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新科状元

關燈
    今年殿試總共選拔出了百餘人參加,此刻,一群學子按照名次整齊地站在大殿中央。

    皇上看着台下衆人,也不知道問些什麼好。

    他讀書時候,學問就不如三個哥哥,當了皇帝之後,整日處理政務,閑時還要去後宮流連,更不用說溫故知新了。

    故而,他先是挑了一些古人的事迹,讓殿試學子論古述今,闡述其中道理。

     國子監祭酒、司業均在,還有太學太傅等一衆老學究。

    皇帝隻肖在論辯結束後看一番衆人表情,心裡便有了個大概。

    隻是有的人說話實在是晦澀難懂,語調又無起伏波瀾,聽得人直想打瞌睡。

     問了一圈,天色已然黃昏,皇帝看學究臉色倒是看出了幾個文采斐然的,隻是這幾人之中到底誰能位列三甲,卻難判斷。

    想想最近南方災害奏折頻現,又加試一題:災荒之年,應當如何救濟、安撫災民? 皇帝點了幾個人回答,無外乎是大開國庫,撥糧撥款。

    雖然沒錯,但卻不盡如人意。

    當他點到趙懷瑜,卻得到了與其他人不盡相同的一番回答:一是派兵鎮壓,減少民亂。

    反抗朝廷者,鎮壓之;帶頭劫掠者,殺之。

    二是屠宰牲畜、家禽,減少糧食消耗,以畜糧,加倉糧,混在一處,發與災民。

    待災荒過去,再由相鄰州府引進畜禽。

    三是減免賦稅,待民生恢複,再行征稅不遲。

     首先,這派兵鎮壓就引起了不少讨論。

    災民已經生計艱難,再強行鎮壓,難免生出反抗之心。

    不過,也有人表示贊同。

    以往災年,救濟糧被劫掠之事數不勝數,與其留着這些不顧鄉親死活,隻顧自己吃飽的敗類,不如殺了,省了官府事端,也能多救一些平民。

     至于以畜糧混倉糧赈濟,有的人說是把人當牲畜看,有的人則是覺得能救一個是一個,都已經是生死關頭了,何必在乎吃什麼。

    那些麥皮、米糠雖然不好吃,好歹也是能吃的東西。

     皇上被吵得有些頭疼,就點了下一個。

    這人看着五十多歲,身形瘦削,粗布衣裳洗得幹幹淨淨,一看就是寒門學子。

    他不僅贊同了趙懷瑾的說法,還提議,可以出一本野草集,讓人知道哪些野草能吃,哪些不能吃。

    減少賦稅的同時,鼓勵開墾荒地。

    這些被開墾出來的荒地,前三年不用繳稅,這樣,大家就可以有更多的田地去種糧食。

    皇上認為他的提議非常好,不禁點頭表示贊同。

     最後一位,正是筆試拔得頭籌的宋程。

    原本皇帝以為前面人回答得已經較為完備,誰知他這一開口,又說了許多聽來更加泯滅人性的言論。

     “鎮壓災民自然是必做之事,同時,各州府還應對核對百姓名單,如有趁亂劫掠、反叛者,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以同罪論。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甚至有人直呼太過嚴苛。

    宋程并沒有理會,接着說道:“官府赈濟,當以米麸麥皮,混以沙石米糧。

    ” “沙石是人能吃的嗎?”群臣議論紛紛,就連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