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穷寇莫追!

關燈
    ,其餘士兵也被殺得丢盔卸甲,狼狽逃竄。

     身在左翼的公孫瓒眼見張純所在帥旗動亂而後逃竄開來,公孫瓒連忙喝令周邊士兵沖張純處追殺而來! 不僅如此,就連他們的妻兒老小都被遺棄在了戰場上,成為了公孫瓒的俘虜。

    張純見勢不妙,隻得拼命越過邊塞逃走。

     經過這一場激烈的戰鬥,公孫瓒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他不僅成功地收複了之前被敵人掠奪走的大片土地,更是解救出了無數遭受苦難、被敵軍擄掠去的男女百姓。

    當戰場上的局勢逐漸變得清晰明了起來時,公孫瓒興奮異常,毫不猶豫地率領着自己的本部人馬一路瘋狂追擊逃竄的張純及其殘兵敗将。

    他們一口氣狂奔了一百多裡,隻為能将張純這個罪魁禍首徹底斬殺。

     然而,此刻的公孫瓒一心隻想着殺敵立功,卻完全忘卻了那句古老的兵法名言:“窮寇莫追”。

    由于他太過急于求成,率領軍隊孤軍深入敵境,導緻後方沒有及時跟上的援兵。

    而狡猾的張純在逃跑途中發現自己正朝着另一處老巢——遼西平谷奔去。

    那裡尚有他留守的五千精兵強将。

     于是,張純在與這些士兵順利會合後,立即調轉馬頭,對緊追不舍的公孫瓒發起了兇猛的反沖鋒。

    這時,公孫瓒才驚覺大事不妙,因為經過長時間的追殺和激戰,他手下的士兵已經是人困馬乏,戰鬥力大打折扣。

    更糟糕的是,他身邊如今隻剩下不到兩千人的隊伍,而對面張純的兵力卻是己方的數倍之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面對如此懸殊的力量對比,公孫瓒深知繼續硬拼下去隻會讓自己陷入絕境。

    無奈之下,他隻得迅速下令部隊退守到遼西的管子城,并緊閉城門,全力加強城防工事,準備堅守城池等待援軍的到來。

     這一困就是十多天,城内糧食漸漸耗盡,士兵們也開始出現大量傷亡,最終導緻軍隊潰散。

    據統計,此次戰役中公孫瓒的士卒死亡人數竟然高達十分之五六,可謂損失慘重。

     話說那公孫瓒所率之軍,由于被長期圍困,軍中糧草已然消耗殆盡。

    無奈之下,他們隻得宰殺心愛的戰馬以充腹中之饑。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戰馬也被吃光了,饑餓仍舊如影随形地困擾着這支軍隊。

     到最後,實在無計可施的士兵們竟将手中的弩和盾牌放入鍋中煮熟來果腹。

    盡管如此,公孫瓒軍在與敵軍的激烈交戰中依舊漸漸處于下風,難以抵擋對方強大的攻勢。

     眼看着敗局已定,公孫瓒心中悲痛萬分,但是此時趙雲等人循着蹤迹找到公孫瓒所在之地時,矮小的管子城已經搖搖欲墜,殘破不堪!趙雲帶領麾下“破虜營”一舉沖散了張純的士兵。

     就在此時,天空突然降下了鵝毛大雪,寒風凜冽刺骨。

    而另一邊,張純率領的軍隊同樣遭受着嚴重的饑荒困苦,不得不選擇遠離此地,長途跋涉前往柳城尋求生存之路。

     不過,正所謂“福禍相依”,在這場混亂之中,卻有一支力量向公孫瓒投誠而來。

    原來,屬國烏桓部落的首領貪至王見局勢不妙,毅然決然地率領其部衆歸順了公孫瓒。

     公孫瓒因此功績受到朝廷的嘉獎,官職一路攀升,先是被封為降虜校尉,接着晉升為中郎将,更獲封都亭侯。

    此外,他還兼任了屬國長史一職,得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

    随後,公孫瓒帶領軍隊進駐屬國地區,統轄衆多兵馬,肩負起守護邊境安甯的重任。

     喜歡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請大家收藏:()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