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朝堂1

關燈
    聽到這個命令,盧植想了想何進的性格和當今的局勢,點頭說道:“老臣尊主公之意。

     任職之事無須多慮,何進等文和,如盼日月。

     我等可借此商談機會,替主公探聽何進對于主公如今局勢有何看法。

    也好出言,讓其行事對我等有利。

    ” 賈诩聽完說道:“善!诩也正有此意,你我去時,主要勸說何進應拖住袁家,勿要其助曹節等。

     另外還應勸說何進,于宮内說動何皇後收攏宦官對抗董太後,對其施壓。

     并制造輿論,說主公仁德,更有太子資格。

     此點我也會指示趙逸于市井百姓間傳播,讓所有心向漢室之臣認可主公,獨立于何進掌控之外。

     隻需讓人,提到主公時,并非與何進為伍便可。

     如此朝堂之中必會有為主公說話之人,私下也會有暗中自薦之士。

    ” 盧植聽完,當即舉杯,對賈诩敬道:“漢室有文和此等智謀忠義之士留存,真乃大幸也。

     助主公重振天威,重興盛世,非文和先生莫屬也。

    ”說完,便喝光了杯中酒水。

     一場私下的謀劃,就在盧植、賈诩的開懷暢飲下商議而定。

     第二日,卯時,朝堂之上。

    伴駕常侍張讓朗聲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喊完頓了頓,見無人出班,便又喊道:“列位大人,聖上臨朝,有事速奏。

    ” 話音剛落,就見持金吾袁逢出班奏請:“啟禀陛下,老臣有奏。

    ” 張讓轉頭看向靈帝,見靈帝點頭,便接着喊道:“持金吾袁逢,請速奏來!“ 袁逢手拿象牙玉闆舉過頭頂,躬身說道:“昨日晚時老臣接到密報,今長安附近出現北地郡羌族叛軍,入境騷擾百姓。

     已有多所村莊被毀,其中百姓也多遭擄掠劫殺。

     老臣感其茲事體大,入侵三輔之地,恐動搖國本。

     便連夜發兵,遣派北軍屯騎校尉孫羽帶兵五千前往征讨。

     并遣人傳書與并州牧董卓發兵助陣,前兩軍夾擊,争取一戰而定匪亂,還百姓朗朗乾坤,彰顯朝廷威儀。

     老臣起奏完畢。

    昨日事态緊急,請陛下饒恕老臣先斬後奏之過。

    ” 說完,袁逢還從躬身姿勢,改為伏地叩首。

     (這裡對官員手持的玉闆做個解釋:玉闆也叫笏闆,東漢時,官職不同,所持的玉闆也有不同。

     文官有:三公及太傅,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以及太傅。

     武官有:大将軍,骠騎将軍,車騎将軍。

    作為朝廷最高等級官員,使用的是玉質笏闆。

     文官有:九卿,也就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胪、宗正、大司農、少府。

     武官有:衛尉、執金吾,中郎将,北軍五校尉。

    屬于中高級官員,使用的是象牙材質笏闆。

     文官有:尚書台的官員,尚書台在東漢實際掌握重要政治權力,尚書台的侍郎、令史等官員。

     武官有:校尉、都尉等低級武将等。

    使用的是竹、木材質笏闆。

     各位看官,以後可以通過不同的玉闆材質區分官員的地位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