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乐曲

關燈
    其他衆人皆認為此考題有些劍走偏鋒、離經叛道之意,完全出乎他們意料之外,實難想象朝堂之上竟會拟定如此别具一格的題目。

    然而,這看似刁鑽古怪的試題,卻與段情那獨特的思考方式不謀而合。

    仿佛是上天有意為之,讓他在此刻大顯身手。

     之所以會選擇這道題,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咱們這位微宗皇帝啊,他對文詞藝術簡直可以說是情有獨鐘!打小就癡迷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些玩意兒,長大後更是将其視為心頭之好。

    也正因如此,當面對衆多備選題目時,他毫不猶豫地挑中了與音樂相關的這一題,并決定以此作為開場之選。

    畢竟,對于一個熱愛文學藝術到骨子裡的人來說,還有什麼比用自己最擅長和喜愛的領域來開啟一場比試更為合适呢?這樣不僅能從中挑選與自己興趣相投的才子,日後或許還可以成為自己的心腹。

     平日裡的宋徽宗趙佶,對繪畫和音樂情有獨鐘,幾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這些藝術追求之上,對于國家政務則顯得漠不關心。

    當面對蔡京那表面順從、背地裡卻耍盡手段的行為時,徽宗選擇視而不見。

    其實,他心裡清楚得很:蔡京手握重權,其勢力已經滲透到朝廷的各個角落。

    若要輕易動他,無異于動搖整個大宋王朝的根基。

    為了能繼續享受舒适自在的生活,徽宗甯願避免與這樣的奸臣陷入無休止的争鬥之中。

     随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考試現場氣氛愈發緊張凝重起來。

    考場内一片安靜,隻聽得見毛筆與紙張摩擦的沙沙聲以及偶爾傳來的輕咳聲。

    每個書生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全神貫注地盯着眼前的試卷,臉上露出或思索、或焦慮、或茫然的神情。

     他們緊緊握着手中的筆,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咬着筆頭苦思冥想,仿佛要從腦海深處挖掘出那些被遺忘已久的知識。

    有些人不斷錘頭醒腦,試圖找到一點靈感;還有些人則不停地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希望能理出個頭緒來。

    然而,盡管他們用盡全力思考,卻似乎仍然無法突破困境,遲遲不知如何下筆。

     然而可段情卻與衆不同,他對樂曲有着極高的天賦和深厚的造詣。

    因此,面對此題,他表現得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回答起來如同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毫無半點遲疑和猶豫之态。

    仿佛那些詞語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分。

    每一段論述都能引發他内心深處的共鳴,讓他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在他手中,毛筆就像是一件神奇的魔法道具,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繪出各種與樂曲媲美的詞語,似乎就像刻在骨子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