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之南域见金盾暗沙、南安礁与曾母暗沙

關燈
    “鲲鵬”一号結束在萬安灘附近的海洋綜合科學探索考察後,于晚上七點起錨後,繼續向着偏東南方海域航行,首先要到達的地方應該就是南海群島中的金盾暗沙海域了。

     落日餘晖,粉黛千柔,天海共色,波瀾泛霞紅。

    深藍色的海洋上面粉紅微瀾吉祥萬千,飛魚群逐縱躍滑翔,仿若像一群群披着粉紅紗衣的妙齡靓仙女在海上歡躍翩舞,别有一番生機情趣。

     航船巍然,燈光漸亮,航路茫茫,遊魚戲浪,很快,夕霞粉紅慢慢地消散開了,暮色四合,青灰色的夜幕籠鎖在南海上空。

    一彎新月如銀?似彎弓,浮升在碧波萬頃微潋的南海上空,暗藍色的天空星河燦燦。

    … “鲲鵬”一号大型綜合海洋科考船燈光通明,氣勢非凡,昂然暢行在這暮色茫茫的南海中,以十二節船速慢速向着金盾暗沙海域航行。

     潛龍昂首挺胸伫立在高高的了望台上,目光炯炯密切地注視着前方的航路。

     随着夜色的一步步降臨,南海的海面上被一層神秘的幽深藍色所籠罩着,星光閃閃微芒映海,海風帶着鹹濕的氣息拂過“鲲鵬”一号的甲闆。

    船上明亮的燈光如同瑰麗的寶石,點綴在這一片浩瀚純藍的海域中,為這艘大型綜合海洋科考船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

     潛龍,這位經驗豐富的年輕海洋科學家,站在了望台上,他的身影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挺拔。

    他的眼神堅定,仿佛能穿透這層暮色,洞察前方的一切。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每一次航行都是一次新的探險,每一次發現都可能改寫人類對海洋的認知。

     在他的指揮下,“鲲鵬”一号緩緩地向着金盾暗沙海域航行。

    這片海域以其複雜的海底地形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而聞名,是海洋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探索之地。

    潛龍知道,這裡隐藏着無窮無盡的秘密,等待着他們去一步步揭開海洋深處世界中所隐藏着的無數個奧秘和生物生存奇迹。

     船艙内,科考隊員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着,他們細心認真地檢查着各種儀器設備,進行着細緻入微的深海3D多維立體的探測工作。

    他們中有研究海洋地質的專家;有專門研究海洋生物的生物學家;還有負責數據分析的計算機科學家。

    在每一個參加環海科學考察工作的人員心中都充滿了期待,他們知道,這次夜間航行可能會帶來一些意外的驚喜或者是重大的海洋科學考察發現。

     夜色茫茫,星月咉海。

    随着“鲲鵬”一号逐漸地接近金盾暗沙海域,潛龍的心跳也不由得加快了。

    他知道,這次航行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科考任務,它可能還關系到人類對海洋的進一步深入了解,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如何做到正确科學生态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利用及開發好海洋資源,為全人類發展提供更優的方案選擇。

     突然,船上的雷達發出了一陣陣警報聲,顯示出前方有不明物體接近。

    潛龍的眉頭一皺,他迅速下達命令,讓船員們提高警惕。

    他知道,在這片神秘的海域,任何意外都可能發生。

     船員們都緊張有序地行動起來,他們深知,安全是進行海上探索的前提,尤其是夜間在海況複雜地質條件惡劣暗礁衆多的海域中航行。

    他們認真細心地檢查着船隻的各個系統,确保一切正常。

    科學家們也暫時放下了手頭的工作,随着“鲲鵬”一号的再次減速,船舶以八節航速小心翼翼地緩慢穿行在這片礁石密布的海區中,潛龍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前方的海面上。

    他知道,無論前方等待着他們的是什麼,他和他的團隊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去迎接這次未知的新挑戰。

     夜色中,“鲲鵬”一号如同一位勇敢的探險者,堅定地航行在南海的波濤之中,向着未知的夜色下的海域,向着未知的海洋科學的新領域,勇敢地前進着。

     金盾暗沙(JindunAnsha),是中國南沙群島西南部分南薇灘南端隆起的暗沙,位于北緯7度32分,東經111度32分。

    1935年中國政府公布名稱為金盾暗沙,有些外文圖書稱為KingstonShoal。

    該暗沙水深10.9米,灘體呈現出手槍形狀,為東北一西南一南走向,總長為13.64公裡,寬度為5.12公裡。

    二十世紀的1998年起被越南非法侵占。

     南沙群島海域生物多樣性豐富,共26門148目1021科6500種。

    珊瑚礁生物類群、大洋性生物類群、深海性生物類群和熱帶大陸架淺海生物類群構成了該區域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珊瑚礁的經濟魚類約50多種,主要有裸頰鲷(Lethrinus)、笛鲷(Lutianus)、梅鲷(Caesio)、紫魚(Pristipomoides)、九棘鮮(Cephalopholis)和石斑(Epinephelus)等。

    此外還有豐富的龍蝦、貝、海參、海藻、海龜和海鳥等。

    大洋性上層主要經濟魚類有金槍魚(Thunnus)、鲣(Kashuwonuspelamis)、鲔(Euthynnus)、各種飛魚燕鳐(Cypselurus)和鲨等。

    南沙群島的海洋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經濟價值,對于海洋生态學、海洋生物學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和專業參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南安礁(Nan’anJiao)是中國南沙群島中的一個重要島礁,它位于北緯5度32分,東經112度35分。

    它屬于北康暗沙中的一個暗礁,具體位于盟誼暗沙南邊大約24海裡。

    南安礁是中國固有領土,行政上隸屬中國海南省三沙市。

     南安礁的地貌特征表現為一個典型的熱帶珊瑚礁暗礁,水深在4至11米之間,最淺處為2.7米,礁東側急驟變深。

    南沙群島的珊瑚礁地貌通常包括向西北凸出的弧形礫洲,這種地貌類型在南沙群島的多個島礁中都有分布。

     南沙群島的海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南安礁所在的區域也不例外。

    南沙群島共有26門148目1021科6500種海洋生物,其中珊瑚礁觀賞魚類有114種,經濟魚類如裸頰鲷、笛鲷、梅鲷等也非常豐富。

    此外,南沙群島還擁有豐富的龍蝦、貝類、海參等無脊椎動物,以及海龜和海鳥等海洋哺乳動物和鳥類。

    南安礁是南沙群島中的一個重要島礁,其地理位置獨特,地貌特征典型,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經濟價值。

     南安礁的生态環境具有以下特點: 1珊瑚礁生态系統:南沙群島呈現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