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對兒玉佩

關燈
    第34章一對兒玉佩 随着天色漸亮,張起麟耳邊兒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

     他不由得站直了身子,眼睛盯着不遠處的院門。

     “嘎吱~” 院門被人從裏面打開了,露出了李全那張清秀的臉來。

     他看着門外站在的人愣了愣神:“張公公,您怎麽來了?” 說罷,将門推的更開了。

     “四爺讓咱家送些東西來。

    ”張起麟微笑着說道。

     臉上絲毫沒有等久了的怨言。

     “那張公公稍等一會兒,側福晉剛剛起身,奴才去禀報。

    ” “嗯。

    ” 張起麟并未着急着進去,而是在等着李全出來。

     屋內 清漪正坐在銅鏡前梳妝,門口傳來了李全清亮的聲音。

     “側福晉,四爺身邊兒的張公公來了,眼下正等在門口。

    ” 清漪拿着木梳的手一頓,神色疑惑。

     這麽早,四爺讓張起麟過來做什麽? “帶到堂廳去,我一會兒就過去。

    ” “是,側福晉。

    ”門口的李全應答了一聲。

     因為有張起麟等着,清漪穿戴好後便去了堂廳。

     剛出來,清漪臉上就挂起了淺笑:“張公公久等了。

    ” “奴才張起麟參見淑側福晉。

    ” “張公公快些起來。

    ”清漪手虛擡了下。

     “奴才也才剛到一會兒,沒有等多久,淑側福晉嚴重了。

    ”身為四爺身邊兒得用的大太監,張起麟自然也練的圓滑不已。

     “不知張公公今早來所為何事?”清漪坐到上首後,眼神就看向了站在正中間的張起麟。

     “四爺昨個得了件珍品,想着與淑側福晉您相配,今早便讓奴才給您送來。

    ”四爺的随身太監一直都是蘇培盛,他與蘇培盛的關系還算不錯,所以昨日的事,他也算有所耳聞。

     張起麟身後的張圖,在聽到師父的話後,弓着身子舉着托盤上前。

     而清漪聽到張起麟的話,不知怎麽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四爺會不會因為德妃娘娘的事,所以今早特意讓人送過來的。

     但轉念一想又否認了。

     不過是沒收到見面禮罷了,那兒值得四爺一大早就這動作。

     “淑側福晉您看看合不合心意?”張起麟微微側開了身子,掀開了托盤上的紅綢,好讓淑側福晉更明白的看清楚托盤裏的東西。

     托盤裏是一個成年男子巴掌大的圓形玉佩,用料也是極品羊脂白玉籽料,外面大的一圈雕刻着騰飛的四爪蟠龍,裏面小的一圈則是雕刻着朵朵祥雲,外圈的蟠龍爪子正好踩在上面。

     “張公公,這玉佩,我用着不太合适吧。

    ”四爪蟠龍代表着四爺的身份,她要是佩戴出去,有些不合時宜了,且這玉佩也太大了些。

     不像是女子所帶的玉佩。

     “淑側福晉,您再仔細瞧瞧。

    ”張起麟上前兩步,将托盤裏的玉佩一分為二。

     隻見托盤裏的玉佩,分成了大小兩個圓形玉佩,外面那個是四爪蟠龍,裏面小的那個玉佩,則是隻剩下了祥雲。

     這樣一看,清漪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這分明就是一對兒玉佩,剛好适合男女佩戴。

     清漪看着玉佩,不由得臉色微紅。

     “秋月。

    ”她朝着身邊的秋月使了使眼色。

     秋月會意的上前,從張圖手上接過了托盤。

     “回去告訴四爺,我很喜歡。

    ” “是,奴才記下了。

    ”再次行禮後,張起麟便帶着徒弟退了出去。

     等到人走後,清漪看着秋月手上的東西,不禁有些頭疼。

     就算是打好了絡子,這東西也帶不出去啊。

     與四爺帶一對兒玉佩,還是算了吧,她還想清靜清靜呢。

     “放到內室去。

    ”不管怎麽樣,四爺既然将東西送了過來,那她也隻能接着。

     大不了打好絡子以後,就壓箱底兒了。

     “側福晉,李全已經将早膳提回來了。

    ”這邊兒秋月剛走進去,銀杏嬷嬷便走了進來。

     “我知道了。

    ” 等用過早膳後,秋實也端着一個漆木托盤走了進來:“側福晉,您瞧瞧如何?” 清漪正在思考着剛送來的玉佩,絡子怎麽配色,聞言擡起頭看向秋實手上的托盤。

     托盤裏放着一對兒白玉的手镯,料子也是極為油潤的。

     武格格眼下懷有身孕,很多東西都不能送,以免落人口舌。

     這對兒白玉手镯,不好不壞,也符合武格格的身份,且也讓人無從動手。

     額娘說過,在後院生存,防人之心不可無。

     “嗯,不錯。

    ” “給武格格送去吧。

    ” “是,側福晉,奴婢這就去。

    ”秋實端着托盤退了出去,随後出了流漪院。

     …… “格格,福晉身邊兒的喜鵲過來了。

    ”冬竹掀開珠簾走了進來。

     屋內武格格身前的桌子上,已經放了好幾份賀禮了。

     “去帶進來吧。

    ”武氏将目光從桌子上移開,看向了冬竹。

     桌子上的賀禮分別來自對門兒的宋氏,以及落春院的耿氏。

     宋氏因為跟武氏住在一個院子,所以賀禮是最先到的。

     而耿氏在這方面,從不落人口舌。

     “奴婢給武格格請安。

    ”喜鵲是一個人來的,手上端着福晉讓送來的賀禮。

     “起來吧。

    ”武氏一朝懷孕,雖說還不至于抖起來,但對待喜鵲的态度,可比以前随意得多。

     “這是福晉讓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