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端午
關燈
小
中
大
林善行自然是不會立馬就回書院的。
待那兩兄弟得知他還要在家待個兩天,頓時臉都白了,一晚上都是被迫寫字背書的噩夢。
雞鳴陣陣,喚醒晨曦,端午佳節如期而至。
昨日下午羊嬸兒又來送了趟衣服,是縫制好的任芸和林善行的外衣。
所有人的外衣便齊全了,于是今日一家子都穿上了新外衣,天沒亮就齊齊坐上了去和光縣的牛車。
因着今日過節,縣城裡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還有熱鬧的廟會,任芸便準備賣完灌湯包後帶着一家子在縣城裡逛逛。
當然不能落下楊大桃,所以剁餡兒的事便托付給了林老太看着。
午飯任芸也準備直接在縣城吃了,于是同老鄭頭商量了下,把接他們回村的時間定在了午後。
老鄭頭自然是滿口答應的,今日林家一家七口往返縣城,他能得整整二十八文的車費哩! 林善行望着任芸眼都不眨一下就付了一大把銅錢出去,直怔愣了好半晌。
饒是他做好了心理建設,也還是忍不住心疼了一把。
今日依舊是分成兩個攤位,但因着和光書院的學子們都放了假,便将第二個攤位放在了舉行廟會的地方。
因他們來得算早的,便占到了廟會入口處的一個攤位。
今日來參加廟會的人,來自于和光縣轄内五個鎮幾十個村,甚至還有不少隔壁縣的,人流量可想而知。
所以攤位費自然也是不便宜的,足足付了三十文。
橋口那邊反而離廟會那邊不近,依舊是算的是十文。
今日一共是準備了一千五百隻灌湯包,任芸便放了一千三百隻在廟會攤位處,橋口那邊隻留了兩百隻。
小分隊成員的宣傳地點,也自然放在了廟會附近。
很快,兩邊攤位處的灌湯包就相繼出爐了。
橋口處的攤位交給了林善言夫妻倆,其餘幾人包括林善行,都安排在了廟會處。
随着初陽漸漸上升,前來趕廟會的人愈加增多。
到巳時初(早上9點)時,已經是人頭湧動了。
入口的有利位置,再加上宣傳小分隊的助力,使得林家的灌湯包生意今日異常火爆。
導緻排出的隊伍,最長的時候直拖出去了近百米,成為整個廟會獨樹一幟的一道風景。
灌湯包一籠接着一籠地出鍋,一家人忙得是熱火朝天。
林善舉負責端送盤子以及清洗,林善止負責折粽葉,任芸負責碼放灌湯包、取包子和打包。
林善行今日則接過了小分隊成員的計分工作,同時還負責算賬收錢。
任芸偷偷觀察了一下林善行,心道林家的幾個孩子真的是教導得一個比一個好。
雖然是和光書院的尖子生,林善行卻絲毫沒有讀書人的自視清高,都不用特地吩咐他,便撸起袖子就跟着一起忙活了。
任芸知道在這個朝代,從商做買賣的人大多是不太受待見的。
士農工商,士者為尊,農者次之,行商者乃是最末位,其地位可見一斑。
但林善行卻坦然接受了自家人做生意的事實,甚至在遇到了幾個書院學子來買灌湯包時,面對同窗的訝然,也是一派從容坦然,絲毫不覺着窘迫。
“家裡做的灌湯包,歡迎各位兄台品嘗。
”林善行從容地抱拳施禮。
“林兄,原來這灌湯包竟是你家賣的!怎未曾聽你提過?”陳緻遠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林善行略帶歉意地笑笑:“家裡剛做起的生意,我也是昨日回家之後才知曉此事。
” “哎呀,那可太好了!下次若買不着灌湯包,我們可就來找林兄你了。
”許文卿轉着折扇笑道,“林兄可得給我們行個方便呀!”qqxsnew “這是自然,需要多少份,我跟家裡說下,提前幫你們預訂便是。
” “如此,甚好甚好!” 一千三百隻灌湯包,以極快地速度賣完了。
到最後,任芸讓林善言夫妻把橋口那邊沒賣完的幾籠都勻了過來。
等全部賣完後,一家人很快收拾好了家夥什兒。
任芸給小分隊也結好了賬,六個小子今日人均賺了有二十文,可謂滿載而歸,歡呼着拿着銅錢去逛廟會了。
聽聞不久後就要開始賽龍舟了,任芸便帶着幾個小的,去了舉行賽龍舟的碼頭。
林家人這還是頭一次看賽龍舟,别說看龍舟了,他們還是第一次出門過端午。
隻見碼頭處人山人海,八條威風凜凜的龍舟在河道中一字排開,蓄勢待發。
