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还汝一鞭
關燈
小
中
大
冷兵器時代,占據地利的一方,優勢之大,實在遠超王政這等現代人心中想象。
這是因為古代軍隊本身便在裝備,體力,軍紀諸多方面都十分欠缺的緣故。
便是抛開裝備上的時代落差,他們也遠遠不如現代軍隊。
尤其是在東漢這個特殊的時代。
這個一個士兵存在感最低的時代,因為單論普通兵卒的平均戰力,他們既不如之前的西漢,也遜色更久遠的秦朝,甚至不如後來者的三國時期。
無論是戰國七雄,還是秦國始皇混一寰宇,又或是後面的劉姓西漢,這幾個時期内大部分戰争發起後,其中參戰的主力士兵們,他們的來源都是通過征兵制。
到了東漢建國後,卻是把征兵制改為募兵制,無論中央還是各地郡國,真正的常備軍數量都不算多,每有戰事更多是靠臨時募集士兵。
這種募兵制的對象則是農民,商人以及少數民族。
與征兵制相比,募兵制缺陷太多,直接影響了士兵單人和群體的雙向戰力。
較之秦漢時,實在遜色太多。
東漢王朝最終也自食其果。
募兵制是造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直接原因之一。
當軍閥們自己可以通過部曲家兵建立私人武裝,且私人武裝的戰力,不但不遜色所謂的朝廷官兵甚至猶有過之,日積月累,軍閥們實力愈發強大,對朝廷正統的忌憚近乎于無時,自立乃至叛亂的野心便瘋狂滋長。
另一方面,是募兵制的出現,導緻了士兵個人戰力的低落,間接成就了三國舞台輝煌的底柱。
猛将如雲,謀士如雨,這是天朝幾千年的漫長曆史中,最為群星閃耀的時代。
天時地利,在這個特殊的時代,對一場戰役的勝負影響,遠超後世。
王政料到了勝利,但太過輕松的勝利,還是遠遠超乎他的意料。
這還是曹操的軍隊... 尤為注重軍紀軍訓的魏武啊... 他何等重視糧草後勤,怎可能不派精兵護送? 望着面框上浮現的藍色文字,王政确認了自己的判斷,足足11300多的經驗,去掉了那些被俘的傷員,這次的敵方士兵每人提供的經驗都在80左右。
雖不如龔續的親兵家将,也遠勝普通士族,是絕對的精銳之師。
兩百精兵..自己嚴陣以待, 結果...就這? 一支曾經憑一萬人打破三十萬黃巾的軍隊,如今三百人對五千,人數的懸殊已在縮小,但僅僅是占據地利埋伏,趁敵不備形成突襲,便是這般完全翻轉的一面倒嗎? 想到後世的天朝開國士兵,同樣是裝備劣勢,後勤不足,卻造就了一國敵十七國的不可思議的神話,更讓後來被北約總司令贊歎生平僅見,遠勝蘇德美日的地上最強士兵。
王政有些感慨,更隐隐有了明悟。
或許,便是這般孱弱的士兵戰力,才成就了那些猛将“萬人敵”的神話吧。
或許,正是這些完全沒有紀律,信仰與不屈精神可言的軍隊,才讓那些謀士真的相信了: 隻需羽扇微搖,錦囊藏計,便可以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因為普通人的力量,在他們看來,太過微不足道。
這一場勝利,王政并沒有參與。
準确的說,是沒有再身先士卒。
一是他不可能每次都拼殺在前,二是他想近距離觀察“黃巾壯丁”的戰力。
二階兵種果然不凡。
單就表現來說,王政已經得出判斷,若是同等裝備下,一個“黃巾壯丁”便足可抵龔續的親兵兩人。
他們應該也發現了吧? 一具身體短時間内無論力量還是速度,甚至五感這些都發生了變化,身體的主人怎麼可能毫無所覺? 尤其是戰場這種地方,與人交戰時,更能立刻就發現這些異常變化。
望着一臉興奮走來的吳勝等人,王政笑了笑,正欲說話,看到其中一個人影時倒是頗為意外,随即笑容裡也多了些莫明的意味。
那人正是夏侯楙。
此時的他被一群人反縛雙手押解而來,渾身血污灰頭土臉,哪裡還有半點之前的驕傲自衿,面上猶自強做鎮定,卻無法掩飾雙眼中的慌亂畏縮。
“荒山野嶺,道左相逢,實在難得。
