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關燈
    昔日深山之中,有座古老的寺廟,名為“悟空禅院”。

     寺中住持是一位年邁的禅師,人稱悟空大師。

    他常年靜坐于後山的石洞之内,參悟生死輪回,體察宇宙萬象。

     一日,春風送暖,萬物複蘇。

     悟空大師在洞外遇見一位面容憔悴、步履蹒跚的行者。

     行者名叫慈航,曾是一位得道高僧,但因一次意外跌落山崖,雙腿緻殘,從此流浪四方。

     大師見慈航形銷骨立,心生憐憫,便收留他在禅院内,讓他在廚房幫忙,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慈航心存感激,每日勤勉工作,盡管身體不便,但他的臉上總是挂着知足的微笑。

     不久,禅院附近的村莊發生了一場大瘟疫,許多村民染病,無力耕作,莊稼無人收割。

     悟空大師率領弟子們下山施藥救人,卻無暇顧及莊稼。

     此時,慈航提出要幫助村民收割莊稼。

     大師見他殘疾之身,怎能勝任如此繁重的工作?但慈航堅持己見,大師隻得同意。

     慈航雖然行動不便,但他用心觀察,發明了一套适合自己使用的農具,竟然效率驚人。

     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辭辛勞。

     村民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頭,紛紛前來幫忙。

     在慈航的帶領下,莊稼得以及時收割,村民們的生活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甯靜。

     然而,好景不長,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席卷了整個山谷,莊稼被沖得一幹二淨。

     村民們欲哭無淚,一年的辛勤勞作化為烏有。

     慈航看着眼前的廢墟,心中亦是五味雜陳。

     悟空大師召集村民,開示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循環,禍福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