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里航海印记~海洋生物的作用
關燈
小
中
大
遨遊在北部灣海域中的國家海洋綜合科學考察船“鲲鵬”一号,在一處淺海區下錨了,并進行了短暫的工作休整,以及設備保養維護後。
又繼續向着北部灣西北方向航行。
根據已經獲得的有關北部灣海洋知識,潛龍知道北部灣地區所擁有的海洋生物種類繁多,這其中包括以下一些珍稀海洋動物: 1.真海豚(Delphinusdelphis):真海豚是一種大型海豚,體長可以達到2米,具有極為尖銳的喙和流線型的身體。
其身體主要為黑灰色,并且具有灰白相間的斑紋,特别是在腹部呈現交叉狀。
真海豚喜歡群居生活,常常組成多達上百隻的大族群,主要以中小型魚類為食,如鲱魚、沙丁魚等。
2.布氏鲸(Balaenopteraborealis):布氏鲸是大型鲸類,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隻選擇水質優良、魚類豐富、生态健康的海域作為栖息地。
它們在北部灣海域頻繁出現,表明該海域生态環境良好。
3.中華白海豚(Sousachinensis):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衡量海洋生态系統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種。
它們在北部灣海域的數量相對較多,說明該海域生态環境較為健康。
4.綠海龜(Cheloniamydas):綠海龜是大型海龜,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海洋生态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5.中國鲎(Tachypleustridentatus):中國鲎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研究海洋生态系統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6.江豚(Neophocaenaasiaeorientalis):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生活在近海淺水區域,對海洋生态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
北部灣海域的生态環境優良,擁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鹽沼等多種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統,是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海區之一。
從二十世紀中後期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廣西海洋部門積極推進海洋生态修複工程,不斷提升海洋生态系統的穩定性和恢複力,為這些珍稀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北部灣海域的珍稀海洋生物栖息地具有以下一些特點:①.多樣的海洋生态系統:北部灣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态系統,包括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鹽沼等。
這些生态系統為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多樣化的生存環境。
②.優良的水質:北部灣海域的水質相對較好,這對于許多對水質有嚴格要求的海洋生物,如中華白海豚和布氏鲸等,是至關重要的。
③.豐富的食物資源:海域内魚類資源豐富,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例如,真海豚主要以中小型魚類為食,而布氏鲸和中華白海豚則需要大量的魚類作為食物。
④.适宜的栖息環境:北部灣海域的地理環境多樣,包括河口、海灣、島礁等多種典型的海洋生活環境,這些生存環境為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環境。
⑤.生态保護措施:廣西海洋部門積極推進海洋生态修複工程,構建了以海岸帶、海島鍊和自然保護地為支撐的海洋生态安全格局,這對于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珍稀海洋生物至關重要。
⑥.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北部灣海域是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海區之一,已經記錄的海洋生物種類超過了3200種,其海洋生物多樣性是如此特别的豐富多彩,這對于珍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北部灣海域獨特的生态環境,使其成為多種珍稀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鲲鵬”一号巨輪昂然遨遊在北部灣海洋中,沿着彎彎曲曲迂回的雷州半島沿海地帶一路向東北航行。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島腹部,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北接遂溪與麻章,南通海南,雷州市東西橫亘67公裡,南北縱貫83公裡,總面積3709.33平方公裡,海岸線全長406公裡。
