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网卡通信方案

關燈
    林宇軒手持一張A4紙,踱步到白闆旁。

     秦奕瞟了一眼,發現上面竟然是些小貓小狗之類的卡通圖畫。

     感情這老林剛才在他講述漢卡進展的時候,居然一直在那張白紙上信筆塗鴉! 然而不得不說,這位仁兄還真是夠自信的,連相關資料都沒有攜帶,就這樣毫無顧忌地直接登上講台開始講解了。

     果然不愧是業界内赫赫有名的專家! 隻聽見他爽朗地笑道:“多謝小秦如此鄭重其事地安排我來閃亮登場!” 然後他欠了欠身,接着說道:“不過嘛,大家夥兒也别這般拘謹,我這次給諸位帶來的通信方案,實際上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深莫測、難以理解哈。

    ” 林宇軒的行事風格依舊和以往一樣,我行我素, 他才剛剛開口說了幾句話,瞬間便成功打破了整個會議室原本有些沉悶的氛圍。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下來。

     說完開場白後,他随手拿起一支黑色水筆,潇灑自如地畫下了兩個大小相同的方框,并分别在其上方标注出“A”和“B”兩個字母,随後解釋道:“現在咱們看到的這兩個方框就是兩台電腦A和B。

    ” 這時,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掃視過全場,微笑着繼續問道:“倘若我們想要将存儲在電腦A上面的資料傳輸到電腦B當中去,那究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實現呢?” “直接伸出雙手從電腦A裡把這些資料一把抓起來,然後再丢進電腦B裡面嗎?很顯然,這種變魔術一樣的做法根本是行不通的。

    ” 話說到此,安靜坐在台下認真聆聽的秦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因為他心裡清楚,如果放在數十年之後,當無線網絡技術發展得足夠先進和成熟時,這樣看似荒誕不經的操作是有可能行得通的。

     不過在現在這個技術環境,這樣的場景确實不太可能出現。

     林宇軒接着講:“所以,得有個東西,能把數據從電腦A拷貝到電腦B。

    目前比較常用的是軟盤,不過軟盤的容量,現在也就幾MB左右。

    雖說在可預見的未來,其容量會不斷增加,但是——” “假如我們不僅想把數據從電腦A拷貝到B,還想拷貝到C、D、E甚至更多電腦上呢?難道要一個個拿着軟盤,人工送到每台電腦那兒?這時,我們就需要計算機網絡了,借助它,數據能快速傳播。

    ”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構建一個計算機網絡呢?” “我們都知道模拟電路和數字電路,計算機裡存儲數據用的是數字信号,可現實中的傳輸介質,像現有電話網絡的電纜裡面,傳輸的大多是連續的模拟信号。

    最初構建計算機網絡時,大家自然就想到用調制解調器,把電腦裡的數字信号轉換成模拟信号,再進行傳輸。

    ” 童士柏點頭贊同,水木大學之前構建的計算機網絡就是用的電話網來作為傳輸網絡,這樣計算機在将信息放到傳輸介質傳輸的時候,确實需要有調制解調器來将信号類型轉換。

     而在秦奕看來,這種建網方式雖然在一段時間内利用現有的電話網絡能快速搭建一個成型的局域網,但是本身他的傳播性能并不理想,而且在光纖技術發展起來之後這種聯網方式也很快就被淘汰了。

     如果林宇軒想要以這個方式來搭建網絡的話,他可能要提醒下對方後續更換網絡設施的可能。

     不過秦奕很快就發現他的擔心是多餘的,隻聽林宇軒繼續講道:“然而,模拟信号傳輸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抗幹擾能力差,信号容易失真,噪聲還會不斷積累,信号精度有限,糾錯和恢複也困難,對設備要求還高。

    這個時候,大家就琢磨,能不能直接用數字信号傳輸呢?” “就這樣,直接傳輸數字信号的以太網應運而生。

    ” “在這種網絡裡,有兩個關鍵設備。

    一個是網卡,它能把你電腦裡的數字信号,轉換成能在傳輸介質中傳輸的數字信号;另一個類似于電話網絡裡的集線器,因為信号在傳輸過程中會不斷衰減,所以需要集線器來放大信号,讓信号繼續向網絡裡的其他電腦傳播。

    ” 嗯? 集線器? 聽到這兒,秦奕心裡犯起了嘀咕。

     在以太網絡裡,負責分發和傳播信号的,不應該是交換機嗎? 難道這個時候交換機還沒問世? 這設備功能也不算複雜呀? 雖說在後來數據爆炸的時代,對設備制造精度和算法要求極高,但在當下這個網絡流量極小的時期,設計和生産應該不算太困難吧。

     秦奕開口問道:“集線器的功能是把接收到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