優秀的統帥。

    ”朱慈烺終于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啊?軍校副院長?老臣年事已高,怕誤了殿下的事啊。

    ”孫承宗心裡還是非常歡喜的,他前後去職多年,緻仕也是迫不得已。

     而且閑着也特别難受,現在聽說太子在天津衛進行軍事改革,又要開辦軍校,他心裡也是熱血湧現,照他自己感覺,别說軍校了,現在讓自己去薊遼督師也不在話下,但是還是得拿捏一下不是?這是國朝的精粹。

     “不礙事,閣老不必憂心,副校長一職隻做管理,挑選一些軍事理論和實戰經驗豐富的将領擔任講師,按照制度分配管理學院的訓練,學習,生活,軍事技能等等,配些副手,交給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閣老要是還有精力,也可以寫些軍事教材,案例之類的讓學院去學習。

    ” “當然,也可以親自下場去講學,反正就是高度自由,教育學院掌握一切軍事技能就是了,想來閣老督師這麼多年,軍中負傷的部下或者學生,隻要能教會學員任何一方面軍事能用到的,都可聘請來。

    ” “學科也可分類,如軍陣、武器、體能、簡單常用學問知識、敵人語言、野外生存、行軍、後勤等等。

    不同的學科挑選擅長的人去教,保證每個學員都能成為全面型人才。

    ”朱慈烺說着自己的一些想法。

     “殿下大才,如此,必然能教出許多全面人才,隻是這校長是由何人擔任呢?”孫承宗問了一下主事問題,自己是副校長,要是頭上還有個校長,而且萬一尿不到一個壺裡去那就不怎麼如意了,朝堂上,自己也是如此,被排擠出來。

     “這點閣老可以放心,校長一職由小王親自擔任,但是小王要留在京城,一切事物還是以閣老為主,小王隻是挂個名而已,另外,副校長小王準備以從一品、司令級待遇,閣老盡可放心。

    ” “老臣必将為殿下,為大明培養出軍事人才,中興大明,驅逐鞑虜。

    ”孫承宗也是熱血直冒,激動的跪地謝恩。

     “閣老快快請起,能請閣老出山,小王喜不自勝,明日小王先行一步,前往天津衛安排,閣老稍後就攜全家出發吧。

    ” “全家都要去嗎?”孫承宗疑聲問道。

     “不瞞閣老,此來一部分原因是高陽不安全,閣老打擊建奴,名聲在外,現在緻仕在家,手中無兵,若建奴下次入寇,必然來報複,到時若是城破,全家豈不遭此橫禍?”朱慈烺解釋一番。

     “原來如此,多謝殿下替老臣考慮,殿下所思周全,但是家産田畝變賣還需些時日,事畢老臣即可攜全家前往天津衛赴任。

    ” “不必如此麻煩,此地家産留幾個家奴經營即可,不必變賣,到了天津衛,生活支應小王會安排好的。

    ” “如此,老臣多謝殿下厚愛,容老臣收拾一番,便趕赴天津衛。

    ” “好,不過不用太過匆忙,一月之内啟程即可。

    ”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