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寺庙偶遇
關燈
小
中
大
“沒,時間太短,想是還沒回吧。
我原想爬到假山上,待那人回來時多瞧兩眼。
誰知下不來了。
不過早間她出去的時候身上穿的衣服肯定是府上丫鬟常穿的顔色。
”紫萱借口追風筝去角門附近藏了半天,也沒等到早上鬼鬼祟祟出去那人回來。
“若我們兩個早上被她發現了的話,想必晚些時候會有人過來打聽消息,我們且等等。
若是有人問起,也隻裝作不知道就是了。
” “是,奴婢知道了。
” “你膽子是真大,假山那麼高你都敢爬上去。
” “這有什麼,奴婢小時候就可會爬樹了呢!”主仆二人說完悄悄話就恢複了平日的說說笑笑,倒是老夫人那邊氣氛有些重。
“說來,舒婕也十二歲了,再有三年就及笄了……”老夫人坐在榻上,神情有些恍惚。
“可不是嗎,及笄之後再留個一兩年就要出閣了,想想當初小姐在閣中的時候,仿佛就是昨日光景。
”彩雲彩霞早被打發了下去,屋裡隻留了李媽媽一個人伺候。
由于是陪嫁丫頭,老夫人待她格外親厚。
二人私下閑聊時,李媽媽總會稱老夫人作小姐,就像老夫人出閣前那樣。
“若不是她院裡那不安分的丫頭,我倒還想不起來這事。
如今算算也該是開始給舒婕挑夫婿的時候了。
你瞧着這城裡哪家有合适的?”秦鴻是永州同知。
上有知州知府,下有縣令縣丞。
平日裡各家總會尋些個理由走動,奈何一般都是由夫人出面,老夫人對于城中的青年才俊知之甚少,這可難倒了李媽媽。
“小姐呀,您問奴婢這些事,奴婢又如何知曉?如今的宴席往來,多是夫人出面,您許久不出府衙半步,奴婢就是長了一對順風耳,也聽不全各家的消息啊。
” “這倒也是。
”老夫人思索了一會兒。
“今日是我沒給雲芝留面子,一時半會兒也不好再找她,待過兩日進香祈福過後我再問問吧。
”雲芝是舒婳母親白氏的閨名,老夫人心情好時會這麼稱呼她。
“奴婢還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媽媽皺了下眉。
“與我還說這些什麼虛的,有話說來便是。
”老夫人難得使起了小性子,揶揄了李媽媽一句。
李媽媽也不覺難堪,微微一笑,道:“夫人從懷少爺開始就不大走動,和這些個女眷好些日子沒見面了。
前頭各府送來的帖子一概推了,隻請人回頭備了些禮送去。
現在若是指望着她給大姐兒相看,總覺得有些不妥。
可若要讓大姐兒自己去相看,又是萬萬不能的。
倒不如過些日子擺個賞菊宴,請了各家小姐夫人來。
到時您想要打聽消息,可不是容易得多。
” “你說的有理,她是個不頂事的。
日後各家擺酒慶賀,恐怕就要自己躲懶,讓舒婕出面。
隻是,若舒婕自己出府,我總覺着有些不妥,若是帶着兩個小的去,我又擔心舒婳太小會鬧出些亂子來。
可若是放舒婕和舒妤出去,單單留舒婳在家,我又覺得有些對不起這孩子。
” “小姐又繞不出來了。
眼前給大姐兒相看才是要緊事,讓二姐兒陪着就是了。
以前您總覺着二姐兒能拿到的,總不能短了三姐兒。
可三姐兒年齡尚小,這種事情晚個幾年也沒什麼。
您覺着呢?” “是我又把自己繞糊塗了。
”老夫人歎了口氣。
“剛好,再過些日子就是中秋了,按理說,知州大人應該會設宴邀請,到時就讓她們兩個一同去吧。
”決定之後,老夫人放松了許多。
“前些日子叫你備的拜師禮你可都備好了?” “您就放心吧,都備好了。
” 卻說秦舒婳和紫萱二人在院中等到晚上,也未見紅雨前來,甚至連個夏雨閣的人都未曾露面,秦舒婳又不好主動打聽怕引起紅雨警覺,也就将此事暫且擱置不提。
(三日後萬佛寺) 舒婳一下車便聽得人聲吵嚷,錯以為自己是誤走了城門主街。
仔細看來卻是官府在山腳設了粥棚。
有些婦孺趕在放粥前過來,坐在樹蔭下聊天。
雖然面有菜色,眉梢眼角卻并無過多凄涼之意,想來是秦鴻等人辦事得力,百姓遭災卻也能借官府救濟熬過這一時。
從山腳往山上望去,隻覺遠處煙霧缭繞,定是前來上香的善男信女又捐了不少的香火錢。
住持也不吝啬,定期也會在山下施藥施衣。
既不和官府救濟沖突,又能幫助更多流離百姓。
倒是讓更多城中富戶願意到這裡來上香。
