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论国事
關燈
小
中
大
道的理念的,曆朝曆代,哪個不是靠儒家治理天下的。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父皇說的沒錯,自漢以來,曆朝曆代确實是用儒家理念治國,因為儒家最初的理念是忠君愛國,這符合統治階層所需要的條件,用以鞏固統治的穩定,想來這個父皇能夠理解吧?” “這個朕當然清楚。
” “所以,漢唐以來,雖有司馬家亂政,引發八王之亂,導緻五胡亂華,但除此之外,中華大地的儒學理念,從來不是什麼遏人欲,存天理,教人看重物質,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也是佛教、道教存在幾千年,卻不能成為治國理念和主流信仰的原因。
” “元朝滅亡,很大的原因就是佛教傳播過剩,讓蒙人沒了争鬥之心,要知道,孔聖人當年傳道,那可是挎着腰刀傳道的,不然早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 “不得胡言亂語。
聖人豈是你可以妄議的。
”崇祯随口訓斥道。
但也沒有反駁,崇祯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角度去分析曆史,去看待儒學,所以,漸漸也非常有興趣聽聽,雖然說得沒什麼依據,但聽着好像還是蠻有道理的。
“扯遠了,說回漢唐以來的儒家理念,和前宋朱夫子的理念,想必父皇已經有所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漢唐以來,是拿着刀架在異族的脖子上,逼着異族王化,聽話的吸收,不聽話的砍了或者驅逐。
” “而從宋開始,理念就成了要靠嘴說服異族王化,不服王化,那就譴責,而且重文抑武,不思進取,安于現狀,嘴上無法說服異族,那就這樣吧,反正自己能及時行樂就好,放縱異族不斷做大,最後隻能花錢買平安。
” “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到最後,花錢也保不住了,就隻能等死,這些就是前宋三百多年被壓着打的原因,不是人不行,不是裝備不行,是主流思想出了問題。
”朱慈烺喝了口王承恩倒得茶,緩口氣。
而罕見的,崇祯也沒有急于反駁,而是陷入了思考當中,從秦皇開始,有記載的外族匈奴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從來沒有斷絕過,中原大地除了偶爾讓胡人入關,從來都是壓着北方遊牧打,三國大亂,小喽啰都能去北方刷個副本。
直到宋朝開始,大量鐵器和技術流入北方草原,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崇祯也是飽學之士,這些曆史他當然知道,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是為什麼?難道真的像兒子說的,是從宋朝的思想開始出問題了? 細細回想本朝對外族的手段,好像還真是,不聽話了給點甜頭好好聽話,隻要臣服國朝,好處多多呀。
瓦剌如此、建奴如此、朵顔三衛如此,朝鮮如此,東瀛如此,整個南洋也是如此,國朝對外族總是那麼仁慈,但凡朝貢,就給好處,那要不給好處,是不是都不聽話了?想到這裡,崇祯已經有那麼一絲的認同了。
“父皇?” “嗯,你接着說,朕聽着呢。
” “好,說完前朝曆代,再回到本朝,話說建文帝被文臣忽悠瘸了,”崇祯又忍不住的瞪了一眼,朱慈烺當作沒看見,繼續說道:“文臣又想一手遮天,但是太祖分封的各塞王藩國可都是有兵權的,不可能任由他們拿捏,所以建文帝被忽悠着開始削藩,結果就是成祖靖難,建文帝玩完,成祖因為靖難,所以也是對藩王掌兵有所忌憚,所以也削藩了,但是勳貴還掌控着大量兵權啊,怎麼辦?” “文臣想忽悠成祖限制勳貴,成祖當然不會讓他們得逞,暫時得以平衡,宣宗從小跟着成祖,自然也得了一些真傳,文臣還是沒有得逞,但是北方及南方還在不時征戰,勳貴武将還需掌兵” “于是就開始忽悠,與民生息,不應該打仗,于是國朝就基本放棄了奴兒幹都司大片大片的土地控制,北方關外都司衛所也全部放棄,導緻北元殘部得以喘息,現在的林丹汗再次有一統草原之勢,成為禍端。
” “遼東的奴兒幹都司部的女真得到發展,統一奴兒幹都司,現在已成大患,再說南方,停止下西洋,放棄舊港宣慰司,南洋屬國現在聽話的還有幾個?放棄西南,緻使底兀剌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全部脫離掌控。
”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整整縮小了四五倍不止,整個中南半島基本脫離掌控,而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得整個南方半島,再也和我們沒有半點關系了,我們在西南影響力弱了,就有别的勢力崛起,東籲王朝、安南國等等,導緻廣西、貴州、雲南、甚至四川南部的土司都有樣學樣,想叛亂自立或者轉投他國,這些,都是國朝的好文臣,為了享受安穩,不想打仗,撤兵所緻,不知父皇以為如何?”朱慈烺說的氣憤難當,扭頭問崇祯。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父皇說的沒錯,自漢以來,曆朝曆代确實是用儒家理念治國,因為儒家最初的理念是忠君愛國,這符合統治階層所需要的條件,用以鞏固統治的穩定,想來這個父皇能夠理解吧?” “這個朕當然清楚。