比賽還未開始,已是鑼鼓喧天,震耳欲聾,一派熱鬧非凡的光景。
任芸瞧見碼頭出有人在押注哪一隻隊伍能獲魁
待那兩兄弟得知他還要在家待個兩天,頓時臉都白了,一晚上都是被迫寫字背書的噩夢。
雞鳴陣陣,喚醒晨曦,端午佳節如期而至。
昨日下午羊嬸兒又來送了趟衣服,是縫制好的任芸和林善行的外衣。
所有人的外衣便齊全了,于是今日一家子都穿上了新外衣,天沒亮就齊齊坐上了去和光縣的牛車。
因着今日過節,縣城裡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還有熱鬧的廟會,任芸便準備賣完灌湯包後帶着一家子在縣城裡逛逛。
當然不能落下楊大桃,所以剁餡兒的事便托付給了林老太看着。
午飯任芸也準備直接在縣城吃了,于是同老鄭頭商量了下,把接他們回村的時間定在了午後。
老鄭頭自然是滿口答應的,今日林家一家七口往返縣城,他能得整整二十八文的車費哩! 林善行望着任芸眼都不眨一下就付了一大把銅錢出去,直怔愣了好半晌。
饒是他做好了心理建設,也還是忍不住心疼了一把。
今日依舊是分成兩個攤位,但因着和光書院的學子們都放了假,便将第二個攤位放在了舉行廟會的地方。
因他們來得算早的,便占到了廟會入口處的一個攤位。
今日來參加廟會的人,來自于和光縣轄内五個鎮幾十個村,甚至還有不少隔壁縣的,人流量可想而知。
所以攤位費自然也是不便宜的,足足付了三十文。
橋口那邊反而離廟會那邊不近,依舊是算的是十文。
今日一共是準備了一千五百隻灌湯包,任芸便放了一千三百隻在廟會攤位處,橋口那邊隻留了兩百隻。
小分隊成員的宣傳地點,也自然放在了廟會附近。
很快,兩邊攤位處的灌湯包就相繼出爐了。
橋口處的攤位交給了林善言夫妻倆,其餘幾人包括林善行,都安排在了廟會處。
随着初陽漸漸上升,前來趕廟會的人愈加增多。
到巳時初(早上9點)時,已經是人頭湧動了。
入口的有利位置,再加上宣傳小分隊的助力,使得林家的灌湯包生意今日異常火爆。
導緻排出的隊伍,最長的時候直拖出去了近百米,成為整個廟會獨樹一幟的一道風景。
灌湯包一籠接着一籠地出鍋,一家人忙得是熱火朝天。
林善舉負責端送盤子以及清洗,林善止負責折粽葉,任芸負責碼放灌湯包、取包子和打包。
林善行今日則接過了小分隊成員的計分工作,同時還負責算賬收錢。
任芸偷偷觀察了一下林善行,心道林家的幾個孩子真的是教導得一個比一個好。
雖然是和光書院的尖子生,林善行卻絲毫沒有讀書人的自視清高,都不用特地吩咐他,便撸起袖子就跟着一起忙活了。
任芸知道在這個朝代,從商做買賣的人大多是不太受待見的。
士農工商,士者為尊,農者次之,行商者乃是最末位,其地位可見一斑。
但林善行卻坦然接受了自家人做生意的事實,甚至在遇到了幾個書院學子來買灌湯包時,面對同窗的訝然,也是一派從容坦然,絲毫不覺着窘迫。
“家裡做的灌湯包,歡迎各位兄台品嘗。
”林善行從容地抱拳施禮。
“林兄,原來這灌湯包竟是你家賣的!怎未曾聽你提過?”陳緻遠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林善行略帶歉意地笑笑:“家裡剛做起的生意,我也是昨日回家之後才知曉此事。
” “哎呀,那可太好了!下次若買不着灌湯包,我們可就來找林兄你了。
”許文卿轉着折扇笑道,“林兄可得給我們行個方便呀!”qqxsnew “這是自然,需要多少份,我跟家裡說下,提前幫你們預訂便是。
” “如此,甚好甚好!” 一千三百隻灌湯包,以極快地速度賣完了。
到最後,任芸讓林善言夫妻把橋口那邊沒賣完的幾籠都勻了過來。
等全部賣完後,一家人很快收拾好了家夥什兒。
任芸給小分隊也結好了賬,六個小子今日人均賺了有二十文,可謂滿載而歸,歡呼着拿着銅錢去逛廟會了。
聽聞不久後就要開始賽龍舟了,任芸便帶着幾個小的,去了舉行賽龍舟的碼頭。
林家人這還是頭一次看賽龍舟,别說看龍舟了,他們還是第一次出門過端午。
隻見碼頭處人山人海,八條威風凜凜的龍舟在河道中一字排開,蓄勢待發。
比賽還未開始,已是鑼鼓喧天,震耳欲聾,一派熱鬧非凡的光景。
任芸瞧見碼頭出有人在押注哪一隻隊伍能獲魁