雷州市的土地大部分屬于平緩台地,小部分為低丘陵,整個地勢南高北低,溝谷一般是南北走向。
境内海拔超過200米的山丘有石茆嶺、鷹峰嶺和仕禮嶺。
其中石茆嶺海拔259米,是市境内制高點。
市内多低丘陵,總面積大約是150平方公裡,占該市土地總面積的4.2%。
雷州市是海洋大市,海洋生物資源亦是豐富多彩,境内東有雷州灣漁場、西有北部灣兩大天然漁場。
海岸線總長406公裡,海岸灘塗面積有10萬公頃,沿岸有許多優良海灣,有比較多的大小島嶼、沙洲,天然良港五個。
沿海灘塗寬闊平坦,-10米等深線以内的淺海灘塗面積達到150萬畝,-20米等深線以内的淺海灘塗面積達到330萬畝,因而其發展海水養殖業條件得天獨厚。
雷州市沿海水質優良。
海洋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支柱産業有海水養殖、海洋捕撈、魚苗孵化、水産品加工。
漁業資源豐富,包括石斑魚、馬鲛魚、大黃魚、鳐魚等名貴魚類,鋸緣青蟹、梭子蟹.牡蛎、對蝦、海水貝類、海水名貴魚類、羅非魚等養殖主導品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旅遊資源上,雷州市濱海旅遊資源豐富,後勁發展潛力大。
雷州市東西臨海,沿海岸線長,全年氣候适宜,具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綠色”5個旅遊資源基本要素,旅遊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
雷州市海濱旅遊景點有24處,其中最重要的有雷州國家曆史文化名城,9處文物古迹10大景區,以及2處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
雷州市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烏石天成台旅遊度假村成為旅遊度假的熱點,蟠龍灘濱海旅遊區正在開發中,計劃打造成世界級旅遊度假、健康養生的新基地。
北部灣雷州半島沿海地帶的北坡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是一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美麗區域。
“鲲鵬”一号沿着漫長曲折的雷州市北部灣沿海地帶向着偏東北航行着。
潛龍拿起手中的望遠鏡眺望着偏東北方向的大陸。
那個地方應該是北坡。
北部灣東岸的雷州半島沿海地帶北坡,地理上位于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西部海域。
這個區域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北接遂溪與麻章,南通海南,東西橫亘67公裡,南北縱貫83公裡,總面積3709.33平方公裡。
廣東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位于這一區域,總面積大約是.67公頃。
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包括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以及珊瑚礁、海藻場與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統。
這一區域的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海水終年溫暖不凍,潮汐為北部灣不規則全日潮。
地質主要為玄武岩碑,還有砂、礫和粘土等濱海沉積,海底地貌相對較平坦。
海岸線大約是30公裡,灘塗面積寬廣。
海水鹽度穩定,水質清新、透明度高,沒有工業污染。
此外,水交換量大、風浪小,天然餌料豐富,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保護區内自然環境優越,生物多樣性豐富,物種珍稀獨特。
其生物群落結構、生态系統保存較完好,具有極高的保護與科研價值。
保護區内的生态系統主要有珊瑚礁生态系統、海藻場生态系統、潮間帶生态系統。
珊瑚礁生态系統的東北側和東南側分布有海藻場生态系統,大型海藻生長在淺海區的玄武岩上。
保護區及其周邊的潮間帶生态系統的底質類型多樣,既有岩相、沙相潮間帶,也有紅樹林泥相。
紅樹林以白骨壤和秋茄為主,主要分布在保護區沿岸的港口船埠等區域。
廣東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大陸沿海保護最完好、生态類型最為豐富的熱帶典型生态系統之一,也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熱帶近海珍稀水生動物的避難所。
巨輪緩緩行進在這一片幹淨清澈澄藍的海區裡,沿途風景秀麗旖旎,海岸線迂回曲折,山巒連綿不絕,海崖峻峭形态萬千,金燦燦的陽光閃閃映射在或蒼黃或黝黑的岩壁、岩闆上變幻着奇異的光芒或色彩,群鳥翩翩,遊魚逐浪,漁船點點,熱鬧非凡。
潛龍和船上的科考隊員們繼續進行着細緻入微認真的沿海地帶多維3D立體的綜合科學探索考察工作。
山海相連景色秀,嶂巒起伏崖危聳。
碧海爍爍亮燦爛,彩魚翩翔遊澄清。
通過大型中央設備控制艙室中的大屏幕上顯示的沿途海洋高清即時圖像采集畫面,潛龍他們發現了在一處隐秘山崖下邊海岸附近岩石密布的紅樹林與海草床混雜的淺海灣海域中,生活着一群珍貴的中華鲎類,這些珍貴的中華鲎大大小小約有百十條,形成了
