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号院的闹剧 上

關燈
    色,得給衆人才發揮的機會,大院必須嗨起來。

     于是順着賈張氏的話,語重心長的對着趙老頭胡謅道:“賈大媽說的對,趙大爺,在我們農村白事都要準備這些,還有黑紗、黃紙、香燭等等。

     等易大爺他們把人拉回來,孝子迎靈,還得有人打幡什麼的,我也不是太懂,您老見識多懂的多。

     而且您現在可是咱們院的主心骨,這些都得操辦起來。

    ” 趙老頭心道:我懂你奶奶個腿。

    不過看了一圈,大院不是婦幼就是小年輕,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幹了,等中海他們回來在交給他們具體的操辦。

     一咬牙,硬着頭皮點頭道:“确實要準備起來,你們幾家把錢給柱子和東旭,讓他哥倆跑個腿買回來。

    ” 賈張氏母狗眼裡的眼珠子轉了轉,連忙搶過話:“現在買也來不及了,說話的功夫,他們就拉着車回來了。

     前幾年老賈走的時候,還剩了些,現在也用不到了,便宜些賣給你們。

    ” 四人腦子亂蒙蒙的,在賈張氏的不停的忽悠下,就把白布買了下來。

     布料肯定不夠用的,在二把刀趙老頭的安排下,幾家的大人小孩隻在頭上和腰間系了白布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平安更是指揮起賈東旭、傻柱、許大茂等這些新一代幫着幾家堂屋門也挂上了些。

     趙老頭看着劉平安忙前忙後又給散了一圈煙,心裡甚是欣慰:這孩子不錯,是個實誠人。

     劉平安看着忙活的差不多了,自己也該撤了,和大姑一家約好了要去兌換錢币。

     也想看看這群人才最後是如何收場的,可是時間不等人啊,和趙老頭打聲招呼就離開了。

     賈張氏不愧是整個四合院的攪屎棍,一舉一動都能帶動大院的走向。

     周圍的鄰居聽到哭聲也有跑過來看看出什麼事了,但是一聽到有人被打靶了,就裝模裝樣的勸了幾句,然後悄悄的溜走了。

     ------------------ 會合大姑一家來到南鑼鼓巷附近的一個兌換點。

     這次北平市人民銀行在市内設立了247處兌換點,組織了5000多人做收兌工作,每個兌換點20多人。

     事後據統計,這次人民币兌換工作,用了18天順利完成,全北平共收兌金圓券8億多元,兌換人民币1.98億元。

     其中有99.2萬人得到1.1524億元的優待好處,平均每人多得人民币116元,按當時糧價,可買小米11.6斤。

     非優待兌換的人民币隻有0.8276億,按照500金圓券的限額計算,北平參與的兌換人口在163.2萬左右,約60多萬的人沒得到優惠兌換。

     兌換錢币非常順利,每人兌換了将近170塊人民币,最大額是50塊,還有一些冀南币和東北币。

     看着第一套人民币,劉平安準備集齊幾套,留個紀念。

     幾人往兌換點旁的商鋪的長隊走去,旁邊有張告示寫着兌換期間,糧食、食油、煤炭等生活必需品,足量供用。

     在入城前,從冀中、察哈爾、門頭溝等地向北平城調入3000萬斤糧食、160萬斤食油、7萬噸煤炭,這些物資随着大軍一同進城,用以解決200萬人口的生活需要,一下緩解了北平糧油煤的“燃眉之急”。

     據不完全的統計,至1949年7月底,向北平市場調撥供應糧食共達萬斤,棉布14萬匹,棉紗11萬件。

     大家把手裡的錢基本都兌換成各種生活用品,姑父王景輝回去拉平闆車,劉平安幾人在在路邊看着生活物資。

     喜歡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