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拜师蔡邕?算是记名弟子?
關燈
小
中
大
趙武來到蔡邕府前,隻見門口已有不少文人雅士等候。
他整了整衣冠,上前遞上名帖。
門童通報後,很快就将他引入庭院之中。
此時庭院裡衆人正圍坐在一起,談論着詩詞歌賦、經史子集。
蔡邕見趙武前來,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畢竟這年輕人眼生得很。
趙武恭敬地行禮,說道:“久聞蔡公大名,今日特地帶自家新編寫書籍前來,望蔡公指點一二,并懇請蔡公收晚輩為徒。
”說着便呈上書籍。
蔡邕接過翻看,不禁露出驚訝之色,這書中印刷清晰精美,比以往所見大有進步。
周圍衆人也紛紛圍攏過來觀看,啧啧稱奇。
蔡邕沉思片刻,擡頭對趙武說:“你這書籍印制不凡,可見心思聰慧。
但這書籍隻是表淺之物,求老夫收徒之人卻是絡繹不絕。
還需考較你一番學問,若能令老夫滿意,方可談拜師之事。
”趙武心中一喜,忙應聲道:“學生定當全力以赴。
” 老夫一生琴棋書畫算得上是樣樣精通,但是這些東西不僅修身養性,也是提高個人能力的先天基礎條件,我且問你:“這四樣東西你都會哪些?” 趙武心中犯了難,自己也是抱着試試看的态度來到這漢朝有名之士這裡想要尋一番機緣,沒想到還是逃不掉對方的一番考驗。
自己這個穿越過來的大學生懂得知識與漢朝格格不入,自己有的隻是對曆史的一點先知性而已。
。
。
蔡邕見趙武猶豫,隻得先行說道:“各位,今日我蔡邕廣邀各方賢士前來家中暢聊,今日興起,在下就先彈奏一曲,還請大家品鑒一番!”言罷,蔡邕拿出自己的愛琴蔡邕輕撫琴弦,美妙的樂音頓時流淌而出。
那琴聲時而悠揚婉轉如潺潺溪流,時而激昂澎湃似驚濤駭浪。
衆人皆沉浸其中,臉上滿是陶醉之色。
唯有趙武,他雖不懂琴藝,但憑借着現代音樂知識中的節奏韻律分析着蔡邕的彈奏。
一曲終了,衆人贊聲不斷。
蔡邕看向趙武問道:“君觀吾曲,可有見解?”趙武深吸口氣,大膽言道:“蔡公之曲,仿若一幅畫卷展開,然晚輩以為,若于高音之處略作舒緩,再添幾分空靈之意,則更能觸動人心。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有人面露不滿,覺得趙武太過狂妄。
蔡邕卻微微點頭,道:“君之看法頗為新奇,不落俗套。
看來君雖琴藝不通,卻有獨特感悟。
至于棋藝書畫,君又有何話說?”趙武心中稍定,拱手回道:“棋者,布局謀略之道;書者,表意傳情之法;畫者,繪景抒懷之徑。
晚輩雖學藝不精,但願以誠心求學。
”蔡邕聽此,露出一抹淺笑,對趙武的本事也是了解了幾分,對于趙武也是多了幾分興趣。
趁着興緻,蔡邕轉念話題對着趙武繼續問道:“如今漢室頹危,陛下想要大展拳腳治理國家可是礙于外戚和士族異心而不得,不得已陛下才會重用身邊的宦官,但是這些宦官哪裡懂得國家治理,弄得大漢如今民不聊生”。
蔡邕撫須道:“方才老夫所提漢室困局,你且說說看法。
”趙武略作沉吟,開口道:“回蔡公,學生以為當下外戚與士族勢大,陛下欲大治則必先集權于己身。
”衆人皆側目,聽他繼續說道:“可先從經
他整了整衣冠,上前遞上名帖。
門童通報後,很快就将他引入庭院之中。
此時庭院裡衆人正圍坐在一起,談論着詩詞歌賦、經史子集。
蔡邕見趙武前來,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畢竟這年輕人眼生得很。
趙武恭敬地行禮,說道:“久聞蔡公大名,今日特地帶自家新編寫書籍前來,望蔡公指點一二,并懇請蔡公收晚輩為徒。
”說着便呈上書籍。
蔡邕接過翻看,不禁露出驚訝之色,這書中印刷清晰精美,比以往所見大有進步。
周圍衆人也紛紛圍攏過來觀看,啧啧稱奇。
蔡邕沉思片刻,擡頭對趙武說:“你這書籍印制不凡,可見心思聰慧。
但這書籍隻是表淺之物,求老夫收徒之人卻是絡繹不絕。
還需考較你一番學問,若能令老夫滿意,方可談拜師之事。
”趙武心中一喜,忙應聲道:“學生定當全力以赴。
” 老夫一生琴棋書畫算得上是樣樣精通,但是這些東西不僅修身養性,也是提高個人能力的先天基礎條件,我且問你:“這四樣東西你都會哪些?” 趙武心中犯了難,自己也是抱着試試看的态度來到這漢朝有名之士這裡想要尋一番機緣,沒想到還是逃不掉對方的一番考驗。
自己這個穿越過來的大學生懂得知識與漢朝格格不入,自己有的隻是對曆史的一點先知性而已。
。
。
蔡邕見趙武猶豫,隻得先行說道:“各位,今日我蔡邕廣邀各方賢士前來家中暢聊,今日興起,在下就先彈奏一曲,還請大家品鑒一番!”言罷,蔡邕拿出自己的愛琴蔡邕輕撫琴弦,美妙的樂音頓時流淌而出。
那琴聲時而悠揚婉轉如潺潺溪流,時而激昂澎湃似驚濤駭浪。
衆人皆沉浸其中,臉上滿是陶醉之色。
唯有趙武,他雖不懂琴藝,但憑借着現代音樂知識中的節奏韻律分析着蔡邕的彈奏。
一曲終了,衆人贊聲不斷。
蔡邕看向趙武問道:“君觀吾曲,可有見解?”趙武深吸口氣,大膽言道:“蔡公之曲,仿若一幅畫卷展開,然晚輩以為,若于高音之處略作舒緩,再添幾分空靈之意,則更能觸動人心。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有人面露不滿,覺得趙武太過狂妄。
蔡邕卻微微點頭,道:“君之看法頗為新奇,不落俗套。
看來君雖琴藝不通,卻有獨特感悟。
至于棋藝書畫,君又有何話說?”趙武心中稍定,拱手回道:“棋者,布局謀略之道;書者,表意傳情之法;畫者,繪景抒懷之徑。
晚輩雖學藝不精,但願以誠心求學。
”蔡邕聽此,露出一抹淺笑,對趙武的本事也是了解了幾分,對于趙武也是多了幾分興趣。
趁着興緻,蔡邕轉念話題對着趙武繼續問道:“如今漢室頹危,陛下想要大展拳腳治理國家可是礙于外戚和士族異心而不得,不得已陛下才會重用身邊的宦官,但是這些宦官哪裡懂得國家治理,弄得大漢如今民不聊生”。
蔡邕撫須道:“方才老夫所提漢室困局,你且說說看法。
”趙武略作沉吟,開口道:“回蔡公,學生以為當下外戚與士族勢大,陛下欲大治則必先集權于己身。
”衆人皆側目,聽他繼續說道:“可先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