又繼續向着北部灣西北方向航行。
根據已經獲得的有關北部灣海洋知識,潛龍知道北部灣地區所擁有的海洋生物種類繁多,這其中包括以下一些珍稀海洋動物: 1.真海豚(Delphinusdelphis):真海豚是一種大型海豚,體長可以達到2米,具有極為尖銳的喙和流線型的身體。
其身體主要為黑灰色,并且具有灰白相間的斑紋,特别是在腹部呈現交叉狀。
真海豚喜歡群居生活,常常組成多達上百隻的大族群,主要以中小型魚類為食,如鲱魚、沙丁魚等。
2.布氏鲸(Balaenopteraborealis):布氏鲸是大型鲸類,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隻選擇水質優良、魚類豐富、生态健康的海域作為栖息地。
它們在北部灣海域頻繁出現,表明該海域生态環境良好。
3.中華白海豚(Sousachinensis):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衡量海洋生态系統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種。
它們在北部灣海域的數量相對較多,說明該海域生态環境較為健康。
4.綠海龜(Cheloniamydas):綠海龜是大型海龜,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海洋生态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5.中國鲎(Tachypleustridentatus):中國鲎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研究海洋生态系統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6.江豚(Neophocaenaasiaeorientalis):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生活在近海淺水區域,對海洋生态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
北部灣海域的生态環境優良,擁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鹽沼等多種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統,是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海區之一。
從二十世紀中後期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廣西海洋部門積極推進海洋生态修複工程,不斷提升海洋生态系統的穩定性和恢複力,為這些珍稀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北部灣海域的珍稀海洋生物栖息地具有以下一些特點:①.多樣的海洋生态系統:北部灣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态系統,包括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鹽沼等。
這些生态系統為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多樣化的生存環境。
②.優良的水質:北部灣海域的水質相對較好,這對于許多對水質有嚴格要求的海洋生物,如中華白海豚和布氏鲸等,是至關重要的。
③.豐富的食物資源:海域内魚類資源豐富,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例如,真海豚主要以中小型魚類為食,而布氏鲸和中華白海豚則需要大量的魚類作為食物。
④.适宜的栖息環境:北部灣海域的地理環境多樣,包括河口、海灣、島礁等多種典型的海洋生活環境,這些生存環境為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環境。
⑤.生态保護措施:廣西海洋部門積極推進海洋生态修複工程,構建了以海岸帶、海島鍊和自然保護地為支撐的海洋生态安全格局,這對于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珍稀海洋生物至關重要。
⑥.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北部灣海域是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海區之一,已經記錄的海洋生物種類超過了3200種,其海洋生物多樣性是如此特别的豐富多彩,這對于珍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北部灣海域獨特的生态環境,使其成為多種珍稀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鲲鵬”一号巨輪昂然遨遊在北部灣海洋中,沿着彎彎曲曲迂回的雷州半島沿海地帶一路向東北航行。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島腹部,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北接遂溪與麻章,南通海南,雷州市東西橫亘67公裡,南北縱貫83公裡,總面積3709.33平方公裡,海岸線全長406公裡。
