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稳重的真传

關燈
    作為唯一一個身在神兵谷,且入門最短,年歲最淺的真傳弟子。

     兩個月裡,黎淵很是遭受了幾次刺殺,不過最為驚險的還是藏匿在糞湯裡那次。

     之後有這四位老卒護持,還沒一個殺手能靠近他十丈之内,哪怕他從赤融洞搬回來。

     “啊!” 竹林間刀劍碰撞,那披甲中年本就不敵于金,聽得黎淵嘲弄的聲音幾乎吐血。

     砰! 下一刹,獨臂貫穿刀光,于金一拳落于重甲上,隻一下,那中年殺手已咳血倒飛,倒地不起。

     其餘幾個殺手也全部被按住。

     “這麼蠢,也來當殺手?” 于金踩住那中年人的頭,俯下身子:“你這年歲能易形也算不容易,可惜沒腦子。

    ” “江湖散人嘛,做的就是刀口舔血的買賣,這個年歲就能易形,顯然是個敢搏命的主。

    ” 幾個老卒手起刀落,殺了其餘幾個,也都走了過來,有兩個分左右散去,巡守四周,追尋可能存在的其他同夥。

     “于老,此人用的是八門刀法吧?” 黎淵慢悠悠的踱了過來,身為如今‘刺殺榜’上的大熱門,他是很小心的。

     看似依仗于金等四人,實則第一時間,他已然掌馭了‘混金大希夷錘’、‘極品六合靴’、‘奇兵鍛造錘’、‘宗師鍛造錘’、‘純鋼六棱錘’。

     這是他目前的最強搭配,二十條掌馭效果兼顧着練錘、厮殺、暗殺、逃跑等等方面。

     就等一個曆經千辛萬苦,終于沖破于金四人封鎖後沖到他面前,被他一錘砸死的殺手了。

     “不錯,這幾人用的都是八門刀法。

    ” 于金點點頭:“這門中乘刀法流傳頗廣,不少郡縣都有,卻是難以分辨來曆。

    ” “精擅這門刀法的易形高手應該不多?” 黎淵打量了一眼那披甲中年。

     二階的重甲,是神衛軍的制式重甲,來自何處不問可知,刀是上品利刃,可見頗為寒酸。

     “不多。

    ” 于金十分配合的獰笑一聲: “趕明交給監察堂的弟子,讓他們找一找,敢刺殺真傳弟子,他家有幾口,墳包就得多幾個!” 說話時,他腳下的力道稍減,那中年人這才沒被泥土憋死,他掙紮、咳血: “老子一人做事一人當,有本事殺了我,殺了我!” “殺,自然要殺,問,也得問問。

    ” 黎淵不是很精通審問,也就随意問問: “你是哪家的殺手?怎麼潛進内島來的?” “黎淵!” 中年殺手面色難看:“你要是能放我一馬,我什麼都告訴你!” “我說行,你信嗎?” 黎淵心下啞然,越發覺得腦子和武功并沒有什麼很強的聯系。

     “你……” 中年殺手臉色慘白。

     “敢做就要敢當,半點骨氣都沒有,也配當殺手?” 于金冷笑一聲,又看向黎淵: “小黎,此人交給我,他身上的東西,一會兒給伱送來。

    ” “此人就交給于老了,至于東西,您老留着吧,大冷天的,買幾葫蘆酒暖暖身子也好。

    ” 黎淵拱拱手。

     這殺手窮成這樣,他連搜身的興趣都沒有。

     黎道爺如今富的流油,一百兩黃金一條魚都該吃就吃,自然不會和幾個兢兢業業保護他的老人家搶這點戰利品。

     哄老頭,得從小事做起。

     “成!” 于金點點頭,提着那殺手去了監察堂。

     這點東西他也不在意,但這個态度,就讓他很滿意。

     黎淵何許人? 龍形根骨,鍛造奇才,當代真傳中天賦第一,又拜了韓垂鈞為師,未來至少也是内門五大長老。

     對比一下那幾個真傳,區别就很明顯了。

     有天賦、不桀骜,又耐得住寂寞,在他看來,這比根骨天賦都要來的珍貴。

     “内門弟子估摸也有不少客串殺手的吧?” 黎淵心中想着。

     他堂堂真傳都兼職殺手,其他弟子未必就沒有。

     這次千鈞洞不惜血本的懸賞,未必就沒有人心動。

     畢竟,神兵谷幾千弟子,派系又多,彼此間有仇怨的可不止他和丁止。

     回到屋裡,黎淵熱了熱魚湯,一點沒浪費,喝完渾身暖洋洋一片,似乎根骨改易還有餘韻。

     “小龍形、龍形、大龍形,書上記載,根骨最好不過大龍形,隻是因為身具之形的不同而有分别而已。

    ” 黎淵坐下翻書,藏書樓借來的‘根骨論’中詳細記載着各種根骨。

     生來大龍形,已然是頂尖根骨。

     “隻是,同樣十三形,凡獸大龍形,與靈獸大龍形多少有些區别,不過,那是易形之後才有的細分。

    ” 自入神兵谷以來,黎淵大多數時間都足不出戶。

     但書看了一摞又一摞,并沒有其他弟子猜測的那麼封閉。

     “易形境是大境界,縱然修至通脈乃至于煉髒,所易之形仍至關重要。

    ” 黎淵翻着書。

     根骨論中,隻有小半篇幅說的是根骨,大半篇幅都在講易形。

     何為易形? 是易外形入己身,改易自我,打破極限,拓展極限的過程,按書上說,易形無極限。

     “易形三分,凡獸之形、靈獸之形、天地自然之形,易形有成,武道方才登堂入室……” “根骨越好,易形之路越是順暢,反之,則難……” “易形以數分,小龍形六、龍形九、大龍形十三……” …… 黎淵逐字逐句,看的很仔細,對他而言,這像是一種練武之後的消遣。

     總是練武,他也着實有些承受不了。

     “咦?” 翻到其中一頁時,黎淵心頭一動,看到了關于摘星樓的字眼。

     或者說,是‘萬獸坐忘,龍魔心經’。

     “有史記載的一千四百年間,于易形上走出最遠的,是摘星樓‘萬獸道人’……” “相傳其人易萬獸之形,超凡脫俗,已非凡人,故稱‘龍魔’!” “可惜,此乃絕響,千年以來,不複再現,後來者,最高不過十龍十象……” …… “百形之上還有萬形!” 黎淵瞠目不已。

     他心裡算了算,就算他日日不停的改易根骨,憑借着掌兵箓,一月一形,萬形也要…… “八百三十三年!” 有人能活八百年嗎? “拜神法!” 黎淵心裡浮現出諸多念頭,甚至有些恍然。

     難怪那王問遠對拜神法那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