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抢收麦子

關燈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任芸一直知道種田辛苦,但她身穿雨衣,手握鐮刀,望着家裡那三畝麥田時,還是有些驚呆了。

     一畝地一般是是長28米,寬15米,約摸667平方米,相當于一個半籃球場大小。

     林家有三畝地,也就是四五個籃球場大小。

     家裡四個勞動力,三個成人一個孩子。

    林善舉年紀小讓他負責捆紮打包,剩下三人便要負責收割。

     也就是一人要收割一個半籃球場大小的麥子。

     無機械,純手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種。

    再加上雨天濕滑,土地泥濘,踩在地裡深一腳淺一腳的,一不小心還能滑個嘴啃泥,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

     任芸感覺自己還沒收割到一刻鐘,便已經腰酸腿疼,手心都磨出了水泡。

     擡頭看看其他幾個小的,依舊在拼命揮舞着鐮刀,臉上都濕漉漉的,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楊大桃喬建任芸滿手的水泡,不經心疼道:“娘,您别幹了,快歇一歇,讓我們幹吧。

    ” 林善言聞言也趕忙湊了過來,跟着道:“對,我們都皮糙肉厚的,不怕疼。

    ” 任芸搖搖頭,沒道理她一個人歇着,讓幾個小的受苦受累。

     “都是一家人,要幹活就一起幹,不用遷就我一人。

    ” “娘沒事,還幹得動,你們先繼續,我先回家拿點東西過來。

    ” 任芸說完就冒雨往家的方向趕,活兒肯定是要繼續幹的,但是得添點裝備了。

     她在半路趁四周無人,便閃身進了超市空間。

     一進空間,便直奔日用品區,在貨架上找到了勞保手套。

    任芸連忙買了一打,總共有五雙,倒是夠了。

     有了這種厚手套,又防滑又防磨手,幹活就輕松一點了。

    她倒是還想買雨靴的,可惜實在沒辦法解釋這玩意兒。

     手套還可以說是陪嫁過來的嫁妝,反正是粗棉線做的,多少還能解釋得過去。

    但這塑膠雨靴,可就真的太出格了。

     于是任芸隻買了手套,連忙往田地裡趕。

     半路上,正好遇到了幾個在田裡觀望小麥情況的村民。

     見任芸冒着雨急匆匆地往田地裡趕,不禁然好奇道: “剛跑過去那人是林家那個後娘不?怎麼穿的奇奇怪怪的?” “就這身形兒,整個村裡除了她還能有誰?” “這林家後娘下雨天的,這是往哪兒去呢?我瞧着莫不是往她家那三畝地裡趕?” “那方向可不就是林家的那三畝田!” “哎喲喲,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林家後娘也下田幹活兒了?” “這哪兒能啊!就她那出了名的懶鬼,四個小子還不夠她使喚?咋可能自己去幹活兒?” “那她奔田裡幹啥?不成,我家田可挨着她家的田,可别是去什麼壞心眼來禍禍我家莊稼!我得跟着看看去!” 說着那村民急忙扭頭往回趕,也顧不得道路泥濘濕滑了,一溜煙地就追了過去。

     剩下的兩個村民面面相觑。

     “這……這不能吧?這林家後娘訛人有一套,應該不至于去禍禍人家小麥吧?” “……要不,咱也跟着去瞅瞅?” “走走走,咱也跟着去看看咋回事。

    ” 說着二人也跟着一路小跑地追過去了。

     于是三人剛到林家那三畝地旁,一個個的表情就像活見了鬼似的。

     這林家後娘,還真沒有起啥壞心思,人真的擱地裡在割小麥呢! 而且,幹得可起勁兒了! 要不是看那身形兒隻能是她,三人都懷疑是不是認錯人。

     “這林家是準備把麥子全收啦?” 三人一看林家這幹活的架勢,不禁嘀咕起來: “這要是收了等不來晴天,麥子可就要爛了。

    ” 其中一人忍不住跑到正在埋頭收割的林善言跟前,好心地提醒道:“善言呐,你們咋就冒雨收了呢?這要是沒太陽可咋整!你家後娘不懂田裡的事兒,你還能不懂嗎!” 林善言這才發覺自家田地旁多了三人,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沖那村民憨憨一笑,道:“叔,我娘說她有保存濕小麥的法子,讓趕緊收了,防止麥子發芽了。

    ” 那村民當即愣住了,忙道:“你是說,你後娘有法子能讓小麥不發黴發爛?” 林善言點點頭:“是娘以前聽人說過的法子,但到底能不能有用,也不能保證。

    ” “不過我們還是決定試上一試,不然我家這麥子,怕是撐不到明天。

    ” 其他兩個村民這時也過來了,聽聞這話,連忙激動道:“是什麼法子啊?” 但凡有一線生機,他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