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關燈
    在遠離塵嚣的深山古刹中,有一位名揚四海的老禅師。

    他禅定深厚,智慧如海,常常用簡單卻深邃的故事,點化着前來求道的弟子們。

    這一日,陽光透過稀疏的竹林,斑駁地灑在禅房前的青石闆上,老禅師正與他的得意弟子慧明,一同品茗論道。

     慧明跪坐于蒲團之上,眉頭緊鎖,似乎有什麼心結難以解開。

    老禅師輕撚須髯,微笑着說:“慧明,你近日修行可有進境?心中可有疑惑?” 慧明歎了口氣,答道:“師父,弟子雖日夜精進,但心中雜念卻如春草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弟子實在苦惱。

    ” 老禅師聞言,微微一笑,端起茶盞輕啜一口,緩緩道:“專氣緻柔,能嬰兒乎?你若能心如赤子,何愁雜念不除?” 慧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迷茫。

    老禅師見狀,便講起了一則禅宗故事。

     “昔日,有一位名叫慧遠的禅師,他在修行時,也曾像你一樣,被雜念所困。

    一日,他獨自漫步于山間,忽見一嬰兒躺在草地上,無憂無慮地玩耍。

    嬰兒的笑聲清脆悅耳,如同天籁之音。

    慧遠禅師心中一動,便坐在嬰兒身旁,仔細觀察起來。

    ” “那嬰兒時而翻身,時而伸手抓草,他的每一個動作都自然而然,毫無矯揉造作。

    他的笑聲和哭聲,都是真情流露,沒有半點虛僞。

    慧遠禅師看着嬰兒,心中豁然開朗。

    他領悟到,嬰兒之所以無憂無慮,是因為他們的心像一張白紙,沒有被世俗的塵埃所染。

    而我們成年人,卻因為種種欲望和執念,讓心靈變得沉重不堪。

    ” 老禅師講到此處,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慧遠禅師回到禅房後,便開始修煉赤子之心。

    他努力摒棄雜念,讓自己的心靈回歸本真。

    久而久之,他的修為大增,終成一代高僧。

    ” 慧明聽完故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他擡起頭,望向師父,問道:“師父,弟子如何才能修煉出赤子之心呢?” 老禅師微微一笑,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指着窗外那片翠綠的竹林說道: “你看那竹林,每一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