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孔子

關燈
    ,而後被孔子的德行感化,拜孔子為老師,之後一直跟在孔子身邊。

     後人常常猜測,是子路沒打過孔子,而後才被其道理折服。

     “老師,是子若來信了”,子路一臉興奮的揚了揚手裡的帛書。

     春秋時期,雖然大部分文書都是用竹簡記錄,但這種用于傳輸的信件一般都是用獸皮,或者是帛書。

     “子若嗎?”,孔子腦海之中瞬間湧現一個身影。

     有若,字子若,孔子弟子,重孝并提倡講究誠信,主張藏富于民,建議降低民衆賦稅,孔子認為有若可以執掌千室之邑,屬于非常高的評價了。

     有若因為其母親在魯國,所以他并沒有追随孔子出遊列國,有若經常為此感到愧疚。

     “求學令?”,孔子接過子路手中的書信,認真的看着上面的一字一句,除了有若字裡行間的關懷和愧疚,心中還抄錄了一篇來自楚國的求學令。

     “楚王熊章?”,孔子看完求學令的内容,神色有些恍惚。

     楚昭王27年春,也就是去年,孔子在經過陳國的時候,受楚昭王之邀前往楚國郢都。

     在面見楚昭王的時候,孔子向昭王推薦了自己仁愛的主張,但昭王沒有采納,于是孔子就離開了楚國,沒想到這才一年多的時間,楚昭王就已經薨了。

     而令孔子沒有想到的是,楚國新君似乎才九歲吧,就有如此大的魄力開辦學宮。

     “博士嗎?”,孔子手裡拿着有若的書信,良久不言。

     “老師,對于您來說或許是個機會”,子路對孔子說道。

     孔子如今已經六十三歲了,除了四十多歲的時候在魯國執政,雖然政績斐然,除陽虎,壓三桓,可惜最後還是因為季氏而被迫離開魯國。

     “我再想想吧”,孔子收起有若的書信,再次看着院中的桃花沉默不語。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