” 王政玩味地看着對方,笑道:“夏侯校尉,别來無恙啊?” “是你!” 夏侯楙自
這是因為古代軍隊本身便在裝備,體力,軍紀諸多方面都十分欠缺的緣故。
便是抛開裝備上的時代落差,他們也遠遠不如現代軍隊。
尤其是在東漢這個特殊的時代。
這個一個士兵存在感最低的時代,因為單論普通兵卒的平均戰力,他們既不如之前的西漢,也遜色更久遠的秦朝,甚至不如後來者的三國時期。
無論是戰國七雄,還是秦國始皇混一寰宇,又或是後面的劉姓西漢,這幾個時期内大部分戰争發起後,其中參戰的主力士兵們,他們的來源都是通過征兵制。
到了東漢建國後,卻是把征兵制改為募兵制,無論中央還是各地郡國,真正的常備軍數量都不算多,每有戰事更多是靠臨時募集士兵。
這種募兵制的對象則是農民,商人以及少數民族。
與征兵制相比,募兵制缺陷太多,直接影響了士兵單人和群體的雙向戰力。
較之秦漢時,實在遜色太多。
東漢王朝最終也自食其果。
募兵制是造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直接原因之一。
當軍閥們自己可以通過部曲家兵建立私人武裝,且私人武裝的戰力,不但不遜色所謂的朝廷官兵甚至猶有過之,日積月累,軍閥們實力愈發強大,對朝廷正統的忌憚近乎于無時,自立乃至叛亂的野心便瘋狂滋長。
另一方面,是募兵制的出現,導緻了士兵個人戰力的低落,間接成就了三國舞台輝煌的底柱。
猛将如雲,謀士如雨,這是天朝幾千年的漫長曆史中,最為群星閃耀的時代。
天時地利,在這個特殊的時代,對一場戰役的勝負影響,遠超後世。
王政料到了勝利,但太過輕松的勝利,還是遠遠超乎他的意料。
這還是曹操的軍隊... 尤為注重軍紀軍訓的魏武啊... 他何等重視糧草後勤,怎可能不派精兵護送? 望着面框上浮現的藍色文字,王政确認了自己的判斷,足足11300多的經驗,去掉了那些被俘的傷員,這次的敵方士兵每人提供的經驗都在80左右。
雖不如龔續的親兵家将,也遠勝普通士族,是絕對的精銳之師。
兩百精兵..自己嚴陣以待, 結果...就這? 一支曾經憑一萬人打破三十萬黃巾的軍隊,如今三百人對五千,人數的懸殊已在縮小,但僅僅是占據地利埋伏,趁敵不備形成突襲,便是這般完全翻轉的一面倒嗎? 想到後世的天朝開國士兵,同樣是裝備劣勢,後勤不足,卻造就了一國敵十七國的不可思議的神話,更讓後來被北約總司令贊歎生平僅見,遠勝蘇德美日的地上最強士兵。
王政有些感慨,更隐隐有了明悟。
或許,便是這般孱弱的士兵戰力,才成就了那些猛将“萬人敵”的神話吧。
或許,正是這些完全沒有紀律,信仰與不屈精神可言的軍隊,才讓那些謀士真的相信了: 隻需羽扇微搖,錦囊藏計,便可以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因為普通人的力量,在他們看來,太過微不足道。
這一場勝利,王政并沒有參與。
準确的說,是沒有再身先士卒。
一是他不可能每次都拼殺在前,二是他想近距離觀察“黃巾壯丁”的戰力。
二階兵種果然不凡。
單就表現來說,王政已經得出判斷,若是同等裝備下,一個“黃巾壯丁”便足可抵龔續的親兵兩人。
他們應該也發現了吧? 一具身體短時間内無論力量還是速度,甚至五感這些都發生了變化,身體的主人怎麼可能毫無所覺? 尤其是戰場這種地方,與人交戰時,更能立刻就發現這些異常變化。
望着一臉興奮走來的吳勝等人,王政笑了笑,正欲說話,看到其中一個人影時倒是頗為意外,随即笑容裡也多了些莫明的意味。
那人正是夏侯楙。
此時的他被一群人反縛雙手押解而來,渾身血污灰頭土臉,哪裡還有半點之前的驕傲自衿,面上猶自強做鎮定,卻無法掩飾雙眼中的慌亂畏縮。
“荒山野嶺,道左相逢,實在難得。
” 王政玩味地看着對方,笑道:“夏侯校尉,别來無恙啊?” “是你!” 夏侯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