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朝廷反应,连发三道圣旨!

關燈
    黃巾起義猶如一道突如其來的風暴,瞬間席卷了整個大漢王朝。

    不出一月大漢十三州就有青、徐、幽、冀、荊、揚、兖、豫八州相繼爆發起義的聲音。

    然而,面對這一突發狀況,漢朝朝廷并未驚慌失措,其反應堪稱果斷迅速。

     一方面洛陽朝廷這裡,展開了大規模的清查行動,旨在将隐藏于帝都民間的黃巾黨羽一網打盡。

    另一方面,漢靈帝更是在張角起事的當月就連發三道诏書,展現出其應對危機的決心與魄力。

     漢靈帝雖然荒淫無度,但是自己理智尚在,朝廷雖然多年來各個派系勾心鬥角,但是不乏能人良将,志士謀臣,在此危急時刻,各方派系居然全都統一了陣線,不在相互推诿,而是統一口徑,聽候皇帝調遣。

    (雖說皇帝此刻神識清明,但是那黨政之禍,外戚幹政此刻仍然深深影響着漢靈帝的決策,因此,漢靈帝不得不重用何進這個大舅哥!) 公元184年3月戊申日,朝會當日,朝廷第一道诏書,便是任命何進為大将軍,一時之間這個靠妹妹上位的屠戶,一朝得意!位極人臣! 與此同時,漢靈帝命令何進率領左右羽林五營士屯于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大軍駐守在都亭一帶。

    (具體來說,何進統帥的左右羽林軍大約有一千七百人,而北軍五校的吏士總計約四五千人,合計何進手下有六七千人左右?) 黃巾軍如果想要攻打洛陽,那必須拔除都亭才有可能繼續前進,都亭此地(位于今保定市唐縣附近),乃是京城的要沖之地,何進在此屯兵布陣,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牢牢地守護着京畿地區的安全。

     随後不久,朝廷又有人建言,設立了八關都尉一職,這八關分别是:“函谷、伊阙、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八關都尉以統營八關的軍政事務,确保京都的安全?”,這些将領們分别負責鎮守各個重要關卡,這些關卡猶如天險一般,使得京城周邊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

     緊接着3月中旬,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在得知冀州黃巾之亂爆發後,随即連夜奮書急筆寫下百字忠言上奏朝廷,信中深表對大漢天下的憂愁,同時對于黃巾之亂提出要迅速清除這顆危害大漢的毒瘤,否則後患無窮!同時皇甫嵩又提出解除圍困朝政多年的黨锢,建議朝廷給各州郡守軍發放皇家财物和優良馬匹,激勵士氣!以求解決此次朝廷之危! 漢靈帝看完此信,對于黃巾起義的危害又加深了一層認識,在此危急時刻也顧不得之前朝廷的這些頑疾,于是坦然采納了皇甫嵩的建議。

    解除黨锢,實行大赦,鼓勵官民捐獻武器馬匹,選拔有戰略才能的軍士加入平叛。

     不久後,朝廷第二道诏書下達。

    漢靈帝任命盧植為北中郎将、皇甫嵩為左中郎将以及朱儁為右中郎将,命他們各自統領一軍,分作三路對黃巾軍發起猛烈的征讨。

    這三位将軍皆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戰将,他們麾下的士卒也皆為精銳之師,此番出征可謂是氣勢如虹。

     這三位赫赫有名,赤膽忠心的漢末三位名将分别是: 第一位盧植為北中郎将盧植,字子幹,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東漢末年經學家、将領。

    盧植性格剛毅,有高尚的品德。

    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為鄭玄、管甯、華歆的同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