步行到山上要花
我原想爬到假山上,待那人回來時多瞧兩眼。
誰知下不來了。
不過早間她出去的時候身上穿的衣服肯定是府上丫鬟常穿的顔色。
”紫萱借口追風筝去角門附近藏了半天,也沒等到早上鬼鬼祟祟出去那人回來。
“若我們兩個早上被她發現了的話,想必晚些時候會有人過來打聽消息,我們且等等。
若是有人問起,也隻裝作不知道就是了。
” “是,奴婢知道了。
” “你膽子是真大,假山那麼高你都敢爬上去。
” “這有什麼,奴婢小時候就可會爬樹了呢!”主仆二人說完悄悄話就恢複了平日的說說笑笑,倒是老夫人那邊氣氛有些重。
“說來,舒婕也十二歲了,再有三年就及笄了……”老夫人坐在榻上,神情有些恍惚。
“可不是嗎,及笄之後再留個一兩年就要出閣了,想想當初小姐在閣中的時候,仿佛就是昨日光景。
”彩雲彩霞早被打發了下去,屋裡隻留了李媽媽一個人伺候。
由于是陪嫁丫頭,老夫人待她格外親厚。
二人私下閑聊時,李媽媽總會稱老夫人作小姐,就像老夫人出閣前那樣。
“若不是她院裡那不安分的丫頭,我倒還想不起來這事。
如今算算也該是開始給舒婕挑夫婿的時候了。
你瞧着這城裡哪家有合适的?”秦鴻是永州同知。
上有知州知府,下有縣令縣丞。
平日裡各家總會尋些個理由走動,奈何一般都是由夫人出面,老夫人對于城中的青年才俊知之甚少,這可難倒了李媽媽。
“小姐呀,您問奴婢這些事,奴婢又如何知曉?如今的宴席往來,多是夫人出面,您許久不出府衙半步,奴婢就是長了一對順風耳,也聽不全各家的消息啊。
” “這倒也是。
”老夫人思索了一會兒。
“今日是我沒給雲芝留面子,一時半會兒也不好再找她,待過兩日進香祈福過後我再問問吧。
”雲芝是舒婳母親白氏的閨名,老夫人心情好時會這麼稱呼她。
“奴婢還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媽媽皺了下眉。
“與我還說這些什麼虛的,有話說來便是。
”老夫人難得使起了小性子,揶揄了李媽媽一句。
李媽媽也不覺難堪,微微一笑,道:“夫人從懷少爺開始就不大走動,和這些個女眷好些日子沒見面了。
前頭各府送來的帖子一概推了,隻請人回頭備了些禮送去。
現在若是指望着她給大姐兒相看,總覺得有些不妥。
可若要讓大姐兒自己去相看,又是萬萬不能的。
倒不如過些日子擺個賞菊宴,請了各家小姐夫人來。
到時您想要打聽消息,可不是容易得多。
” “你說的有理,她是個不頂事的。
日後各家擺酒慶賀,恐怕就要自己躲懶,讓舒婕出面。
隻是,若舒婕自己出府,我總覺着有些不妥,若是帶着兩個小的去,我又擔心舒婳太小會鬧出些亂子來。
可若是放舒婕和舒妤出去,單單留舒婳在家,我又覺得有些對不起這孩子。
” “小姐又繞不出來了。
眼前給大姐兒相看才是要緊事,讓二姐兒陪着就是了。
以前您總覺着二姐兒能拿到的,總不能短了三姐兒。
可三姐兒年齡尚小,這種事情晚個幾年也沒什麼。
您覺着呢?” “是我又把自己繞糊塗了。
”老夫人歎了口氣。
“剛好,再過些日子就是中秋了,按理說,知州大人應該會設宴邀請,到時就讓她們兩個一同去吧。
”決定之後,老夫人放松了許多。
“前些日子叫你備的拜師禮你可都備好了?” “您就放心吧,都備好了。
” 卻說秦舒婳和紫萱二人在院中等到晚上,也未見紅雨前來,甚至連個夏雨閣的人都未曾露面,秦舒婳又不好主動打聽怕引起紅雨警覺,也就将此事暫且擱置不提。
(三日後萬佛寺) 舒婳一下車便聽得人聲吵嚷,錯以為自己是誤走了城門主街。
仔細看來卻是官府在山腳設了粥棚。
有些婦孺趕在放粥前過來,坐在樹蔭下聊天。
雖然面有菜色,眉梢眼角卻并無過多凄涼之意,想來是秦鴻等人辦事得力,百姓遭災卻也能借官府救濟熬過這一時。
從山腳往山上望去,隻覺遠處煙霧缭繞,定是前來上香的善男信女又捐了不少的香火錢。
住持也不吝啬,定期也會在山下施藥施衣。
既不和官府救濟沖突,又能幫助更多流離百姓。
倒是讓更多城中富戶願意到這裡來上香。
步行到山上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