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天下穷苦,战乱不断

關燈
    第182章天下窮苦,戰亂不斷 四月間,汝南郡的葛陂一帶再次燃起戰火。

    那裡的黃巾軍重整旗鼓,卷土重來,其鋒芒銳不可當,接連攻克了一座座郡縣,使得當地官府束手無策。

     同月,随着汝南葛陂黃巾攻沒郡縣,身為太尉的曹嵩也被朝廷官員彈劾,罷免官職,随後回到谯縣老家。

     時光流轉,轉眼間已是夏季。

    五月,朝廷任命永樂少府、來自南陽的樊陵擔任太尉一職。

    但僅僅過了一個月,六月時樊陵也遭到罷免。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六月,正值盛夏時節,烈日炎炎,暑氣逼人。

    然而,在益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就在這個月裡,益州的百姓們再也無法忍受沉重的賦稅和苛政的壓迫,終于揭竿而起。

    其中,以馬相和趙祗為首的一群義士在綿竹聚衆起義。

    他們自稱為黃巾軍,打出了反抗暴政的旗号。

     這些勇敢的人們手持簡陋的武器,但心中充滿了憤怒與決心。

    他們首先将矛頭指向了益州刺史卻儉,這位官員平日裡魚肉百姓,早已令民衆怨聲載道。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馬相等人成功地斬殺了卻儉,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初戰告捷後,馬相率領着他的義軍士氣大振,繼續揮師東進,向着巴郡進發。

    沿途的百姓紛紛響應,加入到這支正義之師中來。

    義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迅速攻占了巴郡以及犍為郡等地區。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馬相的軍隊就已經攻略了三個郡縣,其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此時的馬相意氣風發,竟然大膽地自稱天子,并擁有了數萬之衆的兵力。

     面對如此迅猛發展的起義軍,益州從事賈龍深感事态嚴重。

    他緊急召集了各州郡的兵馬,組成一支讨伐大軍,準備與馬相一決雌雄。

     雙方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一時間,金鼓齊鳴,喊殺聲響徹雲霄。

    然而,由于賈龍的軍隊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而馬相的義軍多為臨時拼湊而成,缺乏有效的組織和指揮。

    最終,在經過數日的激戰之後,馬相的軍隊漸漸不支,敗下陣來。

     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卻給當時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鐘,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百姓對于公平與正義的渴望。

     時值金秋七月,朝廷任命射聲校尉馬日磾擔任太尉一職。

    這馬日磾乃是大儒馬融的同族孫子,其家學淵源深厚,為人正直謙遜,頗受衆人敬仰。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的八月,正值秋風送爽之時,為了應對重新複起的黃巾軍,漢廷于西園大張旗鼓地設立了統帥部,并緊鑼密鼓地組織起了一支嶄新的軍隊。

     這新軍統帥部可謂人才濟濟,總共設有八位校尉之職,分别是:上軍校尉乃是宦官蹇碩;中軍校尉則由袁紹擔當;下軍校尉為鮑鴻;典軍校尉便是曹操;助軍左校尉由趙融出任;助軍右校尉是馮芳;左校尉乃夏牟;而右校尉一職,則由淳于瓊擔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連位高權重的上軍校尉何進,竟也需聽從蹇碩的指揮調遣。

    如此一來,這上軍校尉蹇碩便一躍成為統領全國軍隊的至高統帥。

     令天下嘩然的是,蹇碩是靈帝時期的一名小黃門,并非“十常侍”衆人,但蹇碩長得威武雄壯在深得靈帝信任,負責出面溝通漢靈帝和董太後的事情,是宦官集團中的紅人。

     蹇碩竟然被提拔為了上軍校尉!這個消息猶如一道驚雷,瞬間在朝堂之上炸響。

    原本權傾朝野、不可一世的張讓,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猛地一震,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背後更是冷汗涔涔而下! 一直以來,張讓都自認為深得漢靈帝的寵幸,隻要再加把勁,便能在權力的階梯上更上一層樓。

    然而,他萬萬沒有料到,這“西園八校”的統帥之位最終會落在蹇碩的頭上!這個結果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此時此刻,張讓不禁開始重新審視起這位看似昏庸無道的皇帝。

    原來,漢靈帝雖然終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但在關乎大漢江山社稷的傳承問題上,卻并非完全愚昧無知。

    他顯然對自己的子嗣和國家的未來有着一番精心的籌謀。

     想到這裡,張讓暗自慶幸自己還算有些先見之明。

    這些年來,他費盡心思地提拔了趙家父子,如今看來,這筆投資或許将會成為他日後在宮廷鬥争中的重要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