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曹公的风采【求追读】

關燈
    下午的陽光從窗外斜照進來。

     虞傾側卧榻上,在宮裡的擔驚受怕,出宮後才有些放松下來。

     數月的提心吊膽,加上昨晚沒睡,這時候睡得香甜無比。

     她将發髻打散,烏亮的發絲垂在枕上,雙腿疊放,裙下探出裸着的腳丫,白淨細嫩,隻手可握。

     陽光被窗棂過濾後落在她臉上,顯得很柔和,睫毛濃密而挺翹。

     湊上來的寅,打斷了曹操的矚目。

     幼虎歡快的靠到他身邊,用腦袋蹭了蹭曹操的腿。

     曹操帶着它往外走,開門關門的微響,讓虞傾翻了個身,繼續睡。

     出門喂過虎,曹操來到書房,看了下外挂詞條。

     家裡招募的鄉勇青壯,以驚人的速度在攀升。

     昨天看還是三百多人,眼下已過了七百,仍在快速增長。

     ———— 谯縣。

     得知有人舍粥,在城門外開粥棚,附近的流民蜂擁而至。

     粥棚前的人群,一眼看不到隊尾,人越聚越多。

     王朝末年,天災人禍,升鬥小民的日子苦不堪言。

     四年前,中平元年,朝中内鬥不休,宦官與外戚争權。

    外有黃巾軍揭竿而起。

    各地天災層出,先是規模驚人的瘟疫,四月天時的冰雹。

    七月,洪水、蝗蟲肆虐。

     人在洛陽,情況還好一些。

     一旦離開洛陽,洪水暴漲的河裡,餓死,淹死的屍體,不計其數。

     總有人說黃河裡有陰兵過世,就是因為災荒年,無數屍體在河面上漂浮而過。

     從那時候傳下來的說法。

     曹操後來寫的蒿裡行中,有兩句詞: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各地災荒時,劉備就曾趁勢而起,看準機會,召集流民,鄉勇,征繳黃巾軍,從者雲集。

     天下處處都陷入慌亂當中,随後數年,天災人禍愈演愈烈。

     民間傳言說王朝的氣數盡了,即将天翻地覆。

     各地流民數不勝數,到處挖野菜,用樹皮炖煮稍許粥米充饑。

     有的流民餓極了,土塊,死人都吃。

     曹嵩在谯縣舍粥,周邊郡縣的流民皆聞聲而至,用盡最後的力氣,來争這一口粥。

     有人來到粥棚附近,身上浮腫,眼睛裡冒出來的卻是餓狼般綠油油的光芒。

     要不是曹家勢大,粥棚附近維持秩序的護衛如狼似虎。

     必有人沖上來争搶,釀成慘禍。

     曹嵩到現場看過,才發現自己之前的顧慮,有些多餘了。

     聚集流民舍粥,别說他之前走動過,就算不打招呼,也根本不會有人多管閑事,因為流民太多了。

     根本管不過來。

     有人舍粥,周邊各郡縣的官吏,隻會慶幸,引走了一批流民。

     短短幾天時間,聚集的民衆之多,讓曹嵩都一陣陣心驚。

     從中篩選青壯,加入曹家,對這些流民來說,無疑是有了活命的機會。

     别說要錢,一天隻要供一頓粥飯,就有人賣命。

     老病,饑弱者沒被曹家看中,帶領全家在粥棚旁常跪不起,隻為求一條活路。

     這些人裡,年輕的,等吃上幾頓飽飯,調整些時日,身體就能慢慢恢複,成為上好的兵員。

     因為餓過,隻要給他們飯吃,這些人敢和任何人拼命,守護他們擁有的東西。

     當然,包藏禍心的也不會少。

     不過曹家的勢力,誰敢挑事就是找死。

     我兒說的對,稍許施恩,短期就能聚集大量人手。

     曹嵩看了看送到自己手裡的記錄。

     他一共開了十三處粥棚。

     兩天不到,篩選合格的青壯,突破千人。

     曹嵩經曆過朝中的勾心鬥角,做事力求穩妥。

     他計算了下,感覺招募三千人分散在各家族親當中,不會出問題,也不至于太顯眼。

     但再多就不能通過舍粥來招了,要暗中進行。

     曹嵩負手站在縣城的城牆上,眺望城外粥棚附近的流民。

     有人甚至是爬過來的。

     他此時才更清楚的感受到曹操寫給他的信裡,說給流民一塊能休養生息的地方,讓他們從事生産,他們願意把命給你,是什麼意思。

     曹操在信裡,用了一個詞叫民心凝聚力。

     曹嵩眼下也明白過來。

     休養生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