” “所以,漢唐以來,雖有司馬家亂政,引發八王之亂,導緻五胡亂華,但除此之外,中華大地的儒學理念,從來不是什麼遏人欲,存天理,教人看重物質,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也是佛教、道教存在幾千年,卻不能成為治國理念和主流信仰的原因。
” “元朝滅亡,很大的原因就是佛教傳播過剩,讓蒙人沒了争鬥之心,要知道,孔聖人當年傳道,那可是挎着腰刀傳道的,不然早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 “不得胡言亂語。
聖人豈是你可以妄議的。
”崇祯随口訓斥道。
但也沒有反駁,崇祯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角度去分析曆史,去看待儒學,所以,漸漸也非常有興趣聽聽,雖然說得沒什麼依據,但聽着好像還是蠻有道理的。
“扯遠了,說回漢唐以來的儒家理念,和前宋朱夫子的理念,想必父皇已經有所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漢唐以來,是拿着刀架在異族的脖子上,逼着異族王化,聽話的吸收,不聽話的砍了或者驅逐。
” “而從宋開始,理念就成了要靠嘴說服異族王化,不服王化,那就譴責,而且重文抑武,不思進取,安于現狀,嘴上無法說服異族,那就這樣吧,反正自己能及時行樂就好,放縱異族不斷做大,最後隻能花錢買平安。
” “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到最後,花錢也保不住了,就隻能等死,這些就是前宋三百多年被壓着打的原因,不是人不行,不是裝備不行,是主流思想出了問題。
”朱慈烺喝了口王承恩倒得茶,緩口氣。
而罕見的,崇祯也沒有急于反駁,而是陷入了思考當中,從秦皇開始,有記載的外族匈奴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從來沒有斷絕過,中原大地除了偶爾讓胡人入關,從來都是壓着北方遊牧打,三國大亂,小喽啰都能去北方刷個副本。
直到宋朝開始,大量鐵器和技術流入北方草原,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崇祯也是飽學之士,這些曆史他當然知道,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是為什麼?難道真的像兒子說的,是從宋朝的思想開始出問題了? 細細回想本朝對外族的手段,好像還真是,不聽話了給點甜頭好好聽話,隻要臣服國朝,好處多多呀。
瓦剌如此、建奴如此、朵顔三衛如此,朝鮮如此,東瀛如此,整個南洋也是如此,國朝對外族總是那麼仁慈,但凡朝貢,就給好處,那要不給好處,是不是都不聽話了?想到這裡,崇祯已經有那麼一絲的認同了。
“父皇?” “嗯,你接着說,朕聽着呢。
” “好,說完前朝曆代,再回到本朝,話說建文帝被文臣忽悠瘸了,”崇祯又忍不住的瞪了一眼,朱慈烺當作沒看見,繼續說道:“文臣又想一手遮天,但是太祖分封的各塞王藩國可都是有兵權的,不可能任由他們拿捏,所以建文帝被忽悠着開始削藩,結果就是成祖靖難,建文帝玩完,成祖因為靖難,所以也是對藩王掌兵有所忌憚,所以也削藩了,但是勳貴還掌控着大量兵權啊,怎麼辦?” “文臣想忽悠成祖限制勳貴,成祖當然不會讓他們得逞,暫時得以平衡,宣宗從小跟着成祖,自然也得了一些真傳,文臣還是沒有得逞,但是北方及南方還在不時征戰,勳貴武将還需掌兵” “于是就開始忽悠,與民生息,不應該打仗,于是國朝就基本放棄了奴兒幹都司大片大片的土地控制,北方關外都司衛所也全部放棄,導緻北元殘部得以喘息,現在的林丹汗再次有一統草原之勢,成為禍端。
” “遼東的奴兒幹都司部的女真得到發展,統一奴兒幹都司,現在已成大患,再說南方,停止下西洋,放棄舊港宣慰司,南洋屬國現在聽話的還有幾個?放棄西南,緻使底兀剌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全部脫離掌控。
”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整整縮小了四五倍不止,整個中南半島基本脫離掌控,而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得整個南方半島,再也和我們沒有半點關系了,我們在西南影響力弱了,就有别的勢力崛起,東籲王朝、安南國等等,導緻廣西、貴州、雲南、甚至四川南部的土司都有樣學樣,想叛亂自立或者轉投他國,這些,都是國朝的好文臣,為了享受安穩,不想打仗,撤兵所緻,不知父皇以為如何?”朱慈烺說的氣憤難當,扭頭問崇祯。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