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就拿朱元璋来举例吧

關燈
    “為什麼會這樣?” 朱辰剛剛說,因為封建制度,所以,王朝國祚不過三百年。

     可是在朱元璋看來,封建制度已經傳承了千年,大明王朝也在沿用,他沒看出什麼問題來。

     但是朱辰用曆史實例,讓他啞口無言。

     大秦一統六國後,華夏大地上出現了十幾個王朝,竟是沒有一個超過三百年的。

     朱元璋很想知道這一切究竟是因為什麼。

     望着老黃那求知若渴的目光。

    朱辰不由得在心中感慨,這老黃還蠻好學的。

     既然這樣,朱辰也樂意教。

     “在封建制度下,首先因為皇位世襲的原因,你就很難保證代代明君,但這還不是主要原因。

    ” “不是主要原因?”朱元璋一怔:“也就是說,即使每一代都是明君,也會一樣?” 朱辰點頭。

     這讓朱元璋更加懵了。

     即使代代明君,也會這樣?那究竟是為什麼? 朱辰道:“在封建王朝中,最主要的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而土地則是最重要的生産資料,對嗎?” 朱元璋點頭,他雖然也是第一次聽階級,生産資料這類的詞彙,但基本上能從字面上了解大概意思。

     朱辰繼續道:“封建社會的生産力,決定了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産資料,無論是農民,還是地主,乃至朝廷,都必須依賴于土地而生存,于是,土地成為了必争的資源。

    ” 朱元璋繼續點頭。

     他當然知道土地的重要性。

     朱辰繼續道:“正是因為這個,所以擁有土地和财富等更多生産資料的地主階級,就會想方設法的去搶奪農民手中的土地,這樣就會導緻一個現象出現,那就是,經過了地主階級的巧取豪奪,土地會逐漸的集中到地主階級的手中,地主們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富有和強大,而越來越多的農民會喪失土地,淪為佃農,隻能依附于地主生存。

    ” “這種土地越來越集中到占據少數的地主階級手中的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土地兼并。

    ” “一旦出現天災,土地兼并就會大規模的發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趨嚴重,那麼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就會日趨激烈……” 這時,朱元璋卻突然擡手打斷了朱辰。

     “等等,那個朱先生,你……你能不能說慢點,咱……咱有點聽不懂。

    ” 這一段超前的知識,聽得朱元璋一愣一愣的。

     他很想聽懂。

     但是,他實在是聽不懂。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産資料,這個他懂,可是為什麼一旦天災,土地就會越來越集中到地主的手中,土地兼并的概念就是土地集中?而這個又會有什麼影響? 朱元璋生怕錯過了什麼,聽得很仔細很認真。

     不過越是這樣,他就越感覺自己沒有聽明白,或者怕自己理解錯了。

     望着緊張的老黃,朱辰卻是笑笑,一邊給自己也給他添了一些茶水,一邊道:“不着急,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聽明白了。

    ” “嗯……就拿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來舉例吧。

    ” 朱元璋? 竟然是拿他自己來舉例。

     朱元璋聞言一怔,作為被舉例的人,他當然最清楚自己的經曆。

     他豎起了耳朵,想要聽一聽,朱辰用他舉例究竟能舉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話說,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朱五四是一位老實巴交的農民,靠着祖上傳下來的一畝三分地以及自己的勤勞耕種,勉強養活老朱家一大家子人,生活雖然清貧,但也平安喜樂,一家人其樂融融。

    ” 朱辰的話,将朱元璋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了幾十年前,那段最快樂的童年時光。

     雖然清貧,但無憂無慮,有家人陪伴。

     那的确是他最懷念的美好時光,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朱元璋心中無盡唏噓。

     朱辰倒是沒太注意到朱元璋心中的波動,繼續道:“可惜好景不長,有一天,天災來了。

    ” “因為朱五四一家都靠着這一畝三分地生存,光景好的時候,也就剛剛好養活一家人,甚至還有些捉襟見肘,更别提有多少積蓄了,現在天災來了,田地裡的收成少了許多,這讓朱五四一家人一下子從清貧的狀态陷入了絕境之中。

    ” “随着天災的持續,朱五四家裡僅存的那點糧食吃完了,沒有糧食吃,人就會餓死,面對着一家子嗷嗷待哺,你說朱五四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下子讓朱元璋差點兒就淚目了。

     朱辰隻是在舉例,說着也許發生且與他無關的事情,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坐在他對面聽着的,卻是這些事情真真實實的親曆者。

     在朱辰說來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但是對朱元璋而言,卻是一家人如噩夢般的命運。

     他當然知道,肩負着一家人生計的父親會怎麼做。

     “借。

    ” 朱元璋緩緩吐出一個字。

     朱辰點了點頭,道:“不錯,擺在朱五四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借糧度過天災,要麼舉家去流浪,乞讨為生,但是對于一個祖祖輩輩都依靠土地生存的農民家庭而言,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做流民,對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點頭。

     除非無路可走,不然誰願意去做流民? 朱辰繼續道:“可是,天災之下,誰還有多餘的錢糧卻借給其他人呢?自然是那些地主,地主因為常年的積累,所以就算是當年田地裡的收成少了,他們還可以依靠往年的積累過得很滋潤,甚至還有不少錢糧可以外借。

    ” “所以,能夠給朱五四借糧的,就隻有地主劉德家了,可是地主家會輕易的把糧食借給朱五四嗎?” 朱元璋咬牙答道:“不會。

    ” “不錯。

    ” 朱辰點頭道:“地主劉德當然不會輕易的将糧食借給朱五四,他開出了很高的利息,但朱五四又不得不借,因為如果不借,他的一大家子就要被活生生餓死。

    ” 朱元璋默然點頭。

     朱辰繼續道:“憑借着借來的糧食,朱五四一家總算勉強度過了天災,但是,迎接他們的并不是光明的未來,而是地主家的催債。

    ” “朱五四借的是高利貸,可是剛剛度過災年的他,如何去找到錢糧來還債?如果不還,那麼利滾利,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最終壓垮朱五四一家。

    ” “如此絕境之下,朱五四該怎麼辦?” 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回道:“把家裡祖傳的那一畝三分地給抵押了。

    ” 朱辰有些詫異的看着朱元璋。

     這個老黃看來也是飽經風霜,對于這些生活難題相當了解。

     “不錯,朱五四隻好将家裡僅有的那一畝三分地抵押給地主,可是,沒有了土地,朱五四一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他們又該怎麼辦?” 朱元璋繼續不假思索的回道:“去租地主家的田地來種,成為地主家的佃農。

    ” 朱辰點頭。

     “到這裡,你發現沒有,僅僅是一場天災,就讓擁有土地的農民朱五四淪為沒有土地的佃農朱五四。

    ” “而地主劉德,僅僅是用了少量的錢糧,便從朱五四的手中拿走了他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土地。

    ” 說到這裡,朱元璋拳頭捏得咯咯響。

     不過朱辰也不意外,他已經習慣了老黃這種高代入感的狀态。

     “然而,這并不僅僅是朱五四一家的遭遇,而是全國範圍内絕大多數農民的遭遇。

    ” “經過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