雷州市的土地大部分屬于平緩台地,小部分為低丘陵,整個地勢南高北低,溝谷一般是南北走向。
境内海拔超過200米的山丘有石茆嶺、鷹峰嶺和仕禮嶺。
其中石茆嶺海拔259米,是市境内制高點。
市内多低丘陵,總面積大約是150平方公裡,占該市土地總面積的4.2%。
雷州市是海洋大市,海洋生物資源亦是豐富多彩,境内東有雷州灣漁場、西有北部灣兩大天然漁場。
海岸線總長406公裡,海岸灘塗面積有10萬公頃,沿岸有許多優良海灣,有比較多的大小島嶼、沙洲,天然良港五個。
沿海灘塗寬闊平坦,-10米等深線以内的淺海灘塗面積達到150萬畝,-20米等深線以内的淺海灘塗面積達到330萬畝,因而其發展海水養殖業條件得天獨厚。
雷州市沿海水質優良。
海洋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支柱産業有海水養殖、海洋捕撈、魚苗孵化、水産品加工。
漁業資源豐富,包括石斑魚、馬鲛魚、大黃魚、鳐魚等名貴魚類,鋸緣青蟹、梭子蟹.牡蛎、對蝦、海水貝類、海水名貴魚類、羅非魚等養殖主導品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旅遊資源上,雷州市濱海旅遊資源豐富,後勁發展潛力大。
雷州市東西臨海,沿海岸線長,全年氣候适宜,具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綠色”5個旅遊資源基本要素,旅遊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
雷州市海濱旅遊景點有24處,其中最重要的有雷州國家曆史文化名城,9處文物古迹10大景區,以及2處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
雷州市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烏石天成台旅遊度假村成為旅遊度假的熱點,蟠龍灘濱海旅遊區正在開發中,計劃打造成世界級旅遊度假、健康養生的新基地。
北部灣雷州半島沿海地帶的北坡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是一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美麗區域。
“鲲鵬”一号沿着漫長曲折的雷州市北部灣沿海地帶向着偏東北航行着。
潛龍拿起手中的望遠鏡眺望着偏東北方向的大陸。
那個地方應該是北坡。
北部灣東岸的雷州半島沿海地帶北坡,地理上位于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西部海域。
這個區域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北接遂溪與麻章,南通海南,東西橫亘67公裡,南北縱貫83公裡,總面積3709.33平方公裡。
廣東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位于這一區域,總面積大約是.67公頃。
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包括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以及珊瑚礁、海藻場與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統。
這一區域的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海水終年溫暖不凍,潮汐為北部灣不規則全日潮。
地質主要為玄武岩碑,還有砂、礫和粘土等濱海沉積,海底地貌相對較平坦。
海岸線大約是30公裡,灘塗面積寬廣。
海水鹽度穩定,水質清新、透明度高,沒有工業污染。
此外,水交換量大、風浪小,天然餌料豐富,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保護區内自然環境優越,生物多樣性豐富,物種珍稀獨特。
其生物群落結構、生态系統保存較完好,具有極高的保護與科研價值。
保護區内的生态系統主要有珊瑚礁生态系統、海藻場生态系統、潮間帶生态系統。
珊瑚礁生态系統的東北側和東南側分布有海藻場生态系統,大型海藻生長在淺海區的玄武岩上。
保護區及其周邊的潮間帶生态系統的底質類型多樣,既有岩相、沙相潮間帶,也有紅樹林泥相。
紅樹林以白骨壤和秋茄為主,主要分布在保護區沿岸的港口船埠等區域。
廣東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大陸沿海保護最完好、生态類型最為豐富的熱帶典型生态系統之一,也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熱帶近海珍稀水生動物的避難所。
巨輪緩緩行進在這一片幹淨清澈澄藍的海區裡,沿途風景秀麗旖旎,海岸線迂回曲折,山巒連綿不絕,海崖峻峭形态萬千,金燦燦的陽光閃閃映射在或蒼黃或黝黑的岩壁、岩闆上變幻着奇異的光芒或色彩,群鳥翩翩,遊魚逐浪,漁船點點,熱鬧非凡。
潛龍和船上的科考隊員們繼續進行着細緻入微認真的沿海地帶多維3D立體的綜合科學探索考察工作。
山海相連景色秀,嶂巒起伏崖危聳。
碧海爍爍亮燦爛,彩魚翩翔遊澄清。
通過大型中央設備控制艙室中的大屏幕上顯示的沿途海洋高清即時圖像采集畫面,潛龍他們發現了在一處隐秘山崖下邊海岸附近岩石密布的紅樹林與海草床混雜的淺海灣海域中,生活着一群珍貴的中華鲎類,這些珍貴的中華鲎大大小小約有百十條,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